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荣) 3月的南方已是春意渐浓,但在平均海拔4526米的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凛冽的寒风依旧裹挟着零下10℃的严寒。日前,临平“耕读缘爱心助学团队”跨越千里,来到这片高原,为38位品学兼优的孩子送去助学金。这份来自远方的关怀,如冬日暖阳般驱散了严寒,为孩子们的求学之路点亮了希望之光。
此次助学活动资助了石渠县起坞乡38名小学、中学、高中不同学龄段困难家庭学生,资助金额总计45600元。助学团队一行4人,无惧高原的严寒与路途的艰险,走访了部分贫困孩子的家庭。通过家访,团队深入了解孩子们的生活现状和内心想法,并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还分享了学习方法。孩子们满怀感激,纷纷表示要珍惜机会,勤奋学习,将来回报社会。
“石渠县是四川省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最为偏远的县,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当地居民主要靠挖虫草和人参果维持生计,全年收入微薄。许多家庭有多个孩子,即便生活困难,父母依然把孩子送进学堂。”耕读缘爱心助学团队负责人高颖动情地说,“在家访时,看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的眼神,我们深受触动。也和孩子们约定今年8月份会再次来到起坞乡,给他们带去教辅材料。”
为了精准对接,在石渠县委常委、人民政府副县长沈晓峰的牵线搭桥下,从去年12月份起,高颖便与石渠县教育局积极沟通,通过走访摸排,最终确定了38位孩子的名单,并在春节前给他们送去价值11400元的冬衣,还落实爱心人士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结对帮扶。由于石渠县的高中还在建设阶段,孩子们若想继续接受高中教育,需要前往几百公里外的康定等地,路费成为了一大难题。为激励更多孩子读书,高颖计划在石渠县中学设立奖学金。
“我们不仅资助石渠县的孩子,2016年前就开始资助四川丹巴和青海直亥的贫困家庭孩子,至今已资助了440多位。如今,他们中有许多人已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照亮他人生命的灯塔。”高颖说,作家袁敏以亲历者和见证者的身份,多次随团队进藏寻访受助者,并耗时两年创作了《月光妈妈》一书。目前,该书已出版发售,江西教育出版社特地给耕读缘开通了微店分销商,每售出一本,都会拿出20%的书款用于助学藏区贫困家庭的学生。
在走访过程中,团队被孩子们对读书的坚定信念深深打动,又将71名孩子列入了资助对象。“能够成为推动她们理想转动的齿轮,这也是我们团队想要看到的结果。”高颖说,“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加入到‘耕读缘爱心公益助学’这个大家庭,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未来成长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成为爱心传递的接力者。”
分享到: |
本报讯 (记者 杨荣) 3月的南方已是春意渐浓,但在平均海拔4526米的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凛冽的寒风依旧裹挟着零下10℃的严寒。日前,临平“耕读缘爱心助学团队”跨越千里,来到这片高原,为38位品学兼优的孩子送去助学金。这份来自远方的关怀,如冬日暖阳般驱散了严寒,为孩子们的求学之路点亮了希望之光。
此次助学活动资助了石渠县起坞乡38名小学、中学、高中不同学龄段困难家庭学生,资助金额总计45600元。助学团队一行4人,无惧高原的严寒与路途的艰险,走访了部分贫困孩子的家庭。通过家访,团队深入了解孩子们的生活现状和内心想法,并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还分享了学习方法。孩子们满怀感激,纷纷表示要珍惜机会,勤奋学习,将来回报社会。
“石渠县是四川省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最为偏远的县,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当地居民主要靠挖虫草和人参果维持生计,全年收入微薄。许多家庭有多个孩子,即便生活困难,父母依然把孩子送进学堂。”耕读缘爱心助学团队负责人高颖动情地说,“在家访时,看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的眼神,我们深受触动。也和孩子们约定今年8月份会再次来到起坞乡,给他们带去教辅材料。”
为了精准对接,在石渠县委常委、人民政府副县长沈晓峰的牵线搭桥下,从去年12月份起,高颖便与石渠县教育局积极沟通,通过走访摸排,最终确定了38位孩子的名单,并在春节前给他们送去价值11400元的冬衣,还落实爱心人士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结对帮扶。由于石渠县的高中还在建设阶段,孩子们若想继续接受高中教育,需要前往几百公里外的康定等地,路费成为了一大难题。为激励更多孩子读书,高颖计划在石渠县中学设立奖学金。
“我们不仅资助石渠县的孩子,2016年前就开始资助四川丹巴和青海直亥的贫困家庭孩子,至今已资助了440多位。如今,他们中有许多人已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照亮他人生命的灯塔。”高颖说,作家袁敏以亲历者和见证者的身份,多次随团队进藏寻访受助者,并耗时两年创作了《月光妈妈》一书。目前,该书已出版发售,江西教育出版社特地给耕读缘开通了微店分销商,每售出一本,都会拿出20%的书款用于助学藏区贫困家庭的学生。
在走访过程中,团队被孩子们对读书的坚定信念深深打动,又将71名孩子列入了资助对象。“能够成为推动她们理想转动的齿轮,这也是我们团队想要看到的结果。”高颖说,“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加入到‘耕读缘爱心公益助学’这个大家庭,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未来成长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成为爱心传递的接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