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方祎 钱昕雯 万凤) 清明将至,江南的这个时节,怎么能少了青团?作为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青团也叫“艾团”“清明粿”等,小小一颗油绿如玉、糯韧绵软,带有清淡悠长的青草香气,内含丰富馅料,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
水乡美食演绎“舌尖上的春天”
这两天,塘栖百匠省级非遗工坊里,土灶又开始冒起了炊烟,手艺人们正为这道春日限定美食忙得不亦乐乎。
磨粉、拣菜、和面、拌馅……迎着明媚的春光,手艺人们搬出各式老物件,有条不紊地准备材料。手艺人刘大群做清明圆子已有几十年,她回忆道:“小时候清明节村里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会做这些圆子。白色的皮子就是纯糯米粉做的,黄色的皮子里有南瓜,绿色的皮子里有南瓜叶,也会用‘棉线头’,也叫鼠曲草,馅料基本上会搭配上时令野菜马兰头、春笋丁,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春天的清香。”
用鼠曲草搭配糯米粉做皮子其实大有讲究。“掐开鼠曲草的茎叶,会有丝丝缕缕联结在一起的线,就跟蚕丝一样。”塘栖老刀百匠工坊创始人沈建标一面说,一面给记者演示,“这代表了人们对已故亲人的一种绵绵不绝的思念,所以清明吃清明圆子,也是寄托了大家对先辈的哀思。”
作为一种时令性的美食,清明圆子的销售时间前后不过二十天。随着预订量的增加,最近百匠工坊里的40余个手艺人每天都要做近5000个清明圆子,售往杭州各个地区,今年的总销售量预计超10万枚。
手作青团味道绝
每到清明时节,运河街道五杭村根花小吃店的手工青团便会成为当之无愧的“销冠”,扎实的内馅和应季的口感,让不少吃过的食客难忘,高峰期日均销售量可达千余枚。
下午2点,根花小吃店店主周根花在赶制新一批的青团订单,她介绍了让青团好吃的窍门:“我用南瓜叶、纯糯米做青团的‘碧衣’,蒸完不黄、凉了不硬,用春笋、豆干、咸菜和肉末制作馅料。”
“是我小时候吃的那种甜心菜的味道,每年清明节前我都会在这里订一盒跟家人一起分享。”今年已经是顾客小苏购买这家青团的第五个年头了,在他看来,传统手工制作的小吃“颜值”或许不高,但口感很绝:“看着‘土’、吃着香,回味无穷,所以吃过的人都念念不忘。”小苏说。
周根花告诉记者,小吃店从二月中旬便开始做青团。周根花一边熟练地包着青团一边说:“青团不仅是食物,也是一种记忆。南瓜叶是我自己炝的,内馅选取头年新鲜的甜菜放入坛子中,用菜籽油腌制几个月,拿出来调馅的时候一定要放春笋,这个是‘灵魂’,这样做出来的青团才好吃,有老底子的味道。”
坚持传统工艺的同时,近年来,周根花也在对产品进行持续迭代升级,如创新推出蛋黄刺毛肉圆等。现在,除了散客捧场外,每年冬春两季,村里宴席上几乎都能看到她做的糕点的影子。“现在酒席接得越来越多,还参加了街道组织的‘鱼羊美食活动’,很多外地顾客都说我做的小吃好吃,还有特地到店里来买的。”如今,周根花凭借自己做小吃的手艺,日子越过越好,生活也越来越有滋味。
“糯叽叽”吃法有讲究
在红丰综合市场,摊主袁阿姨动作娴熟地将一个个饱满圆润的青团装盒。“我们家的青团都是用新鲜艾草汁做的,豆沙馅也是自己炒的,吃起来清爽不腻,干净又放心。”袁阿姨一边忙活一边热情地介绍。袁阿姨售卖的是传统豆沙馅和咸菜笋干馅青团,是地道的临平老底子青团,深受本地人喜爱。今年手工青团的价格与往年基本持平,青团每个售价2.5元左右。
青团好吃但不能贪吃 青团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粉,根据馅料不同,热量和脂肪含量又有差别,因此,食用青团要节制。要趁热吃或者加热后吃,青团冷却后淀粉会老化,消化吸收率会随之下降。从健康和营养的角度来说,最好趁热吃青团,此时糯米的结构更加蓬松,易于消化。同时,青团可搭配易消化食物一起食用,像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酸奶或者山楂,可解油腻助消化。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和肥肉一起食用,不易消化的糯米加上油脂含量极高的肥肉,会加重肠胃负担,易引起消化不良。食用后休息30分钟可适当运动,例如散步,在助力胃肠蠕动促进消化的同时,还能消耗多余的热量。
分享到: |
|
本报讯(记者 方祎 钱昕雯 万凤) 清明将至,江南的这个时节,怎么能少了青团?作为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青团也叫“艾团”“清明粿”等,小小一颗油绿如玉、糯韧绵软,带有清淡悠长的青草香气,内含丰富馅料,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
水乡美食演绎“舌尖上的春天”
这两天,塘栖百匠省级非遗工坊里,土灶又开始冒起了炊烟,手艺人们正为这道春日限定美食忙得不亦乐乎。
磨粉、拣菜、和面、拌馅……迎着明媚的春光,手艺人们搬出各式老物件,有条不紊地准备材料。手艺人刘大群做清明圆子已有几十年,她回忆道:“小时候清明节村里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会做这些圆子。白色的皮子就是纯糯米粉做的,黄色的皮子里有南瓜,绿色的皮子里有南瓜叶,也会用‘棉线头’,也叫鼠曲草,馅料基本上会搭配上时令野菜马兰头、春笋丁,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春天的清香。”
用鼠曲草搭配糯米粉做皮子其实大有讲究。“掐开鼠曲草的茎叶,会有丝丝缕缕联结在一起的线,就跟蚕丝一样。”塘栖老刀百匠工坊创始人沈建标一面说,一面给记者演示,“这代表了人们对已故亲人的一种绵绵不绝的思念,所以清明吃清明圆子,也是寄托了大家对先辈的哀思。”
作为一种时令性的美食,清明圆子的销售时间前后不过二十天。随着预订量的增加,最近百匠工坊里的40余个手艺人每天都要做近5000个清明圆子,售往杭州各个地区,今年的总销售量预计超10万枚。
手作青团味道绝
每到清明时节,运河街道五杭村根花小吃店的手工青团便会成为当之无愧的“销冠”,扎实的内馅和应季的口感,让不少吃过的食客难忘,高峰期日均销售量可达千余枚。
下午2点,根花小吃店店主周根花在赶制新一批的青团订单,她介绍了让青团好吃的窍门:“我用南瓜叶、纯糯米做青团的‘碧衣’,蒸完不黄、凉了不硬,用春笋、豆干、咸菜和肉末制作馅料。”
“是我小时候吃的那种甜心菜的味道,每年清明节前我都会在这里订一盒跟家人一起分享。”今年已经是顾客小苏购买这家青团的第五个年头了,在他看来,传统手工制作的小吃“颜值”或许不高,但口感很绝:“看着‘土’、吃着香,回味无穷,所以吃过的人都念念不忘。”小苏说。
周根花告诉记者,小吃店从二月中旬便开始做青团。周根花一边熟练地包着青团一边说:“青团不仅是食物,也是一种记忆。南瓜叶是我自己炝的,内馅选取头年新鲜的甜菜放入坛子中,用菜籽油腌制几个月,拿出来调馅的时候一定要放春笋,这个是‘灵魂’,这样做出来的青团才好吃,有老底子的味道。”
坚持传统工艺的同时,近年来,周根花也在对产品进行持续迭代升级,如创新推出蛋黄刺毛肉圆等。现在,除了散客捧场外,每年冬春两季,村里宴席上几乎都能看到她做的糕点的影子。“现在酒席接得越来越多,还参加了街道组织的‘鱼羊美食活动’,很多外地顾客都说我做的小吃好吃,还有特地到店里来买的。”如今,周根花凭借自己做小吃的手艺,日子越过越好,生活也越来越有滋味。
“糯叽叽”吃法有讲究
在红丰综合市场,摊主袁阿姨动作娴熟地将一个个饱满圆润的青团装盒。“我们家的青团都是用新鲜艾草汁做的,豆沙馅也是自己炒的,吃起来清爽不腻,干净又放心。”袁阿姨一边忙活一边热情地介绍。袁阿姨售卖的是传统豆沙馅和咸菜笋干馅青团,是地道的临平老底子青团,深受本地人喜爱。今年手工青团的价格与往年基本持平,青团每个售价2.5元左右。
青团好吃但不能贪吃 青团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粉,根据馅料不同,热量和脂肪含量又有差别,因此,食用青团要节制。要趁热吃或者加热后吃,青团冷却后淀粉会老化,消化吸收率会随之下降。从健康和营养的角度来说,最好趁热吃青团,此时糯米的结构更加蓬松,易于消化。同时,青团可搭配易消化食物一起食用,像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酸奶或者山楂,可解油腻助消化。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和肥肉一起食用,不易消化的糯米加上油脂含量极高的肥肉,会加重肠胃负担,易引起消化不良。食用后休息30分钟可适当运动,例如散步,在助力胃肠蠕动促进消化的同时,还能消耗多余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