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1008001003030/2025-20063 文件编号
责任部门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科室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成文日期 2025-02-07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临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来源: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发布时间: 2025-02-07 16:29 浏览次数:

2024年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以及上级机关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以“当好桥头堡 建设示范区”为使命,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落细落实,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突出成效

(一)持续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

一是聚焦计划统筹。加强检查计划统筹,实施事前统筹“控量”、事中规范“提质”、事后监督“增效”三条路径,已统筹28个部门102个月度行政检查,下发“综合查一次”检查任务354户次,减少执法扰企195户次,涉重点企业行政检查下降35.52%。二是有序拓展统筹范围。星桥街道试行制定镇街入企检查计划,并纳入区级检查任务统筹范围。梳理6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工业企业、建筑工地、特种设备、教培机构、托育机构)由区级部门下达至镇街任务,配置检查事项168项。全区28个部门共报送66个月度检查任务,将941家重点企业252次检查整合至114次,减少入企138次,下降54.76%。三是组建执法编制池。将各镇街执法队原有八支队伍缩减至五支,且至少配备2名持执法证在编人员(1名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上述人员编制锁定后专项用于镇街执法队,从而解决现有下沉人员多头管理矛盾,做强做实镇街行政执法力量。

(二)坚持提升依法履职水平。一是依法行使行政权力。全年办理行政处罚案件5943件,罚款金额1093万余元,其中,普通程序案件1679件。办理各类行政许可2895件。二是提升案件办理质量。局法制机构每月对执法队员每月进行执法能力培训,做到执法人员办案全覆盖,实现“人人会办案”。定期组织案件评查、典型优案评选,及时整改评查发现的问题,择优评选典型案例,为执法人员执法提供规范案例。三是加强执法办案审核。局法制机构对执法队员每一件普通程序办案从事实认定、证据收集、法律适用等多个环节进行全覆盖法制审核,对案件办案质量及整改情况进行逐案评判,确保每一件案件均无重大差错。三是建立学习资源库。在数智城管平台开发云盘,不断充实学习资料,便于执法人员自主学习。目前已入库各类法律法规、法律释义、规范标准、上级文件、培训课件、典型案例等内容100余件。

(三)坚持提升依法决策能力。一是落实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制度。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以及较大数额罚款案件,由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共同把好事实关、证据关、法律关,提高案件精准度,增强解决疑难复杂案件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办案质量和效率的双提升。二是加强合法性审查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的事中及事后审查,充分发挥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发挥专业作用,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定期开展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工作,及时清理不必要规范性文件。本年度共对1个规范性文件进行后评估,依法制发规范性文件1份,废止规范性文件0份。

(四)坚持提升规范化治理水平。一是实施“三书同达”举措。向当事人同时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合规建议书、信用修复告知书,送达处罚决定的同时告知当事人相关违法行为的涉法风险、合规建议以及信用修复的条件、途径、期限,帮助及时消除行政处罚对信用的影响,正向促进其规范经营行为。本年共办理信用修复89件。二是落实“双随机”抽查机制。进行重点专项检查,开展跨部门双随机抽查,共开展双随机检查1861次,抽查事项覆盖率100%,跨机构检查占比98.11%,各项指标均高于标准要求。三是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与行政相对人沟通调解解决矛盾纠纷,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全年收到行政复议案件12件,调撤11件,驳回申请1件;行政诉讼案件2件,败诉0件。继续维持全年行政复议零纠正,行政诉讼无败诉。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意识需进一步提升。尽管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但部分执法人员的法治观念仍有待深化。法治意识的体现在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执行上,这可能导致执法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进而影响行政决策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强化法治教育,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行政人员不仅知法,更懂法、守法,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二)执法规范化仍有短板。执法规范化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一环,但当前在执法流程、标准制定和执行上仍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例如某些行政处罚的情节较为复杂,存在想象竞合或是法条竞合的情形,导致不同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不同的理解,出现“同案不同罚”等问题,会影响执法的公正性、降低了公众对执法结果的认同感。未来,应进一步统一执法流程、执法标准、操作规范,确保在面对复杂多样的执法场景时,所有执法人员都能做到标准一致,守正创新,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执法责任制度未完全落实。执法方面,部分执法人员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足,未能结合辖区特点、人员特点,主动提升执法质效。法制员职责方面,未落实法制员具体职责,部分中队执法人员业务培训不够深入,未建立健全执法人员评价体系,未形成执法人员主动学习的氛围。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局主要负责人始终牢记推进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职责,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法治建设全过程,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各项要求,确保法治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二是强化法治意识。自觉用法治思维谋划工作,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三是落实法治责任。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

(二)完善法治建设制度体系,推动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落地生根。一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二是落实党内法规制度。严格落实党内法规制度,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有效执行。三是推动法律法规实施。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各项业务工作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确保相应法律法规得到全面贯彻实施。

(三)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一是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培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局主要负责人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教育,推动执法人员学法用法,提升执法人员的法治素养。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法治建设成果,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强化法治队伍建设。强化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培训,确保每一名行政人员都成为法治的守护者。推行法治人才分类培养,注重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法治队伍,对在法治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法治队伍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二)督促落实执法责任制。定期开展执法质效评价,指导中队高质量完成自查,推进人人办案行动;完善考评要求,督促中队高质量开展自主业务培训;加强与信息中队对接,尽快开发建设执法人员评价模块。

(三)健全依法行政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与公职律师的专业性,保障重大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法性,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确保政策稳定与连续。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建设,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健全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增强政府公信力。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


分享到: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临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信息索引号 001008001003030/2025-20063 文件编号
责任部门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科室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成文日期 2025-02-07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2024年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以及上级机关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以“当好桥头堡 建设示范区”为使命,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落细落实,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突出成效

(一)持续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

一是聚焦计划统筹。加强检查计划统筹,实施事前统筹“控量”、事中规范“提质”、事后监督“增效”三条路径,已统筹28个部门102个月度行政检查,下发“综合查一次”检查任务354户次,减少执法扰企195户次,涉重点企业行政检查下降35.52%。二是有序拓展统筹范围。星桥街道试行制定镇街入企检查计划,并纳入区级检查任务统筹范围。梳理6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工业企业、建筑工地、特种设备、教培机构、托育机构)由区级部门下达至镇街任务,配置检查事项168项。全区28个部门共报送66个月度检查任务,将941家重点企业252次检查整合至114次,减少入企138次,下降54.76%。三是组建执法编制池。将各镇街执法队原有八支队伍缩减至五支,且至少配备2名持执法证在编人员(1名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上述人员编制锁定后专项用于镇街执法队,从而解决现有下沉人员多头管理矛盾,做强做实镇街行政执法力量。

(二)坚持提升依法履职水平。一是依法行使行政权力。全年办理行政处罚案件5943件,罚款金额1093万余元,其中,普通程序案件1679件。办理各类行政许可2895件。二是提升案件办理质量。局法制机构每月对执法队员每月进行执法能力培训,做到执法人员办案全覆盖,实现“人人会办案”。定期组织案件评查、典型优案评选,及时整改评查发现的问题,择优评选典型案例,为执法人员执法提供规范案例。三是加强执法办案审核。局法制机构对执法队员每一件普通程序办案从事实认定、证据收集、法律适用等多个环节进行全覆盖法制审核,对案件办案质量及整改情况进行逐案评判,确保每一件案件均无重大差错。三是建立学习资源库。在数智城管平台开发云盘,不断充实学习资料,便于执法人员自主学习。目前已入库各类法律法规、法律释义、规范标准、上级文件、培训课件、典型案例等内容100余件。

(三)坚持提升依法决策能力。一是落实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制度。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以及较大数额罚款案件,由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共同把好事实关、证据关、法律关,提高案件精准度,增强解决疑难复杂案件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办案质量和效率的双提升。二是加强合法性审查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的事中及事后审查,充分发挥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发挥专业作用,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定期开展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工作,及时清理不必要规范性文件。本年度共对1个规范性文件进行后评估,依法制发规范性文件1份,废止规范性文件0份。

(四)坚持提升规范化治理水平。一是实施“三书同达”举措。向当事人同时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合规建议书、信用修复告知书,送达处罚决定的同时告知当事人相关违法行为的涉法风险、合规建议以及信用修复的条件、途径、期限,帮助及时消除行政处罚对信用的影响,正向促进其规范经营行为。本年共办理信用修复89件。二是落实“双随机”抽查机制。进行重点专项检查,开展跨部门双随机抽查,共开展双随机检查1861次,抽查事项覆盖率100%,跨机构检查占比98.11%,各项指标均高于标准要求。三是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与行政相对人沟通调解解决矛盾纠纷,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全年收到行政复议案件12件,调撤11件,驳回申请1件;行政诉讼案件2件,败诉0件。继续维持全年行政复议零纠正,行政诉讼无败诉。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意识需进一步提升。尽管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但部分执法人员的法治观念仍有待深化。法治意识的体现在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执行上,这可能导致执法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进而影响行政决策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强化法治教育,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行政人员不仅知法,更懂法、守法,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二)执法规范化仍有短板。执法规范化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一环,但当前在执法流程、标准制定和执行上仍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例如某些行政处罚的情节较为复杂,存在想象竞合或是法条竞合的情形,导致不同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不同的理解,出现“同案不同罚”等问题,会影响执法的公正性、降低了公众对执法结果的认同感。未来,应进一步统一执法流程、执法标准、操作规范,确保在面对复杂多样的执法场景时,所有执法人员都能做到标准一致,守正创新,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执法责任制度未完全落实。执法方面,部分执法人员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足,未能结合辖区特点、人员特点,主动提升执法质效。法制员职责方面,未落实法制员具体职责,部分中队执法人员业务培训不够深入,未建立健全执法人员评价体系,未形成执法人员主动学习的氛围。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局主要负责人始终牢记推进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职责,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法治建设全过程,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各项要求,确保法治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二是强化法治意识。自觉用法治思维谋划工作,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三是落实法治责任。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

(二)完善法治建设制度体系,推动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落地生根。一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二是落实党内法规制度。严格落实党内法规制度,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有效执行。三是推动法律法规实施。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各项业务工作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确保相应法律法规得到全面贯彻实施。

(三)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一是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培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局主要负责人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教育,推动执法人员学法用法,提升执法人员的法治素养。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法治建设成果,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强化法治队伍建设。强化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培训,确保每一名行政人员都成为法治的守护者。推行法治人才分类培养,注重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法治队伍,对在法治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法治队伍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二)督促落实执法责任制。定期开展执法质效评价,指导中队高质量完成自查,推进人人办案行动;完善考评要求,督促中队高质量开展自主业务培训;加强与信息中队对接,尽快开发建设执法人员评价模块。

(三)健全依法行政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与公职律师的专业性,保障重大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法性,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确保政策稳定与连续。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建设,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健全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增强政府公信力。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