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10-23 09:54
来源:
今日临平
本报讯 (记者 杨荣 通讯员 俞莎莉 金露丹) 昨日,位于临平第二小学启慧校区的弘临思政学院研习馆正式启用。在省档案馆、浙江理工大学的协同支持下,这座集学习实践、成果展示、活动交流于一体的区级思政教育新中枢,迈出了临平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里程碑式的一步。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威出席启用仪式并致辞。
走进弘临思政学院研习馆,四个功能鲜明的区域串联起完整的思政教育链条。作为研习馆的“门面”,大厅展示区集中呈现全区各校思政教育特色成果,同时也将举办各类重大主题临时展览。“弘临馆”系统梳理弘临思政学院自2022年创建以来的创新做法与成效,从课程研发到实践模式、从短板补齐到突破创新,全方位展现临平思政教育的探索路径。“档案里的初心故事——珍贵红色档案文献展”作为研习馆的核心区域,通过珍贵档案、历史影像等形式,让红色历史可触可感,成为师生学习红色文化、感悟初心使命的重要阵地。弘临大课堂则兼具教学与教研功能,既可供学生开展思政课程学习,也能为教师提供思政教研交流平台,成为思政教育“教”与“学”双向互动的核心空间。
“研习馆的每一处设计都围绕‘孩子’展开,就是要让他们从‘被动听’变成‘主动参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研习馆特别设置“弘临少年志愿岗”,邀请浙江省档案馆专业讲解员对学生进行系统培训,再由区优秀思政教师开展专项指导,让孩子们化身“小小红色讲解员”,在讲解红色故事的过程中深化对思政知识的理解,真正实现“在实践中育人”。
自2022年创建“弘临思政学院”以来,我区已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思政教育体系。在课程建设上,将大运河文化、良渚文化等地方元素,戒欺文化、中医药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临平滚灯、清水丝绵等非遗项目融入校本课程。在数字赋能上,打造“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阳光青少年成长守护平台、“临研少年”微信小程序,开发VR全景“红色清风版图”,让思政教育打破时空限制。在实践拓展上,创新推出“新春第一课”,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工厂馆院;设计10条“五色五育”实践路线,串联中共鸭兰村支部旧址等30个点位,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同时,打造10个党建品牌示范培育点、16个清廉学校示范点、100个“一党员一阵地”先锋阵地,构建起“家校社”协同的思政实践网络。
此次弘临思政学院研习馆的启用,特别对接浙江省档案馆资源,让红色档案走出馆门、走进校门,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思政教材。“这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启用,更是临平思政教育‘资源整合、学段贯通、家校社协同’的新起点。”临平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弘临思政学院研习馆将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持续推动红色档案与大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为临平学子打造“人生的大课”的实践课堂,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爱党爱家乡情怀,真正“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 分享到: |
发布时间:
2025-10-23 09:54:37
来源:
今日临平
本报讯 (记者 杨荣 通讯员 俞莎莉 金露丹) 昨日,位于临平第二小学启慧校区的弘临思政学院研习馆正式启用。在省档案馆、浙江理工大学的协同支持下,这座集学习实践、成果展示、活动交流于一体的区级思政教育新中枢,迈出了临平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里程碑式的一步。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威出席启用仪式并致辞。
走进弘临思政学院研习馆,四个功能鲜明的区域串联起完整的思政教育链条。作为研习馆的“门面”,大厅展示区集中呈现全区各校思政教育特色成果,同时也将举办各类重大主题临时展览。“弘临馆”系统梳理弘临思政学院自2022年创建以来的创新做法与成效,从课程研发到实践模式、从短板补齐到突破创新,全方位展现临平思政教育的探索路径。“档案里的初心故事——珍贵红色档案文献展”作为研习馆的核心区域,通过珍贵档案、历史影像等形式,让红色历史可触可感,成为师生学习红色文化、感悟初心使命的重要阵地。弘临大课堂则兼具教学与教研功能,既可供学生开展思政课程学习,也能为教师提供思政教研交流平台,成为思政教育“教”与“学”双向互动的核心空间。
“研习馆的每一处设计都围绕‘孩子’展开,就是要让他们从‘被动听’变成‘主动参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研习馆特别设置“弘临少年志愿岗”,邀请浙江省档案馆专业讲解员对学生进行系统培训,再由区优秀思政教师开展专项指导,让孩子们化身“小小红色讲解员”,在讲解红色故事的过程中深化对思政知识的理解,真正实现“在实践中育人”。
自2022年创建“弘临思政学院”以来,我区已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思政教育体系。在课程建设上,将大运河文化、良渚文化等地方元素,戒欺文化、中医药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临平滚灯、清水丝绵等非遗项目融入校本课程。在数字赋能上,打造“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阳光青少年成长守护平台、“临研少年”微信小程序,开发VR全景“红色清风版图”,让思政教育打破时空限制。在实践拓展上,创新推出“新春第一课”,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工厂馆院;设计10条“五色五育”实践路线,串联中共鸭兰村支部旧址等30个点位,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同时,打造10个党建品牌示范培育点、16个清廉学校示范点、100个“一党员一阵地”先锋阵地,构建起“家校社”协同的思政实践网络。
此次弘临思政学院研习馆的启用,特别对接浙江省档案馆资源,让红色档案走出馆门、走进校门,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思政教材。“这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启用,更是临平思政教育‘资源整合、学段贯通、家校社协同’的新起点。”临平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弘临思政学院研习馆将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持续推动红色档案与大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为临平学子打造“人生的大课”的实践课堂,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爱党爱家乡情怀,真正“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