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司街道五星村做好腌腊制品文章年产销额超亿元
酱出好味道一起“共富鸭”
发布时间: 2025-01-02 09:54 来源: 今日临平

linping0102002_001_01_b.jpg

晒足太阳酱鸭更香

(记者 高悦 通讯员 陈雁) 说到冬日美食,临平人对酱鸭可谓是“偏爱有加”,餐桌上、礼单里都不缺它。临近春节,乔司街道五星村的亚多腌腊制品加工园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作为杭州重要的酱鸭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村里围绕“一只鸭”做强做优特色产业,走上共富的康庄大道。

生产好酱鸭 做出好口碑

一踏入生产车间,浓郁的酱香味便扑鼻而来。在产品腌制区,工人们将一只只洗净沥干的麻鸭浸入酱缸,经过反复搓揉和多次“翻缸”,鸭子被酱汁充分浸润,一场美味的蜕变就此开始。

“年前订单多,忙得很。目前正在赶着完成一个湖北的订单,一共订了7000只鸭。”杭州奇聪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蔡南亮是土生土长的五星村人,从事酱鸭制作已有26个年头。讲到如何将一只肥硕的鸭子变成一只美味的酱鸭,蔡南亮打开了话匣子:“原料要选散养的水麻鸭,酱油要用老牌湖羊酱油,腌渍时要手工翻缸浸泡,烘干温度要在58摄氏度左右……”蔡南亮说,做酱鸭是一件考验耐心的事情,要把握好每一个环节。以前做酱鸭,品质和味道全凭经验,生产效率有限,如今,公司引入了现代化生产线,酱鸭的咸淡、干湿度等关键指标都能通过设备控制,不仅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更确保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公司生产的酱鸭口碑越来越好,回头率也更高了。

实行“六统一” 实现产业化

五星村酱鸭酱香浓郁、咸淡相宜,深受远近食客的喜爱,如今杭州市场上的九成酱鸭出自这里。然而,过去五星村的酱鸭生产多以小作坊形式存在,设施简陋,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堪忧。

为了助推传统产业升级发展,10年前,乔司街道出资4000万元打造了亚多腌腊制品加工园,并成立亚多腌腊制品专业合作社,牵头实行包括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取证、统一检验、统一品牌、统一监管在内的“六统一”标准,促使五星村酱鸭等腌腊制品走上产业化道路。

投入了专业的生产加工设备,再加上规范的管理,产品的卫生和品质得到了保障,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实施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也极大地丰富了产品种类。除了传统酱鸭,现在园区企业还生产腊肉、鸭舌等肉制品,品类够丰富,质量有保证,企业有了更足的底气去开拓市场。“我对自己的产品质量很有自信,线下已经卖得很好了,希望开拓电商市场。”今年,老蔡试水电商直播,想将自己的酱鸭品牌推向更广阔的消费市场,开播一个月卖出3000多单,这让他动力十足。

目前,园区有近30家酱鸭加工厂,每天有上万只酱鸭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园区企业的年均产值达到约4000万元,园区年产销额近3亿元,五星村也常年占据全区村社级经营性收入榜榜首。

为了推动传统产业走得更远更深,近几年,村里又通过引进电商直播、开展食品展会等方式,鼓励企业不断创新口味,拓宽销售渠道。“未来,我们将持续引导酱鸭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开辟更大市场。同时探索与农业、文旅等行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打响五星酱鸭的品牌知名度,提高老百姓的收入。”乔司街道五星村党委书记张聪良说道。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酱出好味道一起“共富鸭”
发布时间: 2025-01-02 09:54:19 来源: 今日临平

linping0102002_001_01_b.jpg

晒足太阳酱鸭更香

(记者 高悦 通讯员 陈雁) 说到冬日美食,临平人对酱鸭可谓是“偏爱有加”,餐桌上、礼单里都不缺它。临近春节,乔司街道五星村的亚多腌腊制品加工园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作为杭州重要的酱鸭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村里围绕“一只鸭”做强做优特色产业,走上共富的康庄大道。

生产好酱鸭 做出好口碑

一踏入生产车间,浓郁的酱香味便扑鼻而来。在产品腌制区,工人们将一只只洗净沥干的麻鸭浸入酱缸,经过反复搓揉和多次“翻缸”,鸭子被酱汁充分浸润,一场美味的蜕变就此开始。

“年前订单多,忙得很。目前正在赶着完成一个湖北的订单,一共订了7000只鸭。”杭州奇聪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蔡南亮是土生土长的五星村人,从事酱鸭制作已有26个年头。讲到如何将一只肥硕的鸭子变成一只美味的酱鸭,蔡南亮打开了话匣子:“原料要选散养的水麻鸭,酱油要用老牌湖羊酱油,腌渍时要手工翻缸浸泡,烘干温度要在58摄氏度左右……”蔡南亮说,做酱鸭是一件考验耐心的事情,要把握好每一个环节。以前做酱鸭,品质和味道全凭经验,生产效率有限,如今,公司引入了现代化生产线,酱鸭的咸淡、干湿度等关键指标都能通过设备控制,不仅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更确保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公司生产的酱鸭口碑越来越好,回头率也更高了。

实行“六统一” 实现产业化

五星村酱鸭酱香浓郁、咸淡相宜,深受远近食客的喜爱,如今杭州市场上的九成酱鸭出自这里。然而,过去五星村的酱鸭生产多以小作坊形式存在,设施简陋,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堪忧。

为了助推传统产业升级发展,10年前,乔司街道出资4000万元打造了亚多腌腊制品加工园,并成立亚多腌腊制品专业合作社,牵头实行包括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取证、统一检验、统一品牌、统一监管在内的“六统一”标准,促使五星村酱鸭等腌腊制品走上产业化道路。

投入了专业的生产加工设备,再加上规范的管理,产品的卫生和品质得到了保障,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实施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也极大地丰富了产品种类。除了传统酱鸭,现在园区企业还生产腊肉、鸭舌等肉制品,品类够丰富,质量有保证,企业有了更足的底气去开拓市场。“我对自己的产品质量很有自信,线下已经卖得很好了,希望开拓电商市场。”今年,老蔡试水电商直播,想将自己的酱鸭品牌推向更广阔的消费市场,开播一个月卖出3000多单,这让他动力十足。

目前,园区有近30家酱鸭加工厂,每天有上万只酱鸭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园区企业的年均产值达到约4000万元,园区年产销额近3亿元,五星村也常年占据全区村社级经营性收入榜榜首。

为了推动传统产业走得更远更深,近几年,村里又通过引进电商直播、开展食品展会等方式,鼓励企业不断创新口味,拓宽销售渠道。“未来,我们将持续引导酱鸭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开辟更大市场。同时探索与农业、文旅等行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打响五星酱鸭的品牌知名度,提高老百姓的收入。”乔司街道五星村党委书记张聪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