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锦 通讯员 梁宇 曹赟海) 早上9点,位于东湖街道超峰西路1号的临平区零工市场里开始热闹了起来,与传统人才市场不同,这里不设招聘会,找工作只需靠着一块“电子显示屏”。
何师傅在搜索栏中输入关键词“搬运工”,数十个临时岗位便在自助查询机上跳了出来。经过一番比较,何师傅最终选择了“超山梅花季临时工作人员”的岗位,随后拨打了企业负责人的电话号码,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年前我想再多干些活,再挣点钱。”何师傅说,公司提前完成了年度目标已经开始停工放假了,而离过年还有些时日,他想利用这段空闲时光再找个零工。“以前找零工,不仅拥挤还麻烦,现在有了这个系统,信息更集中,工作更好找了。”何师傅说道。这两年,零工市场的出现,为像何师傅这样对零工有需求的人提供了极大便利。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近年来,临平区促进灵活就业市场供需动态匹配,推动更高质量充分就业,零工市场蓬勃发展。我区一手推进零工市场蝶变升级,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一手提升服务质效,围绕产业布局,让供需对接更为规范有序。截至目前,临平区零工市场已累计发布岗位8554个,服务求职人数2000余人,并保持月均至少1场的公益性服务活动,在省级零工市场名单中脱颖而出。
据了解, 临平区零工市场于2023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为了改变以往“站街招工找工”模式,让供需对接更规范有序,1500平方米的空间里划分了几个区域,既有供需双方对接的洽谈区,也有可以发布招工信息的通告栏,还设置了休闲、技能培训、线下招聘等多个区域。
在零工市场的建设过程中,除了线下发布的岗位信息外,还充分借力政府主导的“浙里找零工”线上平台来收集和匹配岗位。此外,面向待工时间长、低收入家庭等困难零工人员,该市场还将提供求职信息登记发布服务、就业帮扶服务。“求职人员会录入求职意向和个人信息,我们也会引导他们加入线上的求职群,延伸零工求职服务链条。大家在群里随时可以看到企业招聘情况,不用来回跑路。”区零工市场工作人员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招聘平台的补充,在区人力资源市场的牵头下,零工市场里还引进了11家区内民办职介机构,形成招聘“联盟”,可为市民提供一对一的职介服务,以往是求职者四处奔波“人找岗位”,如今借助完善的就业服务网络,变成了精准匹配的“岗位找人”。“我们找工作难的时候就会来这里,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短期工可以做,这里服务很好,也很靠谱。”市民王阿姨专程从钱塘区来到这里,现场有专人“一对一”服务,她也通过数据匹配,在当天找到了适合的零工活。
零工不零,小事不“小”。打造“零工市场”不仅是一项精准且及时的暖心之举,更是激活零工经济“一池春水”的重要途径。“市场年后还会举行各类公益性招聘活动,为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困难人员对接更多的工作岗位,实现高质量‘打零工’。”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结合区内企业生产需要、劳动者意愿,根据求职者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完善各项服务保障措施,为非全日制用工、临时性和阶段性用工搭起供需桥梁。
分享到: |
(记者 潘锦 通讯员 梁宇 曹赟海) 早上9点,位于东湖街道超峰西路1号的临平区零工市场里开始热闹了起来,与传统人才市场不同,这里不设招聘会,找工作只需靠着一块“电子显示屏”。
何师傅在搜索栏中输入关键词“搬运工”,数十个临时岗位便在自助查询机上跳了出来。经过一番比较,何师傅最终选择了“超山梅花季临时工作人员”的岗位,随后拨打了企业负责人的电话号码,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年前我想再多干些活,再挣点钱。”何师傅说,公司提前完成了年度目标已经开始停工放假了,而离过年还有些时日,他想利用这段空闲时光再找个零工。“以前找零工,不仅拥挤还麻烦,现在有了这个系统,信息更集中,工作更好找了。”何师傅说道。这两年,零工市场的出现,为像何师傅这样对零工有需求的人提供了极大便利。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近年来,临平区促进灵活就业市场供需动态匹配,推动更高质量充分就业,零工市场蓬勃发展。我区一手推进零工市场蝶变升级,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一手提升服务质效,围绕产业布局,让供需对接更为规范有序。截至目前,临平区零工市场已累计发布岗位8554个,服务求职人数2000余人,并保持月均至少1场的公益性服务活动,在省级零工市场名单中脱颖而出。
据了解, 临平区零工市场于2023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为了改变以往“站街招工找工”模式,让供需对接更规范有序,1500平方米的空间里划分了几个区域,既有供需双方对接的洽谈区,也有可以发布招工信息的通告栏,还设置了休闲、技能培训、线下招聘等多个区域。
在零工市场的建设过程中,除了线下发布的岗位信息外,还充分借力政府主导的“浙里找零工”线上平台来收集和匹配岗位。此外,面向待工时间长、低收入家庭等困难零工人员,该市场还将提供求职信息登记发布服务、就业帮扶服务。“求职人员会录入求职意向和个人信息,我们也会引导他们加入线上的求职群,延伸零工求职服务链条。大家在群里随时可以看到企业招聘情况,不用来回跑路。”区零工市场工作人员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招聘平台的补充,在区人力资源市场的牵头下,零工市场里还引进了11家区内民办职介机构,形成招聘“联盟”,可为市民提供一对一的职介服务,以往是求职者四处奔波“人找岗位”,如今借助完善的就业服务网络,变成了精准匹配的“岗位找人”。“我们找工作难的时候就会来这里,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短期工可以做,这里服务很好,也很靠谱。”市民王阿姨专程从钱塘区来到这里,现场有专人“一对一”服务,她也通过数据匹配,在当天找到了适合的零工活。
零工不零,小事不“小”。打造“零工市场”不仅是一项精准且及时的暖心之举,更是激活零工经济“一池春水”的重要途径。“市场年后还会举行各类公益性招聘活动,为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困难人员对接更多的工作岗位,实现高质量‘打零工’。”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结合区内企业生产需要、劳动者意愿,根据求职者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完善各项服务保障措施,为非全日制用工、临时性和阶段性用工搭起供需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