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出品年代短剧《家里家外》开播
发布时间: 2025-03-18 09:28 来源: 今日临平

本报讯 (记者  临文) 一盏灯影、一碗热饭、一声叮咛,记忆里的烟火人家藏着多少温柔?近日,由头部短剧厂牌“听花岛”以及临平区企业红与红文化共同出品的年代短剧《家里家外》,在红果短剧温情上线。

该剧导演杨科南执导过《引她入室》《宫女扶摇录》等爆款短剧,主演王道铁、孙艺燃是炙手可热的短剧新星。整部剧在编剧、美术、摄影、打光等各个环节都经过精心打磨,洋溢着浓郁的怀旧气息。

剧集将背景设置在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整个中国处在快速发展中。因为一次意外,带着儿子的单身妈妈蔡晓艳跟独自抚养女儿的单身父亲工程师陈海清相遇相识,最终相知相爱。婚后,他们遇到了很多压力,但两人相互扶持,给予彼此无条件的信任。蔡晓艳敢爱敢恨、绝不内耗的性格,感染了继女陈爽。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陈爽,敏感而怯懦,蔡晓艳的出现,则让她再次感受到母爱的温暖。作为时代洪流中的小人物,蔡晓艳有着超脱于时代的勇敢,在治愈家人的同时,她也将这股能量传递给身边的人。

“充满变化的年代,不变的是家人和爱。”该剧主创表示,这是他们想要通过作品诠释的内涵,“因为有了人,所以有了家,而让这个家有了美好、感动、温度与爱的,是一直守在身边的家人。”

作为临平区引进的优质微短剧制作方,红与红文化不断进行新题材的探索与尝试,已先后参与出品《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闪婚老伴是豪门》等爆款微短剧。接下来,还将有《法官的荣耀》等“微短剧+”系列短剧上线。在微短剧2.0时代,各家竞逐精品化赛道,红与红的发展思路不是单纯的传递一种情绪,而是共鸣一种情感。

在不久前举行的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红与红文化获得“‘大运河杯’文艺精品创优作品”“临平区文化骨干企业”双项殊荣,这份认可既镌刻着企业深耕微短剧精品化的创新足迹,也彰显了临平锚定“打造全国微短剧名城”的坚定决心。

近年来,临平形成了“一基地、一政策、一基金、一大会、一计划、三中心”的“513”发展体系,打造以微短剧为引擎的大视听产业高地,催生出一批标杆性成果。《赵小姐的日记》《水韵风情梦塘栖》等作品先后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推优,“微短剧+”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非遗等深度融合;好酷影视、长鹰影视等视听企业落地生根,产业生态日趋完善;“临影厂”加速从微短剧拍摄基地向数字文化出海标准化基地升级,已承接多个海外剧项目。

接下来,临平将继续推动“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加速人才汇聚、精品创作、生态培育,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微短剧产业创新高地。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临平出品年代短剧《家里家外》开播
发布时间: 2025-03-18 09:28:24 来源: 今日临平

本报讯 (记者  临文) 一盏灯影、一碗热饭、一声叮咛,记忆里的烟火人家藏着多少温柔?近日,由头部短剧厂牌“听花岛”以及临平区企业红与红文化共同出品的年代短剧《家里家外》,在红果短剧温情上线。

该剧导演杨科南执导过《引她入室》《宫女扶摇录》等爆款短剧,主演王道铁、孙艺燃是炙手可热的短剧新星。整部剧在编剧、美术、摄影、打光等各个环节都经过精心打磨,洋溢着浓郁的怀旧气息。

剧集将背景设置在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整个中国处在快速发展中。因为一次意外,带着儿子的单身妈妈蔡晓艳跟独自抚养女儿的单身父亲工程师陈海清相遇相识,最终相知相爱。婚后,他们遇到了很多压力,但两人相互扶持,给予彼此无条件的信任。蔡晓艳敢爱敢恨、绝不内耗的性格,感染了继女陈爽。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陈爽,敏感而怯懦,蔡晓艳的出现,则让她再次感受到母爱的温暖。作为时代洪流中的小人物,蔡晓艳有着超脱于时代的勇敢,在治愈家人的同时,她也将这股能量传递给身边的人。

“充满变化的年代,不变的是家人和爱。”该剧主创表示,这是他们想要通过作品诠释的内涵,“因为有了人,所以有了家,而让这个家有了美好、感动、温度与爱的,是一直守在身边的家人。”

作为临平区引进的优质微短剧制作方,红与红文化不断进行新题材的探索与尝试,已先后参与出品《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闪婚老伴是豪门》等爆款微短剧。接下来,还将有《法官的荣耀》等“微短剧+”系列短剧上线。在微短剧2.0时代,各家竞逐精品化赛道,红与红的发展思路不是单纯的传递一种情绪,而是共鸣一种情感。

在不久前举行的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红与红文化获得“‘大运河杯’文艺精品创优作品”“临平区文化骨干企业”双项殊荣,这份认可既镌刻着企业深耕微短剧精品化的创新足迹,也彰显了临平锚定“打造全国微短剧名城”的坚定决心。

近年来,临平形成了“一基地、一政策、一基金、一大会、一计划、三中心”的“513”发展体系,打造以微短剧为引擎的大视听产业高地,催生出一批标杆性成果。《赵小姐的日记》《水韵风情梦塘栖》等作品先后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推优,“微短剧+”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非遗等深度融合;好酷影视、长鹰影视等视听企业落地生根,产业生态日趋完善;“临影厂”加速从微短剧拍摄基地向数字文化出海标准化基地升级,已承接多个海外剧项目。

接下来,临平将继续推动“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加速人才汇聚、精品创作、生态培育,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微短剧产业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