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布局低空经济竞速新赛道
发布时间: 2025-03-27 09:47 来源: 今日临平

0327001_001_01_b (1).jpg

(记者  钱昕雯  通讯员  陆宇岑) 从农业植保、城市巡检到灾害救援和物流配送,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低空经济凭借低空飞行器的崛起,正把服务触角延伸至区域发展的各个角落。近日,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公布了“2024年度杭州市低空经济十大应用场景典型案例”,我区“田立方未来乡村低空经济示范综合体”“临平区低空经济应用与安全管理平台”“临平区自然资源全域‘低空智巡’监测分析一体化应用场景”成功入选,展现了临平区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多元布局与创新活力。

眼下正值春耕关键期,田立方·临平未来农场的工作人员操控植保无人机为450亩油菜田喷洒浇灌。后端,智慧农林物联网系统正对油菜生长进行智能监控与科学指导。这套物联网系统配套了200余个田间传感器、4个物联网微基站,可监测土壤有机物含量、叶面湿度,进行病虫害预警、远程精准灌溉等。

“以往我们靠人工施肥,一天能完成十几亩地,现在通过无人机作业,生产效率提升将近10倍。”田立方·临平未来农场综合管理部负责人李璋玥介绍,在智慧农林物联网系统这位“决策助手”的帮助下,进行精确施肥,“哪块地需要施肥、施多少肥,大数据平台都能提供数据,不需要靠人工的经验判断。”

智慧农林物联网系统与植保无人机等设备形成精准作业闭环,目前,田立方·临平未来农场已经实现耕、种、管、收等关键环节的全无人作业,农田环境全天候实时监测,生产成本有效降低。李璋玥告诉记者,原先农业管理40多人的人力需求如今缩减至4到5人。生产物料投入降低了50%,农药投入量更是降低了80%,让蔬菜生产更加绿色环保。

“生产的优势只是其中一环,还要有物流和配送优势。之后我们会往低空配送的方向进行迭代,把智慧大棚内生产的新鲜蔬菜、水果以及大米等农副产品,以更方便、高性价比的方式,快速配送到客户手中。”李璋玥说。目前,田立方年产优质果蔬500吨,随着低空经济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农场的产出也将随之提升。

临平区自然资源全域变化“低空智巡”监测分析一体化项目依托无人机机巢搭建覆盖全域低空监测网络,实现高频次、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采集,同时结合AI技术自动识别监测变化,结合用地管理信息进行判别与预警,大幅提升了自然资源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目前,该项目第一期成果已成功应用,对“非农化”“非粮化”图斑进行高频次跟踪监测,提高了对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的治理效率。同时,通过与“三区三线”“一张图”等用地管理信息的叠加比对,为我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更加科学有力的支撑。

如今,无人机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场景也逐渐拓展。走进杰能科世智能安全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科技感扑面而来,LED显示大屏实时回传无人机巡查画面,一旦有异常情况出现,系统便能迅速捕捉并发出警报。据了解,这是“杰能科世”为临平区量身定制的低空经济应用及安全管理平台,于2024年10月启动试运行。该平台对全区政务无人机进行统一管理,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把空域动态、环境监测等信息全部进行整合,多部门协同完成巡查任务,截至目前开展巡航、巡查935次,在快速响应、提高警情处置效率,实时传回影像资料、辅助决策指挥,节省警力资源等方面发挥作用。

“杰能科世”副总经理潘晓红表示,目前该平台实际应用场景涵盖多个领域,在治安管理中,可以通过视频录像取证、喊话告诫等多种方式应对治安类群体性事件。在应急管理中,日常巡检结合后台AI算法预警人员落水,可派特种无人机直接投下救生圈,相比传统救援方式效率更高、成功率更高。在空域安全中,平台能立刻锁定试图进行非法偷拍的无人机,并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驱离或迫降,确保空域有序、安全。平台“数据中枢”的演进,需要技术强力支撑,为了解决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卡脖子”问题,团队用了半年时间。“由于各部门原有系统标准不一,数据接口差异大,公司开发了数据中台,实现跨部门信息协同。在算法创新方面,公司积累了很多产学研成果,为训练平台的AI提供了关键支持,同时我们每天保证一定的飞行量,在实战中不断提升AI的预警精度。”潘晓红说道。

接下来,临平区将加速布局低空经济发展蓝图,全力打造杭州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展示馆,加快完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低空项目招引力度,推动低空经济产业能级持续跃升,努力为全市乃至全省低空经济发展贡献临平智慧和力量。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临平布局低空经济竞速新赛道
发布时间: 2025-03-27 09:47:48 来源: 今日临平

0327001_001_01_b (1).jpg

(记者  钱昕雯  通讯员  陆宇岑) 从农业植保、城市巡检到灾害救援和物流配送,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低空经济凭借低空飞行器的崛起,正把服务触角延伸至区域发展的各个角落。近日,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公布了“2024年度杭州市低空经济十大应用场景典型案例”,我区“田立方未来乡村低空经济示范综合体”“临平区低空经济应用与安全管理平台”“临平区自然资源全域‘低空智巡’监测分析一体化应用场景”成功入选,展现了临平区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多元布局与创新活力。

眼下正值春耕关键期,田立方·临平未来农场的工作人员操控植保无人机为450亩油菜田喷洒浇灌。后端,智慧农林物联网系统正对油菜生长进行智能监控与科学指导。这套物联网系统配套了200余个田间传感器、4个物联网微基站,可监测土壤有机物含量、叶面湿度,进行病虫害预警、远程精准灌溉等。

“以往我们靠人工施肥,一天能完成十几亩地,现在通过无人机作业,生产效率提升将近10倍。”田立方·临平未来农场综合管理部负责人李璋玥介绍,在智慧农林物联网系统这位“决策助手”的帮助下,进行精确施肥,“哪块地需要施肥、施多少肥,大数据平台都能提供数据,不需要靠人工的经验判断。”

智慧农林物联网系统与植保无人机等设备形成精准作业闭环,目前,田立方·临平未来农场已经实现耕、种、管、收等关键环节的全无人作业,农田环境全天候实时监测,生产成本有效降低。李璋玥告诉记者,原先农业管理40多人的人力需求如今缩减至4到5人。生产物料投入降低了50%,农药投入量更是降低了80%,让蔬菜生产更加绿色环保。

“生产的优势只是其中一环,还要有物流和配送优势。之后我们会往低空配送的方向进行迭代,把智慧大棚内生产的新鲜蔬菜、水果以及大米等农副产品,以更方便、高性价比的方式,快速配送到客户手中。”李璋玥说。目前,田立方年产优质果蔬500吨,随着低空经济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农场的产出也将随之提升。

临平区自然资源全域变化“低空智巡”监测分析一体化项目依托无人机机巢搭建覆盖全域低空监测网络,实现高频次、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采集,同时结合AI技术自动识别监测变化,结合用地管理信息进行判别与预警,大幅提升了自然资源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目前,该项目第一期成果已成功应用,对“非农化”“非粮化”图斑进行高频次跟踪监测,提高了对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的治理效率。同时,通过与“三区三线”“一张图”等用地管理信息的叠加比对,为我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更加科学有力的支撑。

如今,无人机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场景也逐渐拓展。走进杰能科世智能安全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科技感扑面而来,LED显示大屏实时回传无人机巡查画面,一旦有异常情况出现,系统便能迅速捕捉并发出警报。据了解,这是“杰能科世”为临平区量身定制的低空经济应用及安全管理平台,于2024年10月启动试运行。该平台对全区政务无人机进行统一管理,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把空域动态、环境监测等信息全部进行整合,多部门协同完成巡查任务,截至目前开展巡航、巡查935次,在快速响应、提高警情处置效率,实时传回影像资料、辅助决策指挥,节省警力资源等方面发挥作用。

“杰能科世”副总经理潘晓红表示,目前该平台实际应用场景涵盖多个领域,在治安管理中,可以通过视频录像取证、喊话告诫等多种方式应对治安类群体性事件。在应急管理中,日常巡检结合后台AI算法预警人员落水,可派特种无人机直接投下救生圈,相比传统救援方式效率更高、成功率更高。在空域安全中,平台能立刻锁定试图进行非法偷拍的无人机,并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驱离或迫降,确保空域有序、安全。平台“数据中枢”的演进,需要技术强力支撑,为了解决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卡脖子”问题,团队用了半年时间。“由于各部门原有系统标准不一,数据接口差异大,公司开发了数据中台,实现跨部门信息协同。在算法创新方面,公司积累了很多产学研成果,为训练平台的AI提供了关键支持,同时我们每天保证一定的飞行量,在实战中不断提升AI的预警精度。”潘晓红说道。

接下来,临平区将加速布局低空经济发展蓝图,全力打造杭州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展示馆,加快完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低空项目招引力度,推动低空经济产业能级持续跃升,努力为全市乃至全省低空经济发展贡献临平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