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锦 通讯员 曹金英) 前端AI智能识别,终端系统对企业污水自动预警、自动推演、自动加药,治水变得更智能,水质也更有保障。这正是临平眼下积极探索的“AI+水处理”模式。近年来,随着环保监管标准的不断提升,传统环境治理模式面临成本高、效率低、达标难等挑战,区生态环境分局率先引入AI技术和数据算法,给企业污水治理装上“AI智慧大脑”,通过全方位数字化感知、分析及执行,实现对污水处理全流程的智能化掌控。
以开发区企业杭州诺邦无纺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主营产品无纺布,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历一道水刺工艺环节。水刺,顾名思义就是以高压水流为剑,刺入纤维网内,使原来松散的纤维网粘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无纺”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大量工业废水产生并需要进行处理。为此,企业曾先后投入近千万元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改造,但治污成本仍居高不下,污水处理池还需要人员进行24小时监控。引入智能化污水处理模式后,后台一旦检测到液位数据上升,便可以根据提前设置好的指令,自动配比药剂并进行投放,全程无需人工进行二次操作。“实现了无人化水处理,生产废水可循环利用,废纤维和污泥也可作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以来,年均污水资源化超24万吨,固废资源化超600吨,废水减排13.6万吨,用工减少11人。”诺邦无纺环安负责人李海洋说,目前企业60%的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可做中水回用,年均污水处理成本下降40万元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减少15%,实现了环保与效益的双赢。
变化如何实现?AI数据大脑是关键。目前,企业内部共有70多个小型监控点,对重要核心点位的污水流量、浊度、液位等关键数据进行24小时监测,实时汇入算法中心,数字孪生系统响应速度从“分钟级”提升至“秒级”。此外,根据不同场景的排水规律及负荷,系统还可以将60%以上高耗能工序转移至谷电时段,综合电费节约率达32%。“现在每天基本上巡查一次就好了,检查仪表传感器,确保数据采集、设备运行正常,其他的都用手机进行数据控制。”项目运维人员介绍。
作为杭州制造业的重要集聚区,临平有不少企业都面临着污水处理成本高、达标难的双重压力。为此,区生态环境分局积极探索AI技术应用,在开发区、大运河科创城等试点“AI+水处理”模式,推广应用至食品、化工、无纺布等重点行业。“‘AI+水处理’模式最大的特点还是它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不断收集设施的运行参数,形成逻辑自主判断,从而精准调控设施运行的每一个环节,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和企业的运行成本。”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在环评审批、环境质量精细化管控、减污降碳等领域,不断探索以AI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应用,为临平催生更多新质生产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
(记者 潘锦 通讯员 曹金英) 前端AI智能识别,终端系统对企业污水自动预警、自动推演、自动加药,治水变得更智能,水质也更有保障。这正是临平眼下积极探索的“AI+水处理”模式。近年来,随着环保监管标准的不断提升,传统环境治理模式面临成本高、效率低、达标难等挑战,区生态环境分局率先引入AI技术和数据算法,给企业污水治理装上“AI智慧大脑”,通过全方位数字化感知、分析及执行,实现对污水处理全流程的智能化掌控。
以开发区企业杭州诺邦无纺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主营产品无纺布,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历一道水刺工艺环节。水刺,顾名思义就是以高压水流为剑,刺入纤维网内,使原来松散的纤维网粘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无纺”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大量工业废水产生并需要进行处理。为此,企业曾先后投入近千万元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改造,但治污成本仍居高不下,污水处理池还需要人员进行24小时监控。引入智能化污水处理模式后,后台一旦检测到液位数据上升,便可以根据提前设置好的指令,自动配比药剂并进行投放,全程无需人工进行二次操作。“实现了无人化水处理,生产废水可循环利用,废纤维和污泥也可作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以来,年均污水资源化超24万吨,固废资源化超600吨,废水减排13.6万吨,用工减少11人。”诺邦无纺环安负责人李海洋说,目前企业60%的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可做中水回用,年均污水处理成本下降40万元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减少15%,实现了环保与效益的双赢。
变化如何实现?AI数据大脑是关键。目前,企业内部共有70多个小型监控点,对重要核心点位的污水流量、浊度、液位等关键数据进行24小时监测,实时汇入算法中心,数字孪生系统响应速度从“分钟级”提升至“秒级”。此外,根据不同场景的排水规律及负荷,系统还可以将60%以上高耗能工序转移至谷电时段,综合电费节约率达32%。“现在每天基本上巡查一次就好了,检查仪表传感器,确保数据采集、设备运行正常,其他的都用手机进行数据控制。”项目运维人员介绍。
作为杭州制造业的重要集聚区,临平有不少企业都面临着污水处理成本高、达标难的双重压力。为此,区生态环境分局积极探索AI技术应用,在开发区、大运河科创城等试点“AI+水处理”模式,推广应用至食品、化工、无纺布等重点行业。“‘AI+水处理’模式最大的特点还是它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不断收集设施的运行参数,形成逻辑自主判断,从而精准调控设施运行的每一个环节,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和企业的运行成本。”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在环评审批、环境质量精细化管控、减污降碳等领域,不断探索以AI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应用,为临平催生更多新质生产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