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凰”引智又引业 烛光万界携头部IP入驻临平
发布时间: 2025-10-15 09:56 来源: 今日临平

本报讯 (记者 沈凡佳) 身着小说角色服饰的Coser穿梭其间,货架上主题徽章等文创周边屡屡售空……在“二次元天堂”湖滨88二楼,知名IP《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杭州限定快闪店点燃粉丝热情。

一场场IP盛宴背后的操盘手,正是杭州烛光万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烛光万界”)。日前,企业入驻临平“金凤凰”——长三角新消费总部基地,开启IP衍生全产业链运营新布局。

眼下IP衍生品已经成为传播文化内容、提供独特体验、聚集线上线下受众的重要载体。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二次元衍生品市场规模已经突破650亿元。烛光万界聚焦文化产业IP授权衍生品周边品牌运营,旗下主要品牌为“渔火秋市”和“初荐TOYS”。目前企业已经达成合作IP小说《斩神之凡尘神域》《少年白马醉春风2》《我不是戏神》《十日终焉》等,动漫《斩神凡尘神域》《沧元图》《云深不知梦》等。

IP选择有何考量?烛光万界COO李阳阳坦言,企业已经搭建起一套标准化IP评估体系,核心围绕“内容价值”与“市场热度”两大维度。“内容是IP的灵魂,作品中丰满的世界观、鲜明的角色形象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文创产品的核心创作源泉,能够形成独特的‘情感消费’属性。因此作品情节是否勾人、角色是否丰满、观众能否共情等等,都是我们的考量基础。”他解释道。

而在市场热度维度,企业倾向于自带高流量、高认知度的头部IP,这能大幅降低衍生品的市场教育成本。例如《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目前位居番茄小说口碑榜TOP1,企业合作动画IP在优酷站内最高热度破万。

锁定优质头部IP后,又该如何精准戳中粉丝需求?“差异化”和“长期化”是烛光万界的关键词。李阳阳告诉记者,团队会深度拆解IP受众偏好,针对性设计产品。例如“斩神”等男频IP的受众更关注角色战斗力、团队羁绊,会重点开发主角团盲盒、收藏级卡牌等,而一些女频IP衍生品则会以双主角亚克力立牌、毛绒挂件等为主。

同时为了持续沉淀粉丝粘性,烛光万界区别于行业内普遍1年的IP签约周期,对核心IP选择了5年长期合作,这不仅为衍生品开发争取了更充足的试错空间,还能根据市场反馈灵活调整产品方向。“我们每年会开发3-4代产品,还会依托IP角色生日、剧情节点等特殊契机,持续推出限定产品与主题活动,逐步加深粉丝对品牌的认知与粘性,真正延长IP的生命周期。今年《十日终焉》的单次快闪活动营收便达到了约80万元。”李阳阳说道。

烛光万界选择落子临平,既看中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更源于这里与企业未来发展契合的产业基础。“在办理相关准入证件的过程中,原本需要多部门跑办的流程,通过线上对接、线下帮办的方式高效完成,让企业能快速聚焦核心业务。”李阳阳坦言,这种令企业“轻装上阵”的营商环境,正是文创企业在快速发展阶段最需要的保障。

更关键的是,临平有着成熟的服装产业集聚优势,仅长三角新消费总部基地所在的临平新城便已集聚时尚产业相关企业约4300家,这与烛光万界未来计划发力的“IP生活向衍生品”方向不谋而合。“如果不用跨区域对接供应链,在本地就能完成从创意到落地的闭环,这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还能缩短产品从开发到上市的周期,让粉丝更快拿到心仪的生活类周边。”李阳阳说。

未来,企业将持续深化IP运营,通过“文创+制造+电商”的协同模式,既为临平时尚产业注入IP创意活力,也能带动本地供应链企业参与到IP衍生产业链中,加速形成“企业发展、产业升级、区域受益”的共赢格局,为临平新消费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金凤凰”引智又引业 烛光万界携头部IP入驻临平
发布时间: 2025-10-15 09:56:55 来源: 今日临平

本报讯 (记者 沈凡佳) 身着小说角色服饰的Coser穿梭其间,货架上主题徽章等文创周边屡屡售空……在“二次元天堂”湖滨88二楼,知名IP《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杭州限定快闪店点燃粉丝热情。

一场场IP盛宴背后的操盘手,正是杭州烛光万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烛光万界”)。日前,企业入驻临平“金凤凰”——长三角新消费总部基地,开启IP衍生全产业链运营新布局。

眼下IP衍生品已经成为传播文化内容、提供独特体验、聚集线上线下受众的重要载体。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二次元衍生品市场规模已经突破650亿元。烛光万界聚焦文化产业IP授权衍生品周边品牌运营,旗下主要品牌为“渔火秋市”和“初荐TOYS”。目前企业已经达成合作IP小说《斩神之凡尘神域》《少年白马醉春风2》《我不是戏神》《十日终焉》等,动漫《斩神凡尘神域》《沧元图》《云深不知梦》等。

IP选择有何考量?烛光万界COO李阳阳坦言,企业已经搭建起一套标准化IP评估体系,核心围绕“内容价值”与“市场热度”两大维度。“内容是IP的灵魂,作品中丰满的世界观、鲜明的角色形象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文创产品的核心创作源泉,能够形成独特的‘情感消费’属性。因此作品情节是否勾人、角色是否丰满、观众能否共情等等,都是我们的考量基础。”他解释道。

而在市场热度维度,企业倾向于自带高流量、高认知度的头部IP,这能大幅降低衍生品的市场教育成本。例如《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目前位居番茄小说口碑榜TOP1,企业合作动画IP在优酷站内最高热度破万。

锁定优质头部IP后,又该如何精准戳中粉丝需求?“差异化”和“长期化”是烛光万界的关键词。李阳阳告诉记者,团队会深度拆解IP受众偏好,针对性设计产品。例如“斩神”等男频IP的受众更关注角色战斗力、团队羁绊,会重点开发主角团盲盒、收藏级卡牌等,而一些女频IP衍生品则会以双主角亚克力立牌、毛绒挂件等为主。

同时为了持续沉淀粉丝粘性,烛光万界区别于行业内普遍1年的IP签约周期,对核心IP选择了5年长期合作,这不仅为衍生品开发争取了更充足的试错空间,还能根据市场反馈灵活调整产品方向。“我们每年会开发3-4代产品,还会依托IP角色生日、剧情节点等特殊契机,持续推出限定产品与主题活动,逐步加深粉丝对品牌的认知与粘性,真正延长IP的生命周期。今年《十日终焉》的单次快闪活动营收便达到了约80万元。”李阳阳说道。

烛光万界选择落子临平,既看中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更源于这里与企业未来发展契合的产业基础。“在办理相关准入证件的过程中,原本需要多部门跑办的流程,通过线上对接、线下帮办的方式高效完成,让企业能快速聚焦核心业务。”李阳阳坦言,这种令企业“轻装上阵”的营商环境,正是文创企业在快速发展阶段最需要的保障。

更关键的是,临平有着成熟的服装产业集聚优势,仅长三角新消费总部基地所在的临平新城便已集聚时尚产业相关企业约4300家,这与烛光万界未来计划发力的“IP生活向衍生品”方向不谋而合。“如果不用跨区域对接供应链,在本地就能完成从创意到落地的闭环,这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还能缩短产品从开发到上市的周期,让粉丝更快拿到心仪的生活类周边。”李阳阳说。

未来,企业将持续深化IP运营,通过“文创+制造+电商”的协同模式,既为临平时尚产业注入IP创意活力,也能带动本地供应链企业参与到IP衍生产业链中,加速形成“企业发展、产业升级、区域受益”的共赢格局,为临平新消费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