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藕”遇新潮 藕粉之乡三家村重塑“哪吒肉身”
发布时间: 2025-02-24 09:23 来源: 今日临平

linping0224001_007_01_b.jpg

本报讯 (记者 钱昕雯 金山) 近期,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火爆出圈。片中,太乙真人用以重塑哪吒和敖丙肉身的关键原材料,是由莲藕制成的藕粉,这一别出心裁的设定巧妙地将藕粉这一传统美食再次带入大众视野。而说起藕粉,就不得不提到我区崇贤街道三家村藕粉,在这里,传承数百年的“手削藕粉技艺”正悄然焕发新生。

近日下午,在龙鸡马通港大食堂三家村店,厨师长周小根和同事们正在精心准备即将推出的“哪吒”套餐。反骨鳝鱼焖藕、莲花酥、灯影藕片、莲藕排骨汤、莲子藕粉羹,一道道美味佳肴陆续端上了餐桌,从烹饪制作到最后的摆盘呈现,“藕”元素贯穿始终。

“像这道莲藕排骨汤里面有排骨等肉类,我觉得取名为‘重塑肉身’就很贴切。”春节期间,周小根和家人一起去影城看了《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中太乙真人用藕粉为哪吒和敖丙重塑肉身的这一幕让他直呼“脑洞大开”,也让周小根萌生了想将莲藕这一“文化金名片”与这部时下最热门的影片相结合的想法:“套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菜品藕粉羹是用我们三家村手削藕粉做成的,我们也希望能借这一波流量,让更多人愿意走进三家村,来尝一尝正宗的手削藕粉。”周小根说。

三家村地势低洼,河港交错,盛产莲藕,当地藕农除了出售鲜藕外,大部分制成藕粉,手削藕粉的传统工艺历经代代相传,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2016年,三家村藕粉制作技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三家村藕粉为何独具特色?三家村乡村CEO吴景顺告诉记者,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最关键的还和世代相传的制作手艺息息相关。“从摸藕、洗藕、磨藕、做粉到削粉,每一步都是纯手工的,特别是削粉这道‘灵魂’工序,基本只有干了30年以上,‘奶奶级别’的师傅才能做到落刀速度快且均匀,削出来的藕粉片薄薄的,晒干时不仅速度较快还能保持其本色,这样才可以做出记忆中的味道。”

在吴景顺看来,传统传承与创新发展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眼下,三家村正以“藕”为纽带,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潮流紧密结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擦亮特色农产品“金名片”。

“我们引入了一家优质的电商团队‘冯姐助农’,和非遗传承人一起来展示手削藕粉非遗技艺,通过提高线上直播的曝光度,进一步扩大流量。同时,我们盘活了约4000平方米的闲置资产,通过招商引进了一家研学机构,为三家村集体经济创收70万余元。接下来,该机构会根据不同农事季节推出对应的研学主题活动,把我们的莲藕文化传递给中小学生。”吴景顺说道。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非遗“藕”遇新潮 藕粉之乡三家村重塑“哪吒肉身”
发布时间: 2025-02-24 09:23:49 来源: 今日临平

linping0224001_007_01_b.jpg

本报讯 (记者 钱昕雯 金山) 近期,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火爆出圈。片中,太乙真人用以重塑哪吒和敖丙肉身的关键原材料,是由莲藕制成的藕粉,这一别出心裁的设定巧妙地将藕粉这一传统美食再次带入大众视野。而说起藕粉,就不得不提到我区崇贤街道三家村藕粉,在这里,传承数百年的“手削藕粉技艺”正悄然焕发新生。

近日下午,在龙鸡马通港大食堂三家村店,厨师长周小根和同事们正在精心准备即将推出的“哪吒”套餐。反骨鳝鱼焖藕、莲花酥、灯影藕片、莲藕排骨汤、莲子藕粉羹,一道道美味佳肴陆续端上了餐桌,从烹饪制作到最后的摆盘呈现,“藕”元素贯穿始终。

“像这道莲藕排骨汤里面有排骨等肉类,我觉得取名为‘重塑肉身’就很贴切。”春节期间,周小根和家人一起去影城看了《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中太乙真人用藕粉为哪吒和敖丙重塑肉身的这一幕让他直呼“脑洞大开”,也让周小根萌生了想将莲藕这一“文化金名片”与这部时下最热门的影片相结合的想法:“套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菜品藕粉羹是用我们三家村手削藕粉做成的,我们也希望能借这一波流量,让更多人愿意走进三家村,来尝一尝正宗的手削藕粉。”周小根说。

三家村地势低洼,河港交错,盛产莲藕,当地藕农除了出售鲜藕外,大部分制成藕粉,手削藕粉的传统工艺历经代代相传,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2016年,三家村藕粉制作技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三家村藕粉为何独具特色?三家村乡村CEO吴景顺告诉记者,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最关键的还和世代相传的制作手艺息息相关。“从摸藕、洗藕、磨藕、做粉到削粉,每一步都是纯手工的,特别是削粉这道‘灵魂’工序,基本只有干了30年以上,‘奶奶级别’的师傅才能做到落刀速度快且均匀,削出来的藕粉片薄薄的,晒干时不仅速度较快还能保持其本色,这样才可以做出记忆中的味道。”

在吴景顺看来,传统传承与创新发展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眼下,三家村正以“藕”为纽带,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潮流紧密结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擦亮特色农产品“金名片”。

“我们引入了一家优质的电商团队‘冯姐助农’,和非遗传承人一起来展示手削藕粉非遗技艺,通过提高线上直播的曝光度,进一步扩大流量。同时,我们盘活了约4000平方米的闲置资产,通过招商引进了一家研学机构,为三家村集体经济创收70万余元。接下来,该机构会根据不同农事季节推出对应的研学主题活动,把我们的莲藕文化传递给中小学生。”吴景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