本报讯 (记者 方祎) “从头到尾自己手工制作一件衣服,我会觉得非常有成就感。”服装制版师周斌说道。今年40出头的周斌在服装行业打拼已近30年,虽然小儿麻痹症使他从小腿部残疾,但周斌不服输、肯努力,凭着一技之长打破了命运设置的壁垒,闯出了一片崭新天地。最近,周斌入选了2024年“浙江工匠”培养项目名单。
周斌是杭州千森服装设计有限公司制版师、周斌服装制版师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记者见到周斌时,他正在工作室内手把手教徒弟做服装打板。要点、细节、哪里容易出错,周斌都一一跟学生们解释清楚。15岁那年,辍学在家的他开始跟着老家的裁缝学习,从敲裤脚边开始,每天在裁缝店待10多个小时,整整学了两年。把基础打稳固后,周斌开过店、进过厂,辗转广州、上海、北京、福建等地。走南闯北吃了不少苦,但周斌从未想过停下。“我跟别人不一样,如果我想要成功,必须加倍刻苦地学习。”周斌说,除了服装打板专业上的知识,他还会学习运营、管理、心理学等。
服装制版师既要承接服装设计师的工作,又要开启服装投入生产的前奏,身上的压力不小。“做服装制版要有耐心、要坚持,还要不断创新,尤其是现在服装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做衣服的理念、技术不与时俱进的话,很快会被淘汰。所以我总是在琢磨,怎么把手头这件衣服做得更精美、更好看。”周斌说。
过去,由于袖山与袖笼无法精确缝合匹配,很多衣服的插肩袖会起扭,穿在人身上不服帖。周斌创新性地将前后袖肩部剪切分开,调整袖倾角度,使得袖底与衣身完美对接,成功攻克了这一技术难关,帮助一家企业挽回了1000多万元的损失。在这之后,周斌又连续解决了一系列服装制版的老旧难题,申请了两个发明专利。
长久的钻研与沉淀总会带来回报,近些年来,“制版能手”周斌在各类大赛与评比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十佳服装制版师”“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国家高级制版师”等称号。2019年开始,周斌在线上线下做起了服装制版培训,把手中的技艺传给更多年轻人,截至目前已累计线下培养600余名学生,线上也有1000多位学员。培训之外,周斌还承接服装定制,靠手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顾客。
得知自己入选“浙江工匠”培养项目名单,周斌说:“这是对我这么多年付出的一种认可,也是一种鼓励。以后不单是服装制板,我还会增加服装设计、服装工艺的培训,让学生系统性地学习服装制作,让更多人用技术点燃人生。”
“浙江工匠”选树旨在推动创造一流技术、一流产品、一流业绩,建设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技能领军人才队伍,为浙江建设工业强省和制造强省提供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持。除周斌外,我区还有5名技术型人才入选2024年“浙江工匠”培养项目名单。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数控车工高级技师赖俊杰曾2次获得“杭州市技术能手”“浙江金蓝领”荣誉称号。作为公司技能技术骨干,他积极通过班组、工匠讲堂开展“传帮带”,并被聘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客座讲师。他以原有技术为支撑,探索改进出一套适合大车叶轮深槽加工的机夹刀具,代替了原先的焊接车刀,缩短了加工周期,并得到广泛推广使用。赖俊杰深耕技能一线,擅长复杂零件的车削加工,能高质量完成叶轮、汽封、密封环、内缸等复杂产品的加工制造,是企业青年技术人才的典型代表。
杭州东骁智尚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叶海滨致力于服装工程技术的推广和创新,曾获“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并兼任江西服装学院副教授。2020年11月,叶海滨获得中国时尚大奖·2020年度中国十佳时装技术奖,2022年9月,获中国时尚大奖·2022年度中国十佳时装技术奖,2023年获杭州市C类高层次人才认定。叶海滨出版专著《经典男西服定制技术》一部,授权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近年来,他开始涉足服装工程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领域,并任中国服装科创研究院“中国服装大数据研发中心”专家委员。
杨晨是临平职业高级中学专任教师,高级技师,省级领军人才C类,全国技术能手、浙江省技术能手、浙江工匠、浙江青年工匠、杭州数字工匠。他深耕电子商务专业教学领域,参与开发互联网营销师直播营销员工种浙江省高级工考核题库。曾获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电子商务师赛项(国家二类赛)第三名、2023年浙江技能大赛互联网营销师第一名。他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类竞赛获杭州市一等奖以上超30人次,指导选手获各省区省级以上技术能手10人。
宋恭杰是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大型风电机组制造及工程关键技术创新工作室领衔人。他带领团队成功完成大型风电机组新型塔架研发设计、超大型机组装配制造工艺创新研究,为风电机组安全、可靠的批量应用作出突出贡献。在带领团队期间,他主持立项项目2项,参与500万元以上级别项目8项,在此期间专利申请20余项。近三年,他带徒4名,先后获公司技术成果奖10余项,获得2023年度国内首台(套)装备,浙江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好设计银奖等多项省部级荣誉,参与编制2项国家标准,主持和参与3项企业标准。
蔡海洋是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工程师,省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领衔人、浙江省青年工匠、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他带领团队深耕风电机组故障预警技术,负责公司在役万余台风电机组的健康管理、风力发电机检修工职业技能等级企业自主认定及人才培养工作。他参与省职业技能教学研究重点课题1项,参与制定能源行业标准1项,主持或参与技术项目10余项。同时,带领团队发表核心期刊、EI论文、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等技术成果31篇,组织培养认定风力发电机检修工高级工150人,中级工80人。
分享到: |
本报讯 (记者 方祎) “从头到尾自己手工制作一件衣服,我会觉得非常有成就感。”服装制版师周斌说道。今年40出头的周斌在服装行业打拼已近30年,虽然小儿麻痹症使他从小腿部残疾,但周斌不服输、肯努力,凭着一技之长打破了命运设置的壁垒,闯出了一片崭新天地。最近,周斌入选了2024年“浙江工匠”培养项目名单。
周斌是杭州千森服装设计有限公司制版师、周斌服装制版师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记者见到周斌时,他正在工作室内手把手教徒弟做服装打板。要点、细节、哪里容易出错,周斌都一一跟学生们解释清楚。15岁那年,辍学在家的他开始跟着老家的裁缝学习,从敲裤脚边开始,每天在裁缝店待10多个小时,整整学了两年。把基础打稳固后,周斌开过店、进过厂,辗转广州、上海、北京、福建等地。走南闯北吃了不少苦,但周斌从未想过停下。“我跟别人不一样,如果我想要成功,必须加倍刻苦地学习。”周斌说,除了服装打板专业上的知识,他还会学习运营、管理、心理学等。
服装制版师既要承接服装设计师的工作,又要开启服装投入生产的前奏,身上的压力不小。“做服装制版要有耐心、要坚持,还要不断创新,尤其是现在服装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做衣服的理念、技术不与时俱进的话,很快会被淘汰。所以我总是在琢磨,怎么把手头这件衣服做得更精美、更好看。”周斌说。
过去,由于袖山与袖笼无法精确缝合匹配,很多衣服的插肩袖会起扭,穿在人身上不服帖。周斌创新性地将前后袖肩部剪切分开,调整袖倾角度,使得袖底与衣身完美对接,成功攻克了这一技术难关,帮助一家企业挽回了1000多万元的损失。在这之后,周斌又连续解决了一系列服装制版的老旧难题,申请了两个发明专利。
长久的钻研与沉淀总会带来回报,近些年来,“制版能手”周斌在各类大赛与评比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十佳服装制版师”“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国家高级制版师”等称号。2019年开始,周斌在线上线下做起了服装制版培训,把手中的技艺传给更多年轻人,截至目前已累计线下培养600余名学生,线上也有1000多位学员。培训之外,周斌还承接服装定制,靠手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顾客。
得知自己入选“浙江工匠”培养项目名单,周斌说:“这是对我这么多年付出的一种认可,也是一种鼓励。以后不单是服装制板,我还会增加服装设计、服装工艺的培训,让学生系统性地学习服装制作,让更多人用技术点燃人生。”
“浙江工匠”选树旨在推动创造一流技术、一流产品、一流业绩,建设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技能领军人才队伍,为浙江建设工业强省和制造强省提供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持。除周斌外,我区还有5名技术型人才入选2024年“浙江工匠”培养项目名单。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数控车工高级技师赖俊杰曾2次获得“杭州市技术能手”“浙江金蓝领”荣誉称号。作为公司技能技术骨干,他积极通过班组、工匠讲堂开展“传帮带”,并被聘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客座讲师。他以原有技术为支撑,探索改进出一套适合大车叶轮深槽加工的机夹刀具,代替了原先的焊接车刀,缩短了加工周期,并得到广泛推广使用。赖俊杰深耕技能一线,擅长复杂零件的车削加工,能高质量完成叶轮、汽封、密封环、内缸等复杂产品的加工制造,是企业青年技术人才的典型代表。
杭州东骁智尚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叶海滨致力于服装工程技术的推广和创新,曾获“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并兼任江西服装学院副教授。2020年11月,叶海滨获得中国时尚大奖·2020年度中国十佳时装技术奖,2022年9月,获中国时尚大奖·2022年度中国十佳时装技术奖,2023年获杭州市C类高层次人才认定。叶海滨出版专著《经典男西服定制技术》一部,授权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近年来,他开始涉足服装工程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领域,并任中国服装科创研究院“中国服装大数据研发中心”专家委员。
杨晨是临平职业高级中学专任教师,高级技师,省级领军人才C类,全国技术能手、浙江省技术能手、浙江工匠、浙江青年工匠、杭州数字工匠。他深耕电子商务专业教学领域,参与开发互联网营销师直播营销员工种浙江省高级工考核题库。曾获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电子商务师赛项(国家二类赛)第三名、2023年浙江技能大赛互联网营销师第一名。他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类竞赛获杭州市一等奖以上超30人次,指导选手获各省区省级以上技术能手10人。
宋恭杰是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大型风电机组制造及工程关键技术创新工作室领衔人。他带领团队成功完成大型风电机组新型塔架研发设计、超大型机组装配制造工艺创新研究,为风电机组安全、可靠的批量应用作出突出贡献。在带领团队期间,他主持立项项目2项,参与500万元以上级别项目8项,在此期间专利申请20余项。近三年,他带徒4名,先后获公司技术成果奖10余项,获得2023年度国内首台(套)装备,浙江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好设计银奖等多项省部级荣誉,参与编制2项国家标准,主持和参与3项企业标准。
蔡海洋是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工程师,省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领衔人、浙江省青年工匠、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他带领团队深耕风电机组故障预警技术,负责公司在役万余台风电机组的健康管理、风力发电机检修工职业技能等级企业自主认定及人才培养工作。他参与省职业技能教学研究重点课题1项,参与制定能源行业标准1项,主持或参与技术项目10余项。同时,带领团队发表核心期刊、EI论文、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等技术成果31篇,组织培养认定风力发电机检修工高级工150人,中级工8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