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方祎 金山)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民健康管理”再度成为热议话题,“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刷屏朋友圈。在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运河分院就有这样一个“减肥门诊”,其依托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于今年年初开设体重管理联合门诊,让市民在“家门口”科学减重,健康生活。
近日,记者对该院的体重管理联合门诊进行了探访。受异常体重的影响,不少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身体状况亮起“红灯”。门诊医师在对患者的饮食、运动、睡眠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帮助其开展持续性的个性化体重管理。门诊医师孙梦恬告诉记者,区别于患者自己尝试的减肥方式,门诊会根据患者情况提供科学营养的减重方案,“我们还联合中医科,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包括采用穴位埋线、拔罐、针灸等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提升代谢能力,科学减重。之后还有档案随访,为患者建立个性化档案,定期评估。”
据了解,门诊开设一个多月以来,已有30余名患者前来就诊。其中有一位金先生,半年前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经专家及时干预与系统管理,减重16斤后血糖恢复正常。除了患者主动问诊,针对街道内体重异常的患者,医院还会定期上门服务。记者跟随运河街道杭南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徐医生来到患者周先生家中。由于肥胖,周先生患有高血压、高血糖以及轻微脑梗,在徐医生的帮助下,身体状况好转不少。“之前我有90多公斤重,根据我个人的情况,医生教我如何科学饮食、运动。现在,我80多公斤,血压稳定了,血糖也正常了,整个人状态好多了。”周先生说。
为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切实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自2024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实施“体重管理年”活动。为了将“体重管理年”活动进一步落实到位,区第一人民医院还以运河街道新宇村作为试点村,联合运河分院走村入户,筛查超重以及肥胖人群,组建健康专员队伍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体重管理,同步组织健康宣教、开展健身活动等。孙梦恬告诉记者,后续医院还将创建线上联络群,把体重异常的重点人群纳入其中,“群里有全科医生、营养师、中医师、康复师等相关人员,线上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调整指导。我们也会持续通过组织义诊、邀请总院专家下沉等形式,让市民在‘家门口’科学减重,健康生活。”
据了解,区一院早在2016年就率先创建了省内最早一批营养减重门诊,9年来持续深耕体重管理,开展超重肥胖患者“糖尿病逆转”“多囊卵巢综合征营养治疗”“产后体重滞留”等专病特色个性化减重服务,已为我区10000余名超重肥胖患者实现成功减重。该院全新升级体重管理联合门诊,汇聚临床营养科、心血管科、中医科等十余个学科专家,引入“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模式,打造“线上-线下”“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智能体重管理平台,构建科学减重的“临平模式”。作为医共体单位,区一院医共体总院将体重管理联合门诊成熟模式和经验下沉至分院,实现同质化管理。
另据悉,区中医院、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区妇保院等区属医院将在现有减肥门诊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开设体重管理联合门诊。旨在通过科学、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帮助患者实现健康减重,改善身体状况,更好地满足市民日益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分享到: |
本报讯 (记者 方祎 金山)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民健康管理”再度成为热议话题,“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刷屏朋友圈。在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运河分院就有这样一个“减肥门诊”,其依托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于今年年初开设体重管理联合门诊,让市民在“家门口”科学减重,健康生活。
近日,记者对该院的体重管理联合门诊进行了探访。受异常体重的影响,不少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身体状况亮起“红灯”。门诊医师在对患者的饮食、运动、睡眠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帮助其开展持续性的个性化体重管理。门诊医师孙梦恬告诉记者,区别于患者自己尝试的减肥方式,门诊会根据患者情况提供科学营养的减重方案,“我们还联合中医科,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包括采用穴位埋线、拔罐、针灸等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提升代谢能力,科学减重。之后还有档案随访,为患者建立个性化档案,定期评估。”
据了解,门诊开设一个多月以来,已有30余名患者前来就诊。其中有一位金先生,半年前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经专家及时干预与系统管理,减重16斤后血糖恢复正常。除了患者主动问诊,针对街道内体重异常的患者,医院还会定期上门服务。记者跟随运河街道杭南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徐医生来到患者周先生家中。由于肥胖,周先生患有高血压、高血糖以及轻微脑梗,在徐医生的帮助下,身体状况好转不少。“之前我有90多公斤重,根据我个人的情况,医生教我如何科学饮食、运动。现在,我80多公斤,血压稳定了,血糖也正常了,整个人状态好多了。”周先生说。
为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切实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自2024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实施“体重管理年”活动。为了将“体重管理年”活动进一步落实到位,区第一人民医院还以运河街道新宇村作为试点村,联合运河分院走村入户,筛查超重以及肥胖人群,组建健康专员队伍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体重管理,同步组织健康宣教、开展健身活动等。孙梦恬告诉记者,后续医院还将创建线上联络群,把体重异常的重点人群纳入其中,“群里有全科医生、营养师、中医师、康复师等相关人员,线上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调整指导。我们也会持续通过组织义诊、邀请总院专家下沉等形式,让市民在‘家门口’科学减重,健康生活。”
据了解,区一院早在2016年就率先创建了省内最早一批营养减重门诊,9年来持续深耕体重管理,开展超重肥胖患者“糖尿病逆转”“多囊卵巢综合征营养治疗”“产后体重滞留”等专病特色个性化减重服务,已为我区10000余名超重肥胖患者实现成功减重。该院全新升级体重管理联合门诊,汇聚临床营养科、心血管科、中医科等十余个学科专家,引入“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模式,打造“线上-线下”“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智能体重管理平台,构建科学减重的“临平模式”。作为医共体单位,区一院医共体总院将体重管理联合门诊成熟模式和经验下沉至分院,实现同质化管理。
另据悉,区中医院、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区妇保院等区属医院将在现有减肥门诊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开设体重管理联合门诊。旨在通过科学、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帮助患者实现健康减重,改善身体状况,更好地满足市民日益多样化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