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阅尽运河之美
“运河印记——追溯历史的影像”大运河老照片展开展
发布时间: 2025-01-15 09:35 来源: 今日临平

linping0115001_007_01_b.jpg

本报讯 (记者 杨荣) 古朴典雅的寺庙与石桥、热闹非凡的码头、壮观的漕运船队以及宁静的水乡人家……为传承大运河文化,让广大市民群众得以近距离领略运河之美,感受临平悠久的历史风貌,近日,“运河印记——追溯历史的影像”大运河老照片展在区档案馆开展。

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水利工程与交通动脉,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临平,作为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临平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再现江南水乡的昔日繁华。

此次“运河印记——追溯历史的影像”大运河老照片展,通过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展现了数百年来运河的变迁与风貌。展览共分为序厅和四个单元,序厅主题为“岁月留痕”,四个单元的主题分别是“运河遗风”“船帆旧影”“古桥流韵”和“水乡人家”。这些老照片均由本地收藏家慷慨提供,时间跨度从1859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90多组照片,生动再现了运河的昔日景象。

61岁的张女士是土生土长的塘栖人。“这些照片是我回忆过去的情感纽带,那时候的运河并不像现在这般畅通,船只常常排成长队在水面上缓缓通行。夏夜,村民们拿着扇子坐在运河边上纳凉。作为京杭大运河(临平段)发展建设的见证者,我会将这些变化讲给晚辈们听,传承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张女士说。

区档案馆保管利用科的工作人员徐佳韦对这些老照片感慨万千。“这些照片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发展,也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徐佳韦说。

除了老照片外,本次展览还展示了船运牌照、木帆船登记证书、立体照片观片器等老物件,这些物件传承了大运河日渐消失的时代印记,展现了临平大运河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通过老照片和老物件的形式展现大运河的美,旨在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利用运河文化。据了解,本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份。未来,临平区档案部门将以大运河为核心,进一步丰富运河文化档案资源,持续强化对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加强对运河档案遗产的活化利用,讲好临平故事。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穿越时空阅尽运河之美
发布时间: 2025-01-15 09:35:11 来源: 今日临平

linping0115001_007_01_b.jpg

本报讯 (记者 杨荣) 古朴典雅的寺庙与石桥、热闹非凡的码头、壮观的漕运船队以及宁静的水乡人家……为传承大运河文化,让广大市民群众得以近距离领略运河之美,感受临平悠久的历史风貌,近日,“运河印记——追溯历史的影像”大运河老照片展在区档案馆开展。

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水利工程与交通动脉,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临平,作为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临平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再现江南水乡的昔日繁华。

此次“运河印记——追溯历史的影像”大运河老照片展,通过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展现了数百年来运河的变迁与风貌。展览共分为序厅和四个单元,序厅主题为“岁月留痕”,四个单元的主题分别是“运河遗风”“船帆旧影”“古桥流韵”和“水乡人家”。这些老照片均由本地收藏家慷慨提供,时间跨度从1859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90多组照片,生动再现了运河的昔日景象。

61岁的张女士是土生土长的塘栖人。“这些照片是我回忆过去的情感纽带,那时候的运河并不像现在这般畅通,船只常常排成长队在水面上缓缓通行。夏夜,村民们拿着扇子坐在运河边上纳凉。作为京杭大运河(临平段)发展建设的见证者,我会将这些变化讲给晚辈们听,传承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张女士说。

区档案馆保管利用科的工作人员徐佳韦对这些老照片感慨万千。“这些照片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发展,也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徐佳韦说。

除了老照片外,本次展览还展示了船运牌照、木帆船登记证书、立体照片观片器等老物件,这些物件传承了大运河日渐消失的时代印记,展现了临平大运河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通过老照片和老物件的形式展现大运河的美,旨在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利用运河文化。据了解,本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份。未来,临平区档案部门将以大运河为核心,进一步丰富运河文化档案资源,持续强化对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加强对运河档案遗产的活化利用,讲好临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