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1008001003018/2025-20836 | 文件编号 | |
责任部门 | 区人力社保局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科室 | 区人力社保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成文日期 | 2025-04-01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临平区人力社保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5-04-01 11:29 浏览次数:
2024年,临平区人力社保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七优享”劳有所得工程、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春雨计划、就业帮扶民生实事等重点工作,全力稳就业、强保障、聚人才、促和谐,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获杭州市实施高质量“安薪稳岗乐业”攻坚行动集体嘉奖,承办全省劳动关系工作现场会并作经验交流,连续两年获评全省人社系统绩效考评优秀单位。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稳就业促增收,着力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一是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高效推进“服务企业开门红”助企补贴、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等政策兑现,助力市场主体提信心、扩岗位。打造“临平智聘”一站式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招聘服务体系,持续开展“春风行动”等系列招聘活动。深化区域用工协作,保障企业招用工。2024年,举办各类招聘会117场,提供岗位超6.11万个,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资金1.07亿元。二是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实施“家门口”就业专项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帮扶活动,针对失业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开展“1311”精准帮扶援助。发挥零工市场就业纽带作用,助力灵活就业群体就业。2024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112人,帮扶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8909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118人。三是强化创业带动就业。推动“1+3+N(n)”返乡入乡合作创业组织模式落地实践,加快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打造“才立方”三园一体青才双创综合体,积极兑现各类创业补贴政策,联合大运河科创城举办第三届“鼎湖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24年,认定市级创业陪跑空间3个,新增大创企业505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790万元。
(二)聚焦强支撑促发展,着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一是深化青年人才招引。打响“临聘有你·逐梦同行”招聘品牌,组团式深入西安、南昌、厦门、苏州等地招引青年人才。积极组织开展青年大学生城市体验活动和高校师生实地考察参观重点企业活动,吸引青年人才深入了解临平。2024年,组织校园招聘44场,发放青荷礼包8776份,发放高校毕业生生活安家补贴1.03亿元,引进青年大学生2.47万人。二是深化技能技术人才培育。深入开展临平工匠培育行动计划,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建立区特种设备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产业联盟,广泛举办各类技能比武竞赛。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探索技术技能人才“H”型职业发展新路径。深化职称工作改革,组织开展第三届“五钻”工程师评选认定活动。2024年,完成技能人才培训15694人次,新增技能人才9132名、高技能人才4893名、数字高技能人才1215名。三是深化高层次人才服务。构建目录认定、授权认定、专才认定相结合的“三维认定”模式,做好高层次人才体检、学术疗休养等服务工作。积极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杭州飞仕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等2家博士后工作站创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4年,新建省级博士后工作站3家,新进站博士后22人,新认定市级人才1640人,区级999人。
(三)聚焦惠民生促保障,着力构建共富型大社保体系。一是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联合卫健、民政等部门开展数据比对,筛选未参保待调查人员,联动镇街完成参保情况调查和参保动员工作,进一步巩固困难群体应保尽保成果。深入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宣传月活动,加大企业年金政策宣传力度,平稳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截至2024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5.66万人,户籍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44%。二是扎实推动基金监督管理。开展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社保基金安全警示教育活动,稳步推进工伤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做好疑点数据核查问题整改和抽查复核,组织开展内审及第三方审计,不断提升基金监管水平。全年累计核查疑点数据1518人次,追回各类违规领取社保待遇共计144.5万元。三是按时足额发放各类待遇。至2024年底,全区各类养老待遇保障人员近16.66万人,月发放各类养老待遇5.36亿元。全年保障养老待遇及时足额发放,完成2023年退休人员养老金预发转计发,2024年度企事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补付和城乡居民养老待遇补付工作。
(四)聚焦护权益促和谐,着力完善高质效治理体系。一是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和基层劳动关系站点建设,深入开展“开工第一课”、企业用工体检、普法送法走访、维权短信发送等工作,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提升劳动者维权意识。全年组织开展培训6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3万余份,发送提醒短信150万余条,基层劳动关系治理经验做法获省人社厅葛平安副厅长批示肯定。二是扎实推进根治欠薪工作。建立健全根治欠薪制度机制,形成“人社牵头、行业主抓、分级处置”的治欠格局。依托“护薪网格”、劳动保障监察服务突击队及省工资支付预警监管平台,筑牢线上线下风险隐患排处“防线”。深化联合惩戒机制,深入开展欠薪纠纷信访源头治理专项攻坚等各类专项治理行动。全年受理各平台劳动纠纷投诉举报案件9385件,作出涉薪类行政处罚56件,行政处理241件,对70个项目(企业)进行信用惩戒。三是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依托专业化调解工作室,加大仲裁员调解力度和立案前调解力度。开展劳动社保领域“抓源促治 强基固本”行动,围绕“降总量、清存量、防极端、化积案”目标,全面推进访源治理工作落实落地。依托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点,配套培养劳动争议类调解员,为劳动者提供面对面政策咨询、疑难解答等服务。2024年,累计受理各类群众信访1.7万余件,收到仲裁申请3087件,结案率95.68%,调解成功率79.26%,无讼指数达97。
(五)聚焦强党建聚合力,着力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一是打造“暖心人社”党建品牌。大力实施“凝心铸魂 争树先锋 惠民助企 阳光廉政 ”四大工程,打造“暖心人社 惠民先锋”党建品牌,申报“临匠铸艺”“见习筑梦 创绘临平”两个党建项目,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联村结社、企业大走访、政策咨询宣讲等活动。2024年,走访服务企业、村社等410家次。二是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清廉模范机关”建设,持续擦亮“清廉人社”党风廉政品牌,第一时间研究制定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方案,明确任务清单,深入开展专项学习教育。2024年,举办各类专题学习教育活动40次。三是抓严抓实干部队伍建设。完成干部队伍建设剖析,梳理近3年来中层干部队伍选拔任用情况,针对性提出下一步改进工作计划。强化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局年轻干部队伍培养建设工作方案。牵头开展2024“组团练兵·淬炼成钢”行动第三组团活动,按月组织组工干部参观研究、经验交流活动6场次。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着力完善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一是全力以赴稳定和扩大就业。提前谋划发布全年招聘计划,深化跨省劳务协作行动,组建政府、企业、人力资源机构三方联动招工队伍,有序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企业和劳动者搭建精准对接平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做好创贷贴息、社保补贴、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等各类资金补贴兑付工作。二是精准帮扶重点群体高质量就业。持续开展“家门口就业”专场招聘会,落实“1311”帮扶举措,帮助本地群众搭建就近就业桥梁。发挥零工市场的纽带作用,广泛搜集企业零工需求,扩大重点群体的选择面。继续组织开展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支持各类重点群体参加创业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三是发挥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深入宣传推广“才立方”青才双创综合体,招引各类优质大学生创业企业入园。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业服务工作,积极创建大学生创业园等各类创业创新孵化载体及创业陪跑空间,办好创业培训和创业大赛,激发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二)持续强化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一是加大青年人才招引力度。继续落实好临平区企业一次性引才补贴政策,发挥人才公司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大市场化引才荐才力度。加大校地企合作,持续开展“临聘有你、逐梦同行”校园招聘系列活动。鼓励企业建设博士后工作站,强化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招引。二是强化技能人才培训提升。深入推进“临平工匠培育行动计划”,做好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高效匹配。进一步创新形式赋能技能型乡村(社区)、技能型企业,辐射带动全区技能型社会建设氛围。三是提升人才精准服务质效。深入实施“春风化雨”人才服务专项行动,升级服务保障水平,构筑人才发展良好生态,持续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广泛宣传我区各项人才政策,提高企业和人才对政策内容、申请流程的认知,着力做好人才服务配套资源精准化投放。
(三)加快构建高品质共富社保体系。一是提升社保服务保障水平。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全民参保登记调查和扩面工作,开展社会保险政策宣传,动员更多的灵活就业人员积极参保。及时完成2025年度各类人员待遇调整工作,按时发放企退人员节日费发放,保障退休人员权益。二是稳妥落实退休改革政策。做好全面政策培训、宣传解读,结合实际制定经办服务大厅调整方案。根据全省统一的业务规程,提前做好实施准备,落实好“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求。三是巩固提升基金监管成效。结合自查、审计发现问题,抓好基金安全思想警示教育,聚焦基金管理突出风险,制定年度审计计划,组织开展经办内控专项检查及第三方审计工作。强化问题整改,强化基金追回执行措施,切实保证基金安全。
(四)积极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加大纠纷源头防范治理。持续深入开展“开工第一课”“安薪在临”宣传服务、法治氛围提升等活动。严格落实在建工程项目“六项制度”,探索建立楼宇小微企业用工监管机制,通过日常主动巡查、举报投诉查处、专项检查、企业用工登记(书面审查)等执法方式,提升监管覆盖率。二是固无欠薪治理成效。紧盯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做好欠薪线索数据分析,切实推动欠薪线索控量增效。建立健全群体欠薪案件分级处置机制,形成快速响应、高效处理的工作模式。强化部门联防严惩力度,加大对欠薪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三是完善快速调解机制。升级数智化庭审,提升庭审效能,切实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持续推进基层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点建设,定期组织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提升队伍的专业素养,织密基层劳动关系纠纷问题调解网络。
(五)不断强化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深化党建品牌建设。围绕“暖心人社 惠民先锋”党建品牌建设任务清单,着力推动服务群众、企业、村社等党建活动,形成人人争创“惠民先锋”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强基层堡垒建设,提升支部带头人、党务工作者积极性和专业水平,确保党务工作更加规范。二是巩固提升党风政风。持续抓好漠视群众利益工伤问题领域专项整治,全面巩固和提升社保基金监管水平。全面提升党风政风,持续深化基层减负工作,常态化开展“惠生汇社”青年干部大讲堂活动,进一步提升年轻干部能力素养。三是规范事业人事管理。组织人事工资干部开展系统业务培训,进一步规范工资业务流程。继续落实津补贴检查工作,切实保障全区事业单位津补贴执行依规管理。清理规范全区评比表彰创建示范活动,对违规开展设立的项目严格清理整改。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