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枇杷“金名片”
塘栖千亩枇杷迎来“系统升级”
发布时间: 2025-03-28 09:53 来源: 今日临平

本报讯 (记者  高悦) 春耕时节,塘栖镇莫家桥村的果园里一片繁忙景象,果农们正忙着为1000株优质软条白沙枇杷种苗安家落户。这批“好苗”是塘栖资源圃培育出的首批优质种苗,不仅结果率有保障,果实糖酸比更为合理,果肉更是入口即化。

“上一批果苗培育得很成功,很受果农欢迎,目前这批有14000株,计划在4月之前嫁接。”示范园区负责人、塘栖枇杷行业协会会长张国顺介绍道,这批接穗为软条白沙、迎霜、迎雪等品种,是园区与省农科院合作精选出的优质品种,通过半年的养护,预计10月份即可移栽。全区目前种植有二三十个枇杷品种,但品质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枇杷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区农技推广中心与塘栖枇杷行业协会联合省内科研院所通过长达10年的田间选种和母树观测工作,筛选出多个兼顾优越口感和丰产潜力的改良品种进行推广。塘栖枇杷种质资源圃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已分多批次开展改植换种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逐步实现优质枇杷种苗全域推广,推动全区枇杷品种精品化发展。改良种苗采用政府补贴的形式进行推广,能为农户节省一半以上的费用。此外,还将同步开展果农种植培训、枇杷精品分类分级机制普及等工作,全方位提升果农的种植专业水平。

今年10月,塘栖枇杷种质资源圃与省农科院合作研发的枇杷新品种也将“亮相”。新品种不仅外观更出众,还具备果皮较厚的特性,能有效解决枇杷运输过程中损耗率高的问题,为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竞争力奠定基础。

去年7月,我区制定了《塘栖枇杷全产业链综合提升行动方案》,计划到2028年累计改良塘栖枇杷品种5000亩,实现产业链总产值达15亿元以上,果农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接下来,区农业农村局将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塘栖枇杷品种的选育、生产、加工等领域。同时,还将支持建立区级枇杷种苗繁育基地,为种植户提供可追溯、质量稳定的优质种苗,推动塘栖枇杷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擦亮枇杷“金名片”
发布时间: 2025-03-28 09:53:33 来源: 今日临平

本报讯 (记者  高悦) 春耕时节,塘栖镇莫家桥村的果园里一片繁忙景象,果农们正忙着为1000株优质软条白沙枇杷种苗安家落户。这批“好苗”是塘栖资源圃培育出的首批优质种苗,不仅结果率有保障,果实糖酸比更为合理,果肉更是入口即化。

“上一批果苗培育得很成功,很受果农欢迎,目前这批有14000株,计划在4月之前嫁接。”示范园区负责人、塘栖枇杷行业协会会长张国顺介绍道,这批接穗为软条白沙、迎霜、迎雪等品种,是园区与省农科院合作精选出的优质品种,通过半年的养护,预计10月份即可移栽。全区目前种植有二三十个枇杷品种,但品质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枇杷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区农技推广中心与塘栖枇杷行业协会联合省内科研院所通过长达10年的田间选种和母树观测工作,筛选出多个兼顾优越口感和丰产潜力的改良品种进行推广。塘栖枇杷种质资源圃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已分多批次开展改植换种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逐步实现优质枇杷种苗全域推广,推动全区枇杷品种精品化发展。改良种苗采用政府补贴的形式进行推广,能为农户节省一半以上的费用。此外,还将同步开展果农种植培训、枇杷精品分类分级机制普及等工作,全方位提升果农的种植专业水平。

今年10月,塘栖枇杷种质资源圃与省农科院合作研发的枇杷新品种也将“亮相”。新品种不仅外观更出众,还具备果皮较厚的特性,能有效解决枇杷运输过程中损耗率高的问题,为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竞争力奠定基础。

去年7月,我区制定了《塘栖枇杷全产业链综合提升行动方案》,计划到2028年累计改良塘栖枇杷品种5000亩,实现产业链总产值达15亿元以上,果农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接下来,区农业农村局将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塘栖枇杷品种的选育、生产、加工等领域。同时,还将支持建立区级枇杷种苗繁育基地,为种植户提供可追溯、质量稳定的优质种苗,推动塘栖枇杷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