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产业发展迅猛
本报讯 (记者 临文) 昨日上午,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会上,2024年临平区“大运河杯”文艺精品创优作品、文化领军企业、文化骨干企业、文化领军人物、最美文化空间等名单正式公布,众多文创企业、文创工作者以及文创空间榜上有名。
这份含金量十足的名单,是对临平区文化产业的年度总结,也是未来展望。其中,既有好酷影视出品的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天下长河》,也有九赫文化出品的国家广电总局推优微短剧《赵小姐的日记》;既有朱炳仁铜、优酷文化、构美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也有长鹰影视、在水一芳、天迈文化等文化新业态企业;既有银泰INPARK文化街区等产业发展阵地,也有遥望X27主题公园等商业综合体。这些响亮的名字,共同汇成临平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源动力。
近年来,临平全力构建以数字文化为引领、传统文化为基底、产城融合为特色的文化创新发展新格局,立足区内三大产业平台特色优势,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带。
临平新城结合数字化发展趋势,通过动漫、影视、时尚等细分领域,加快构建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双轮驱动,加速“文化制造”向“文化创造”转变;大运河科创城发挥资源优势,植入文创、旅游等产业功能,推动产城人文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全区文创类孵化载体面积已突破40万平方米。
在产业布局上,除了深耕工艺美术、文化制造、时尚设计等传统优势领域外,临平抢抓网络视听发展风口,在杭州市率先启动微短剧产业发展,近两年来,已逐步形成“一基地、一政策、一基金、一大会、一计划、三中心”的“513”发展体系,并确立了以微短剧为引擎、打造微短剧名城与大视听产业高地的发展思路。
今年,临平还将着力推动临平数字影视基地升级2.0版,打造出海标准化基地。同时,重点实施“微短剧+”计划,推动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推出具有时代引领、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微短剧,冲击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在新兴赛道与传统业态的“共舞”中,临平探索出一条独特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下阶段,临平将以文化新质生产力为核心动能,聚焦特色赛道,继续做强‘产业链’、做优‘服务链’、做新‘衍生链’,推动区内文化产业稳健发展。”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分享到: |
微短剧产业发展迅猛
本报讯 (记者 临文) 昨日上午,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会上,2024年临平区“大运河杯”文艺精品创优作品、文化领军企业、文化骨干企业、文化领军人物、最美文化空间等名单正式公布,众多文创企业、文创工作者以及文创空间榜上有名。
这份含金量十足的名单,是对临平区文化产业的年度总结,也是未来展望。其中,既有好酷影视出品的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天下长河》,也有九赫文化出品的国家广电总局推优微短剧《赵小姐的日记》;既有朱炳仁铜、优酷文化、构美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也有长鹰影视、在水一芳、天迈文化等文化新业态企业;既有银泰INPARK文化街区等产业发展阵地,也有遥望X27主题公园等商业综合体。这些响亮的名字,共同汇成临平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源动力。
近年来,临平全力构建以数字文化为引领、传统文化为基底、产城融合为特色的文化创新发展新格局,立足区内三大产业平台特色优势,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带。
临平新城结合数字化发展趋势,通过动漫、影视、时尚等细分领域,加快构建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双轮驱动,加速“文化制造”向“文化创造”转变;大运河科创城发挥资源优势,植入文创、旅游等产业功能,推动产城人文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全区文创类孵化载体面积已突破40万平方米。
在产业布局上,除了深耕工艺美术、文化制造、时尚设计等传统优势领域外,临平抢抓网络视听发展风口,在杭州市率先启动微短剧产业发展,近两年来,已逐步形成“一基地、一政策、一基金、一大会、一计划、三中心”的“513”发展体系,并确立了以微短剧为引擎、打造微短剧名城与大视听产业高地的发展思路。
今年,临平还将着力推动临平数字影视基地升级2.0版,打造出海标准化基地。同时,重点实施“微短剧+”计划,推动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推出具有时代引领、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微短剧,冲击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在新兴赛道与传统业态的“共舞”中,临平探索出一条独特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下阶段,临平将以文化新质生产力为核心动能,聚焦特色赛道,继续做强‘产业链’、做优‘服务链’、做新‘衍生链’,推动区内文化产业稳健发展。”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