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街道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来源:综合办   发布时间: 2025-03-18 12:10 浏览次数:

2024年工作总结

一、激活发展引擎,产城融合实现新突破。(一)全力以赴推进征迁安置。今年共完成S304电力廊道、超山东组团项目(富悦酒店)等项目征、借地500余亩。保障地铁三号线二期、章家河安置房等项目顺利实施。完成红丰等400余户回迁安置工作。(二)探索“产城社区”发展新模式。聚合红丰创新带产业动能,构建产城社区“扁平化”组织架构,探索社区化管理“双十条”细则,推动社区、街区、园区(企业)、小区四区协同发展。(三)全力做好相关经济工作。推动征迁企业催税工作,已完成56家申报入库。推进江南家居二手车市场规范经营打造星级专业市场。开展重点企业走访,共走访企业1088家。顺利完成五经普各阶段工作任务。

二、打造优美环境,城乡品质展现新提升。(一)做精宜居品质提升。深化和美乡村建设,推进新老运河沿线美丽乡村建设。创建和美庭院700户。推进姚家埭村西河港绿道、新塘社区田园环境项目,开展泉漳村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带配套环境提升。持续开展清洁乡村“百日攻坚”行动。(二)做细硬件配套保障。加强人行道、污水管网、绿化养护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建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7个、省级示范预备小区3个,实现生活垃圾人均增长率低于常住人口增幅。星河等4个未来社区完成创建工作。打造沿山港、叶家桥港等水生态文化示范回廊。(三)做深问题整治整改。有序推进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件整改,已完成部门验收可销号12件。处置露天焚烧问题157起。打造“污水零直排村”示范村1个。完成违法用地、建筑卫片图斑点位核实处置共计1780个。

三、厚植民生福祉,为民服务取得新进展。(一)改善居住条件。持续推进姚家埭等6个村社住房解困工作,今年已审批263户。维修加固C、D级危房36户。开展塘南茗苑等高层安置小区屋面渗漏水维修。在康庭、上环桥、红湖社区探索老旧电梯更新换代路径。(二)完善基础配套。横塘小学、昌达路小学、昌达路幼儿园等10所学校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新增班数252个。新建康达社区、陈家木桥社区卫生服务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旗舰(示范)标准。成立全区首个“职业病防治539联盟”。茅山、红湖、上环桥社区老年学堂成功创建“区级示范性老年学堂”。街道老年学校获评“杭州市共学养老优质基地”。(三)优化公共服务。茅山、红湖、上环桥社区老年学堂成功创建“区级示范性老年学堂”。完成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累计体检2万余人。圆满完成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流感疫苗接种任务。举办东湖大舞台等专场演出4场。新建2个城市书房、11个体育健身点、创建1家省三级旅游驿站、2个杭州市邻里阅读空间。“新时代文明实践+家风家教”项目获2024年杭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优胜奖。

四、深化基层治理,平安稳定显现新局面。(一)聚焦源头治理。深化落实“三百走访、平安临平”基层走亲活动,系统梳理各类矛盾纠纷领导包案件,均按照“四个一”要求稳控化解。稳步落实临平码“民呼我为”闭环处置工作,访源方面共受理“临平码”178件。(二)注重智能智治。深入推进“1848”基层应急消防管理体系,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市基层应急消防管理大会上作交流发言。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作为市、区两级选树试点申报首批省级优秀站。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排查隐患21826个,均已整改。完善监控改造提升。(三)强化融合治理。将“双强网格”建设作为基层治理的有效载体,街道241个网格和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全面开展支委驻格服务行动,梳理入格任务42项,走访排查企业(商户)6720余家、房屋6.2万余间,解决各类诉求728件。

五、强化党建引领,强基固本凸显新作为。(一)把牢政治方向。强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5次。党纪学习教育期间,开展各类教育活动200余次。新增省“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社区)2个、省级示范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个、红丰产城社区被列为全市机关党建联建重点项目。人大、政协、工青妇、人武、司法等履职尽责,助推街道各项工作平稳推进。(二)加强队伍管理。通过选派区级项目练兵、开设街道“练兵场”等,淬炼“85后”“90后”科级干部队伍。实施村社“临雁丰翼”计划,配强接班人选、选优储备人选、育好青年社工。建立科办(中心)分段式考核量化评分体系。目前,已举办村社干部打擂比武5场次;90后正科级干部“拔节计划”成员比武3场次。(三)严肃廉政监督。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常态化开展公职人员政治家访全覆盖。强化行政权力行使的制约和监督,建立镇街行政权力风险防控体系。召开警示教育大会5次。开展“三清一促”专项监督,清理合同991个。开展各类党风方面督查检查160余次,督促落实整改问题80余个。


2025年工作思路

一、聚力项目推进,在厚植发展优势上提高度。一是加压奋进促征迁。做好龙安区块等征迁工作,推进横塘安置房、工农社区等回迁安置工作。加快处置一些征迁的遗留问题。二是全力以赴抓项目。落实在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好项目预警提醒。推进逸都花苑(二期)小区污水零直排改造等续建项目顺利完工,做好“四好农村路”等新建项目开工准备。持续跟进横塘幼儿园、绿洲小学等教育项目建设进度。三是铆足干劲谋发展。继续推进泉漳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带建设,依托“临平区省级现代农事服务中心建设”、人工智能生态蔬菜种植基地等,打造现代设施农业新高地。走访摸排、筛选培育优质样本企业,为提升社零数据打好基础。

二、聚力民生呼应,在创造美好生活上增温度。一是把社会保障做得更实。继续开展困难家庭每年入户调查以及每月探访、走访和年度“三项排查”工作。做好省级未保站创建工作。深入推进暖心入户“七必访”慰问工作。充分挖掘就业见习岗位资源,拓宽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青年等重点群体求职渠道。二是把品质社区做得更优。继续推进住房解困,结合“一村一方案”做好建房管控、解困资金拨付等工作。持续推进顺达花苑东区一期等二次供水改造工程。三是把文化文明做得更精。开展“城市推广”行动,拍摄“寻味东湖”系列视频。继续举办“东湖大舞台”系列活动。联合老板集团全球烹饪中心举办非遗主题美食大赛。协助做好玉架山遗址博物馆开馆。

三、聚力城乡发展,在打造宜居品质上拓维度。一是环境治理深入推进。稳步推进横塘港、邋遢港清淤工程。探索亭趾港及其支流综合治理。对辖区内的易积水点位进行雨水管道的改造提升。加强排水口监管,完成排水口快速检测全覆盖,持续对部分反复排口、问题排口进行动态监测。二是环境保护持续发力。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改善辖区空气质量环境。扎实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禁烧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全覆盖工作,争创2025年垃圾分类示范点位。三是基础配套稳步提质。根据三年污水管网移交计划,逐步完成污水管网移交水务集团运维工作。计划在荷禹北沙路口地铁站出口及星河新洲路口两处人流量较大的点位增设“五一”“十一”两处节日花境。

四、聚力社会治理,在维护和谐稳定上显力度。一是完善体制机制,全方位筑牢防线。利用“智慧东湖”平台应用,优化数据分析和案件闭环处置机制。严格落实“1833”防汛响应体系,开展防汛防台和防汛“八张清单”问题区域短临应急演练。依据房产交付、劳资欠薪、征地拆迁等不稳定因素特点,探索打造一站式处置化解稳控机制样板。二是加强整治整改,全领域消除隐患。以网格为单位对影响基层社会安全稳定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全面加强重点人、重点事、重点物、重点场所、重点目标的风险管控,根据不同阶段要求落实分级分类管控。每月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全面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三是注重多元参与,全要素维护稳定。按照城市、农村、专属网格等类型标准,提高网格智治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应急(安全)体验馆、应急文化公园、避灾安置点等应急(安全)宣教作用。推动“共享法庭”、“诉源治理”和人民调解信息化工作。广泛发动社会组织、工青妇群团组织等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五、聚力基层党建,在发挥引领作用上擦亮度。一是夯实基层基础强保障。持续深化“党建联建专员”领办项目,积极打造省级共同富裕样板案例。扎实推进“网格大支委”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发挥大党建统领作用,持续做好基层党建、纪检、宣传、统战、人武等工作,全面助力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环境治理、平安稳定等重点中心工作。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强担当。加强年轻干部多岗位实践历练,设立“季度之星”“拼搏之星”等晾晒榜单。做深做细“成长导师”结对帮带机制,开设“项目实践”“民生破难”等特色课堂。三是优化政治生态强作风。对区委政治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街道民生实事项目推进等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对村级集体资产开展专项监督,摸清村社集体资产家底。深入推进清廉东湖同心圆工程,增强街道清廉文化整体氛围。


分享到: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东湖街道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2024年工作总结

一、激活发展引擎,产城融合实现新突破。(一)全力以赴推进征迁安置。今年共完成S304电力廊道、超山东组团项目(富悦酒店)等项目征、借地500余亩。保障地铁三号线二期、章家河安置房等项目顺利实施。完成红丰等400余户回迁安置工作。(二)探索“产城社区”发展新模式。聚合红丰创新带产业动能,构建产城社区“扁平化”组织架构,探索社区化管理“双十条”细则,推动社区、街区、园区(企业)、小区四区协同发展。(三)全力做好相关经济工作。推动征迁企业催税工作,已完成56家申报入库。推进江南家居二手车市场规范经营打造星级专业市场。开展重点企业走访,共走访企业1088家。顺利完成五经普各阶段工作任务。

二、打造优美环境,城乡品质展现新提升。(一)做精宜居品质提升。深化和美乡村建设,推进新老运河沿线美丽乡村建设。创建和美庭院700户。推进姚家埭村西河港绿道、新塘社区田园环境项目,开展泉漳村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带配套环境提升。持续开展清洁乡村“百日攻坚”行动。(二)做细硬件配套保障。加强人行道、污水管网、绿化养护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建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7个、省级示范预备小区3个,实现生活垃圾人均增长率低于常住人口增幅。星河等4个未来社区完成创建工作。打造沿山港、叶家桥港等水生态文化示范回廊。(三)做深问题整治整改。有序推进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件整改,已完成部门验收可销号12件。处置露天焚烧问题157起。打造“污水零直排村”示范村1个。完成违法用地、建筑卫片图斑点位核实处置共计1780个。

三、厚植民生福祉,为民服务取得新进展。(一)改善居住条件。持续推进姚家埭等6个村社住房解困工作,今年已审批263户。维修加固C、D级危房36户。开展塘南茗苑等高层安置小区屋面渗漏水维修。在康庭、上环桥、红湖社区探索老旧电梯更新换代路径。(二)完善基础配套。横塘小学、昌达路小学、昌达路幼儿园等10所学校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新增班数252个。新建康达社区、陈家木桥社区卫生服务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旗舰(示范)标准。成立全区首个“职业病防治539联盟”。茅山、红湖、上环桥社区老年学堂成功创建“区级示范性老年学堂”。街道老年学校获评“杭州市共学养老优质基地”。(三)优化公共服务。茅山、红湖、上环桥社区老年学堂成功创建“区级示范性老年学堂”。完成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累计体检2万余人。圆满完成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流感疫苗接种任务。举办东湖大舞台等专场演出4场。新建2个城市书房、11个体育健身点、创建1家省三级旅游驿站、2个杭州市邻里阅读空间。“新时代文明实践+家风家教”项目获2024年杭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优胜奖。

四、深化基层治理,平安稳定显现新局面。(一)聚焦源头治理。深化落实“三百走访、平安临平”基层走亲活动,系统梳理各类矛盾纠纷领导包案件,均按照“四个一”要求稳控化解。稳步落实临平码“民呼我为”闭环处置工作,访源方面共受理“临平码”178件。(二)注重智能智治。深入推进“1848”基层应急消防管理体系,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市基层应急消防管理大会上作交流发言。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作为市、区两级选树试点申报首批省级优秀站。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排查隐患21826个,均已整改。完善监控改造提升。(三)强化融合治理。将“双强网格”建设作为基层治理的有效载体,街道241个网格和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全面开展支委驻格服务行动,梳理入格任务42项,走访排查企业(商户)6720余家、房屋6.2万余间,解决各类诉求728件。

五、强化党建引领,强基固本凸显新作为。(一)把牢政治方向。强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5次。党纪学习教育期间,开展各类教育活动200余次。新增省“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社区)2个、省级示范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个、红丰产城社区被列为全市机关党建联建重点项目。人大、政协、工青妇、人武、司法等履职尽责,助推街道各项工作平稳推进。(二)加强队伍管理。通过选派区级项目练兵、开设街道“练兵场”等,淬炼“85后”“90后”科级干部队伍。实施村社“临雁丰翼”计划,配强接班人选、选优储备人选、育好青年社工。建立科办(中心)分段式考核量化评分体系。目前,已举办村社干部打擂比武5场次;90后正科级干部“拔节计划”成员比武3场次。(三)严肃廉政监督。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常态化开展公职人员政治家访全覆盖。强化行政权力行使的制约和监督,建立镇街行政权力风险防控体系。召开警示教育大会5次。开展“三清一促”专项监督,清理合同991个。开展各类党风方面督查检查160余次,督促落实整改问题80余个。


2025年工作思路

一、聚力项目推进,在厚植发展优势上提高度。一是加压奋进促征迁。做好龙安区块等征迁工作,推进横塘安置房、工农社区等回迁安置工作。加快处置一些征迁的遗留问题。二是全力以赴抓项目。落实在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好项目预警提醒。推进逸都花苑(二期)小区污水零直排改造等续建项目顺利完工,做好“四好农村路”等新建项目开工准备。持续跟进横塘幼儿园、绿洲小学等教育项目建设进度。三是铆足干劲谋发展。继续推进泉漳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带建设,依托“临平区省级现代农事服务中心建设”、人工智能生态蔬菜种植基地等,打造现代设施农业新高地。走访摸排、筛选培育优质样本企业,为提升社零数据打好基础。

二、聚力民生呼应,在创造美好生活上增温度。一是把社会保障做得更实。继续开展困难家庭每年入户调查以及每月探访、走访和年度“三项排查”工作。做好省级未保站创建工作。深入推进暖心入户“七必访”慰问工作。充分挖掘就业见习岗位资源,拓宽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青年等重点群体求职渠道。二是把品质社区做得更优。继续推进住房解困,结合“一村一方案”做好建房管控、解困资金拨付等工作。持续推进顺达花苑东区一期等二次供水改造工程。三是把文化文明做得更精。开展“城市推广”行动,拍摄“寻味东湖”系列视频。继续举办“东湖大舞台”系列活动。联合老板集团全球烹饪中心举办非遗主题美食大赛。协助做好玉架山遗址博物馆开馆。

三、聚力城乡发展,在打造宜居品质上拓维度。一是环境治理深入推进。稳步推进横塘港、邋遢港清淤工程。探索亭趾港及其支流综合治理。对辖区内的易积水点位进行雨水管道的改造提升。加强排水口监管,完成排水口快速检测全覆盖,持续对部分反复排口、问题排口进行动态监测。二是环境保护持续发力。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改善辖区空气质量环境。扎实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禁烧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全覆盖工作,争创2025年垃圾分类示范点位。三是基础配套稳步提质。根据三年污水管网移交计划,逐步完成污水管网移交水务集团运维工作。计划在荷禹北沙路口地铁站出口及星河新洲路口两处人流量较大的点位增设“五一”“十一”两处节日花境。

四、聚力社会治理,在维护和谐稳定上显力度。一是完善体制机制,全方位筑牢防线。利用“智慧东湖”平台应用,优化数据分析和案件闭环处置机制。严格落实“1833”防汛响应体系,开展防汛防台和防汛“八张清单”问题区域短临应急演练。依据房产交付、劳资欠薪、征地拆迁等不稳定因素特点,探索打造一站式处置化解稳控机制样板。二是加强整治整改,全领域消除隐患。以网格为单位对影响基层社会安全稳定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全面加强重点人、重点事、重点物、重点场所、重点目标的风险管控,根据不同阶段要求落实分级分类管控。每月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全面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三是注重多元参与,全要素维护稳定。按照城市、农村、专属网格等类型标准,提高网格智治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应急(安全)体验馆、应急文化公园、避灾安置点等应急(安全)宣教作用。推动“共享法庭”、“诉源治理”和人民调解信息化工作。广泛发动社会组织、工青妇群团组织等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五、聚力基层党建,在发挥引领作用上擦亮度。一是夯实基层基础强保障。持续深化“党建联建专员”领办项目,积极打造省级共同富裕样板案例。扎实推进“网格大支委”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发挥大党建统领作用,持续做好基层党建、纪检、宣传、统战、人武等工作,全面助力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环境治理、平安稳定等重点中心工作。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强担当。加强年轻干部多岗位实践历练,设立“季度之星”“拼搏之星”等晾晒榜单。做深做细“成长导师”结对帮带机制,开设“项目实践”“民生破难”等特色课堂。三是优化政治生态强作风。对区委政治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街道民生实事项目推进等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对村级集体资产开展专项监督,摸清村社集体资产家底。深入推进清廉东湖同心圆工程,增强街道清廉文化整体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