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享家门口健身的“小幸福”
发布时间: 2025-01-07 10:10 来源: 今日临平

本报讯 (记者 潘锦) “健身去哪里,家楼下的百姓健身房走起!”“饭后消食没地儿去?楼下的体育公园,老老少少都有的玩!”……今年以来,聚焦“健身去哪儿”这个老百姓关注的话题,临平区坚持以“举步可就”为目标,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新建6个大型体育场地,共计新增基层体育场地设施124处,健身场所从“有”向“优”发展。

“来,我们再打两局!”周末午后,龙安湖公园的篮球场里,年轻人的力量对决一场接着一场;一旁的儿童活动区域里,随处可见孩子们欢脱跳动的身影,传来欢快的嬉闹声。这样一个全龄社区运动角,占地面积超过170亩,各类游玩、体育设施崭新丰富,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天地:散步、打球、遛娃、跑步,市民们互相不打扰,公园里颇有一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意味。

对于闻名前往的市民来说,无论杭州地铁9号线五洲路站还是龙安站,步行500米内,就能抵达这里。“我们每周都会过来这里,可以带着孩子沉浸在大自然当中,好好玩上一玩。”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按照自己长期驻扎公园的经验,下午时段一般以老人锻炼、遛娃为主,而到了晚间时段,就能看到许多学生、年轻人在运动场上动起来,到了周末更是“人满为患”。

以龙安湖公园为缩影,可以说,临平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愈发精准,星罗棋布的健身场所、体育场馆正走向千家万户。丰彩运动公园、望梅立交桥下体育公园、塘栖运动活力园、古海塘文化体育公园先后获得杭州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标志性成果。“这些建成的体育设施多数会免费对社会开放,对于一些面积较大的嵌入式体育场地,我们也招募了专业的运营企业进行场地运营维护,并开展活动。”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满足更多居民需求,临平还开设了不少“家门口”的百姓健身房。

“去健身房既要花钱办卡,又要赶很远的路,来这儿不仅方便省时,运动设施也齐全,真是赚到了。”正在星桥街道星桥社区百姓健身房健身的小莫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这个看似不大的活动场地,健身器材区、乒乓球区、休息区,几个功能区划分得井然有序;跑步机、杠铃等一应俱全。“下午4点以后,健身房就进入了每天的“火热时段”,一直到晚上都人流不断。”小莫告诉记者,在健身区,有社区邀请的专业教练驻点,为居民们提供健身指导,引导居民们正确使用专业器材;由社区定期进行设备维护检修、场地清洁管理等综合服务措施,居民们在这里可以享受“一站式”的健身体验。

随着社区体育锻炼设施跟上,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健身服务,一大批活跃的体育爱好者也因此相聚。“晚上经常有居民们自发组织的友谊赛,特别热闹,下班后沙发一躺的生活一去不返。”新临平人小黄告诉记者,自己选择定居星桥,便是看中了这里充满活力的体育氛围。“近的像社区的百姓健身房,远的如星桥跑步中心,大家都很热爱运动。”她说,除了居民自发组织外,街道也开展了大量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包含象棋、围棋、跳绳、羽毛球等多项赛事,老少皆宜。

体育场地越建越多,尽兴之余,还有不同类型的体育品牌赛事活动,为居民提供了多元的选择。“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推动体育场地建设、对现有场地进行提档升级、加强场地管理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3年底,临平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03平方米,超过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同时,临平区结合地理优势和旅游项目,借助各场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打造水上运动基地、卡丁车基地等各类山地和水域体育项目,积极探索“体育+农旅+教育+数智”的体育产业生态圈,让市民家门口的健身场所利用率大幅提高。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近”享家门口健身的“小幸福”
发布时间: 2025-01-07 10:10:07 来源: 今日临平

本报讯 (记者 潘锦) “健身去哪里,家楼下的百姓健身房走起!”“饭后消食没地儿去?楼下的体育公园,老老少少都有的玩!”……今年以来,聚焦“健身去哪儿”这个老百姓关注的话题,临平区坚持以“举步可就”为目标,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新建6个大型体育场地,共计新增基层体育场地设施124处,健身场所从“有”向“优”发展。

“来,我们再打两局!”周末午后,龙安湖公园的篮球场里,年轻人的力量对决一场接着一场;一旁的儿童活动区域里,随处可见孩子们欢脱跳动的身影,传来欢快的嬉闹声。这样一个全龄社区运动角,占地面积超过170亩,各类游玩、体育设施崭新丰富,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天地:散步、打球、遛娃、跑步,市民们互相不打扰,公园里颇有一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意味。

对于闻名前往的市民来说,无论杭州地铁9号线五洲路站还是龙安站,步行500米内,就能抵达这里。“我们每周都会过来这里,可以带着孩子沉浸在大自然当中,好好玩上一玩。”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按照自己长期驻扎公园的经验,下午时段一般以老人锻炼、遛娃为主,而到了晚间时段,就能看到许多学生、年轻人在运动场上动起来,到了周末更是“人满为患”。

以龙安湖公园为缩影,可以说,临平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愈发精准,星罗棋布的健身场所、体育场馆正走向千家万户。丰彩运动公园、望梅立交桥下体育公园、塘栖运动活力园、古海塘文化体育公园先后获得杭州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标志性成果。“这些建成的体育设施多数会免费对社会开放,对于一些面积较大的嵌入式体育场地,我们也招募了专业的运营企业进行场地运营维护,并开展活动。”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满足更多居民需求,临平还开设了不少“家门口”的百姓健身房。

“去健身房既要花钱办卡,又要赶很远的路,来这儿不仅方便省时,运动设施也齐全,真是赚到了。”正在星桥街道星桥社区百姓健身房健身的小莫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这个看似不大的活动场地,健身器材区、乒乓球区、休息区,几个功能区划分得井然有序;跑步机、杠铃等一应俱全。“下午4点以后,健身房就进入了每天的“火热时段”,一直到晚上都人流不断。”小莫告诉记者,在健身区,有社区邀请的专业教练驻点,为居民们提供健身指导,引导居民们正确使用专业器材;由社区定期进行设备维护检修、场地清洁管理等综合服务措施,居民们在这里可以享受“一站式”的健身体验。

随着社区体育锻炼设施跟上,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健身服务,一大批活跃的体育爱好者也因此相聚。“晚上经常有居民们自发组织的友谊赛,特别热闹,下班后沙发一躺的生活一去不返。”新临平人小黄告诉记者,自己选择定居星桥,便是看中了这里充满活力的体育氛围。“近的像社区的百姓健身房,远的如星桥跑步中心,大家都很热爱运动。”她说,除了居民自发组织外,街道也开展了大量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包含象棋、围棋、跳绳、羽毛球等多项赛事,老少皆宜。

体育场地越建越多,尽兴之余,还有不同类型的体育品牌赛事活动,为居民提供了多元的选择。“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推动体育场地建设、对现有场地进行提档升级、加强场地管理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3年底,临平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03平方米,超过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同时,临平区结合地理优势和旅游项目,借助各场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打造水上运动基地、卡丁车基地等各类山地和水域体育项目,积极探索“体育+农旅+教育+数智”的体育产业生态圈,让市民家门口的健身场所利用率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