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1008001003026/2025-20826 | 文件编号 | |
责任部门 | 区应急管理局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科室 | 区应急管理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成文日期 | 2025-04-01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临平区应急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来源:区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 2025-04-01 10:13 浏览次数:
2024年,区应急管理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及省市应急管理部门的指导下,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聚焦主责主业,推动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责任落实,推进应急管理和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临平区应急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应急管理工作情况
(一)建体系、明职责,行稳高质发展之路。
一是构筑统一协调格局。结合省、市全年工作思路,协调区政府与47个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等30项年度重点工作。多措并举以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今年以来共召开安委会全体会议6次,协调区委、区政府领导带队督导检查50余次,下发工作交办单46份、提示单21份,协调各专委办开展隐患曝光3轮,拍摄媒体曝光片10期,事故警示片1期,重大事故隐患曝光片1部。二是健全防汛防台责任体系。制定《临平区1833指挥体系方案》,并修订区级防汛防台应急预案,完成所有社区(村)级防汛防台形势图编制工作。全面落实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目前全区204名基层防汛责任人均已更新完毕并进行公示,1510名各级防汛工作人员均纳入区气象预警短信平台。全区目前共有28支防汛应急救援队伍5612人,初步形成以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为主体、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支撑、社会化应急队伍为协助的应急救援体系。三是加强基层应消体系建设。应急消防管理站和专职消防队的提质升级是省民生实事项目,全区8个镇街已提前完成建设任务,对照“3名持执法证+5名持辅助证”人员的标准,截至目前共有持执法证人员24人,持辅助证人员244人。此外,省安全生产平台和省政府民生地图管理系统两个平台填报工作均已100%完成。“应急消防”应用嵌入“141”基层智治综合平台,对接“基层消防”应用实现数据融合。目前4.24万市场经营主体的领域、风险等级标签正在逐步完善,重大、较大等级的主体已经实现一轮全覆盖检查。
(二)强监管、严执法,防范化解事故风险。
一是深层次提升行政审批质量水平。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层层把关”的要求,严把材料审核关、现场勘察关,确保申报材料真实有效、安全生产防护到位,及时推送安全生产相关审批信息,确保审批信息即时共享、审批监管同步进行。今年以来,我局共受理各类许可事项102件,颁发各类许可证、备案证明35家。二是全方位推进安全监管主责主业。在2023年小微园区安全整治基础上,通过创建示范园区、镇街交叉检查等方式进一步深化一厂多租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共完成镇街交叉检查546家,完成进度100%,完成第一批20家安全管理规范化达标园区建设。同时,聚焦岗位人员作业安全,持续深化电气焊安全监管服务“一件事”改革成效,依靠“浙里焊”平台加强焊机预警处置,疑似拆除停用焊机、异常作业焊机处置率达100%;共查处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作业27起,处罚企业25家,处罚金额71万元;查处特种作业人员假证上岗作业12起,均已移交公安机关,相关典型案例在《中国应急管理报》刊发。三是积极承接涉企第三方改革试点工作。开展“涉企第三方机构”强治理优服务改革。在全面摸清在我区开展安全生产涉企第三方机构底数的基础上,梳理专项治理“四张清单”,督促服务机构优化服务质量,切实提升整治成效。截至今日,共核查安评报告87份,发现问题隐患108处,隐患整改完成106处,整改闭环率98.15%;检查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表、专家意见书368份,发布督查通报2期;对3家教育培训机构、1个培训点开展全覆盖检查,发现隐患问题17条,已整改闭环。四是多维度提高安全生产执法水平。今年以来,我局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9次,涉及烟花爆竹、特种作业、有限空间、重点危化等66家企业。目前,全局已完成5万元以上案件16件,镇街委托执法案件165件,“一案双罚”77件;共承办非事故“行刑衔接”案件13件,其中非法经营罪1件,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12件,均已移送公安机关;配合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区住建局等部门完成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刑事立案10起,对15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五是高质量完成自然灾害防御应对。今年我区多次遭遇冷空气、强对流天气影响,经历梅汛3轮强降雨和“格美”“贝碧嘉”“普拉桑”“康妮”等台风,区防指办高度警惕、高效应对,充分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及时部署防御准备工作,加强信息排查、信息报送,共发布“三单”和各类工作通知89份,确保有关工作要求及时传达、灾险情不发生,同时联合主要部门做好雨情、水情、汛情的监测预报分析工作以提供决策依据,目前共发布工作简报39期。
(三)提能力、强保障,全力夯实安全根基。
一是应急救援力量有效健全。目前已完成全区196支30人以上的村社应急突击队伍建设,有效提升现代化村(社)应急管理能力,已组织、指导开展各类技能比武7次,196个行政村均已按标完成演练计划,开展拉练160余次,完成联合训练10次。5月11日,开展“应急时刻·临平2024”多灾种综合应急救援演练,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应急保障能力,加强应急力量建设。二是避灾安置场所逐步完备。以现代社区创建为契机,秉持“避灾点+”工作理念,结合“七优享”工作及高频率检查指导,对全区避灾安置点进行“体检”,确保场所硬件设施、物资储备符合标准,入驻制度和日常管理制度完备,能随时投入使用。今年15家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任务已提前完成,至此,全区113处避灾安置场所已全部完成规范化建设。三是应急预案落实完善。协助区政府编制《杭州市临平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积极督促区级专项应急预案修编,推动完成自然灾难类、事故灾难类、社会安全类、公共卫生类、应急保障类等预案50个,并督促各镇街抓实镇街、村社预案演练。完成214家企业应急预案的备案审核,组织相关企业开展高温熔融、危险化学品泄漏和有限空间作业等专项应急演练3场。四是安全教育培训扎实推进。开展“开工第一课”、百万员工大培训、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电气焊作业线上理论学习等专项培训工作,累计培训约3.78万人次,切实提升人员安全素养。在森防宣传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段,发动全区205支应急宣传队伍及各应急救援队伍,在全区范围开展各类应急宣传活动和演练,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二、2025年应急管理工作思路
围绕全区安全工作,进一步以“安全生产指数”考核为牵引,紧盯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提升全区安全生产水平。
(一)深化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八大行动,紧盯2025年度必须完成的6项工作任务,协调各镇街、平台和有关部门,实行全过程跟踪和全方位调度。组织各单位加强全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系统录入工作,压实专委会行业监管责任,加大对新业态、新领域安全生产监管研究,及时更新各领域负面清单,督促各重点行业领域围绕重要节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督促各专委办做好各行业领域监管对象的检查覆盖,提升工作成效。
(二)深化基层应急体系作用发挥。坚持“站队一体、防救结合、以防为主、救早灭小”目标导向,切实发挥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小安委办”“小防指办”的作用,指导做好镇街内部科室职责边界梳理、工作机制运行、任务清单量化、人员队伍管理。通过网络培训、业务研讨等方式开展培训,提升基层领导干部履职能力。在基层应急消防模块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数据统一标准、数据治理质量,迭代升级功能模块,实现数据有效共享、排查对象信息动态更新、隐患排查整治闭环管理。
(三)深化安全水平提升工程。强化工作部署,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压实安全监管责任,推动专项行动落实到位。突出示范引领,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管,持续推进“厂中厂”“园中园”安全综合整治,强化“园中园”“厂中厂”提质增效,争取到2025年底,完成建成35家安全示范园区的目标。持续开展动火作业专项整治、电焊机“加芯赋码”改革、涉企第三方机构强治理优服务改革等重点工作,推动整治工作从“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提高重点领域本质安全水平,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
(四)深化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和法制审查。围绕应急管理行政执法“精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增值化”4项重点任务,通过学习培训、岗位练兵等提升执法效能,通过拓宽执法线索来源、落实分级分类执法等强化精准执法。通过开展执法比武、现场执法观摩、科室处罚案卷互评互查,优秀执法案件评选与兄弟区县执法工作互检、执法案卷互评等活动,在查找问题和不足中不断提高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和行政处罚案卷质量。
(五)深化自然灾害防范应对能力。进一步发挥统筹作用,发挥各行业单位专业优势,强化工作合力。建立健全临平区森防应急指挥体系,全力推行“三山”+“两类”森防模式,提升森林防火工作质效。加强基础保障工作,完善物资储备,进围绕监控设置、“避灾点+”融合,提高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管理水平。健全应急队伍联动机制,通过减灾救灾架构一张图,明确部门、属地和社会力量等职责,根据计划完成各类应急救援演练,提高队伍的常态化备勤质效和联动水平。
(六)深化应急宣传质效。聚焦应急宣传主轴,不断丰富宣教形式。高效利用政务新媒体、11个基层应急体验馆(中心),提高公众对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的关注度。结合我区监管对象特点,强化典型案例曝光力度,放大执法效果,以点带面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段,联动全区4支社会救援队、205支应急宣传队伍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应急救援演练,着力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推动安全宣传“六进”工作落地落实。
(数据统计截止日期:2024年11月11日)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