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蒋欣依) 进入雨水节气后,春天的气息愈加浓郁,一些春季限定的食材也抢鲜上市。近日记者走访我区各大农贸市场发现,香椿、芦笋、藜蒿等各类春菜已摆在了显眼位置,其中香椿“身价”较高,达到125元每斤。
上午10点,红丰综合市场的蔬菜区内已人头攒动,摊主们一边动作麻利地整理着货品,一边热情招呼着来往顾客。在一众鲜嫩春菜中,记者看到香椿苗已经被捆装好,码放在显眼处,吸引不少市民询问价格。“香椿不容易保存,所以我们每天进货量不大,大约只能卖七八盒。”摊主刘先生说,“后面本地香椿会陆续上市,香味更浓郁,口感也更佳,届时会吸引更多顾客。”
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是香椿树的嫩芽。每年春季谷雨前后,香椿发的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故有“一口香椿鲜掉眉毛”的说法。但也正是因为这份浓烈又特别的鲜香,让香椿的口碑两极分化,喜欢它的人视之为“时令尤物”,不喜欢这种味道的人避之不及。“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吃香椿的。”正在买菜的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很多人吃不惯这个味道,但是我们家里人都很喜欢吃,每年这时候我都会来买点回去做香椿炒蛋,或者裹上面粉油炸。”
记者又来到中山路农贸市场,摊主李女士告诉记者:“一天只能卖出三四把,不少市民都嫌贵,只会买个几两尝鲜。”据了解,目前香椿少量上市,还属于“稀缺货”,市场上售卖的以云南红香椿为主,本地香椿预计3月中下旬才会批量上市,届时价格将大幅下降。
分享到: |
本报讯 (记者 蒋欣依) 进入雨水节气后,春天的气息愈加浓郁,一些春季限定的食材也抢鲜上市。近日记者走访我区各大农贸市场发现,香椿、芦笋、藜蒿等各类春菜已摆在了显眼位置,其中香椿“身价”较高,达到125元每斤。
上午10点,红丰综合市场的蔬菜区内已人头攒动,摊主们一边动作麻利地整理着货品,一边热情招呼着来往顾客。在一众鲜嫩春菜中,记者看到香椿苗已经被捆装好,码放在显眼处,吸引不少市民询问价格。“香椿不容易保存,所以我们每天进货量不大,大约只能卖七八盒。”摊主刘先生说,“后面本地香椿会陆续上市,香味更浓郁,口感也更佳,届时会吸引更多顾客。”
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是香椿树的嫩芽。每年春季谷雨前后,香椿发的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故有“一口香椿鲜掉眉毛”的说法。但也正是因为这份浓烈又特别的鲜香,让香椿的口碑两极分化,喜欢它的人视之为“时令尤物”,不喜欢这种味道的人避之不及。“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吃香椿的。”正在买菜的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很多人吃不惯这个味道,但是我们家里人都很喜欢吃,每年这时候我都会来买点回去做香椿炒蛋,或者裹上面粉油炸。”
记者又来到中山路农贸市场,摊主李女士告诉记者:“一天只能卖出三四把,不少市民都嫌贵,只会买个几两尝鲜。”据了解,目前香椿少量上市,还属于“稀缺货”,市场上售卖的以云南红香椿为主,本地香椿预计3月中下旬才会批量上市,届时价格将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