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单位名称 | 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杭州市临平第二高级中学) | 法定代表人 | 张红坚 |
住所 | 杭州市临平区南苑街道人民大道东端 | ||
开办资金(万元) | 20674.62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20674.62 | 期末数(万元) | 22712.29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及相关社会服务,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10470395537G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具体情况如下: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学校建立健全章程统领下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规章制度的立、改、废均依照民主程序进行。2.业务开展情况:(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学校设置符合高中生终身发展的课程,涵盖:语文、数学、科学、社会科学、外语、艺术、体育等领域。定期进行评估,评估手段多样,进而检测学生学习情况,为教师提供反馈,进而改进教学。另外,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心理困顿学生提供咨询与疏导,另外还对学生的生涯规划进行指导,每学期邀请在校生家长为学生提供多样职业生涯讲座。(2)党的建设情况:学校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全面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全体党员教师保持思想高度统一,积极担当,冲锋在前,通过开展高三“一对一结对帮扶”、设立食堂验菜“先锋示范岗”等举措,彰显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方位促进学校发展迈向新的高度。3.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在编224人,编外0人。(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26282591元财政资金用于宿舍楼改扩建项目建设;1950365.29元财政资金用于各类教育教学及相关辅助设备采购。4.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学校教学主干课题《学“力”课堂:基于高阶思维的普高课堂教学新样态研究》升级为浙江省重点规划课程,并正在扎实开展研究。《融入“文创设计”革新普高美术课堂的实践探索》正在申报杭州市第七届基础教育成果评比。有4个市级课题(李发顺、李月明、徐旭娟、徐珍芬),18个临平区2024年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课题,校级课题116个。共有134篇论文在各级各类获奖或发表,核心刊物(省级获奖)5篇,市级及以上获奖或发表74篇,区级获奖或发表55篇。在2024年高考中,我校又刷新了历史最好成绩:特控线上线407人,特控线上线率超57%,实现“十三连涨”。最高分690分,其中650分以上学生达到36人,有10人被浙江大学录取,连续第三年被浙大录取人数达两位数,1人被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录取,1人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被985、211、双一流等国内知名高校录取人数达149人,比去年增加14人,被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省重点建设高校录取290人,比去年增加38人!黄海利老师带领的高三9班上线率98%,班级均分达到631.4分。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均分超过萧山三中。生物、技术、政治、历史、地理完成选考指标,其中政治学科85分率接近80%。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优质师资紧缺。随着临平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当下家长和学生对优质师资的期待不断加大,面临高考备战和高水平尖优生培养的挑战,我校的师资力量已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2.硬件设备陈旧。现校址于2004年投入使用,至今已有21年。校舍老旧的问题逐渐显现。学校建筑主体外墙渗水问题较为严重。3.家校共育缺漏。目前的家校共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家长工作繁忙,子女过于依赖电子产品,导致家庭教育失位,亲子关系疏离,共育成效欠佳。家校之间日常沟通多依赖微信群,难以深入探讨孩子问题。改进措施:1.加强内培外引。立足“雏鹰—雄鹰—领鹰”教师发展工程,加大校内培养的力度,创设平台,分层做好教师全周期培养工作。2.提升校园品质。规划全校各科室统一管理平台,更新提升艺术楼报告厅电子屏。经过历任校长的带领和探索,学校已形成独有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育人目标、一训三风等,但目前未形成有底蕴的、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计划从显性与隐性两方面,立足已有文化,提炼品牌特色,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3.加强家校共育。搭建多元沟通平台,如设立校园开放日,方便教师与家长深度交流孩子近况。统一教育理念,举办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专家剖析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分享亲子沟通技巧,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综合素质。 |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坚持党建引领1.强化“党建+育人”。思政育人学科融合,举办跨学科党建主题活动,开展弘扬红色精神的项目化学习活动。2.强化师德师风。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训、校园文化等各个环节,大力宣传2024年学校首届年度卓越教师。二、践行立德树人1.推行全员育人。推行全员导师制、党员结对帮扶、浙大班辅优等机制,精准定位学生发展需求,为其量身定制学习路径,助力学生突破自我,实现成长效益最大化。2.搭建创新平台。通过“临平文韵”创意设计、“紫藤花”青年讲坛、第三届班主任节等活动,滋养学生情绪价值与领导力素养,激发创新潜能,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厚植爱国情怀。三、提升教学质量1.抓研究重交流。各学科组开展命题与解题研讨,分析历年真题,探讨命题趋势与解题策略。2.分段提升质量。三年规划高一先行,助力学生做好选科,明确目标。四、加强家校共育1.树立科学理念。举办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专家阐释孩子全面发展内涵,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目标协同一致,共同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生态环境。2.拓宽沟通渠道。搭建多元沟通平台,设立校园开放日,共享在校表现、学业与心理状态等信息。五、强化师资培养1.抓好梯队培养。实施《青年教师“三・五・八・十”计划》2.0版本,按教龄、教学表现确定培养对象,制定个性化计划,配备专属导师一对一指导。2.助推名师领航。选拔骨干教师成立领航名师团队,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团队成员提升能力。六、提升校园品质1.推进基建改造。推进寝室改造、提升工作。2.凝练特色品牌。针对学校已形成独有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育人目标、一训三风等,从显性与隐性两方面,立足已有文化,提炼品牌特色,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我单位于2023年12月31日调整资金,按《实施细则》规定于2024年3月7日办理了变更开办资金登记。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
分享到: |
首页 |
|
单位名称 | 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杭州市临平第二高级中学) | 法定代表人 | 张红坚 |
住所 | 杭州市临平区南苑街道人民大道东端 | ||
开办资金(万元) | 20674.62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20674.62 | 期末数(万元) | 22712.29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及相关社会服务,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10470395537G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具体情况如下: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学校建立健全章程统领下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规章制度的立、改、废均依照民主程序进行。2.业务开展情况:(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学校设置符合高中生终身发展的课程,涵盖:语文、数学、科学、社会科学、外语、艺术、体育等领域。定期进行评估,评估手段多样,进而检测学生学习情况,为教师提供反馈,进而改进教学。另外,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心理困顿学生提供咨询与疏导,另外还对学生的生涯规划进行指导,每学期邀请在校生家长为学生提供多样职业生涯讲座。(2)党的建设情况:学校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全面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全体党员教师保持思想高度统一,积极担当,冲锋在前,通过开展高三“一对一结对帮扶”、设立食堂验菜“先锋示范岗”等举措,彰显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方位促进学校发展迈向新的高度。3.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在编224人,编外0人。(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26282591元财政资金用于宿舍楼改扩建项目建设;1950365.29元财政资金用于各类教育教学及相关辅助设备采购。4.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学校教学主干课题《学“力”课堂:基于高阶思维的普高课堂教学新样态研究》升级为浙江省重点规划课程,并正在扎实开展研究。《融入“文创设计”革新普高美术课堂的实践探索》正在申报杭州市第七届基础教育成果评比。有4个市级课题(李发顺、李月明、徐旭娟、徐珍芬),18个临平区2024年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课题,校级课题116个。共有134篇论文在各级各类获奖或发表,核心刊物(省级获奖)5篇,市级及以上获奖或发表74篇,区级获奖或发表55篇。在2024年高考中,我校又刷新了历史最好成绩:特控线上线407人,特控线上线率超57%,实现“十三连涨”。最高分690分,其中650分以上学生达到36人,有10人被浙江大学录取,连续第三年被浙大录取人数达两位数,1人被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录取,1人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被985、211、双一流等国内知名高校录取人数达149人,比去年增加14人,被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省重点建设高校录取290人,比去年增加38人!黄海利老师带领的高三9班上线率98%,班级均分达到631.4分。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均分超过萧山三中。生物、技术、政治、历史、地理完成选考指标,其中政治学科85分率接近80%。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优质师资紧缺。随着临平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当下家长和学生对优质师资的期待不断加大,面临高考备战和高水平尖优生培养的挑战,我校的师资力量已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2.硬件设备陈旧。现校址于2004年投入使用,至今已有21年。校舍老旧的问题逐渐显现。学校建筑主体外墙渗水问题较为严重。3.家校共育缺漏。目前的家校共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家长工作繁忙,子女过于依赖电子产品,导致家庭教育失位,亲子关系疏离,共育成效欠佳。家校之间日常沟通多依赖微信群,难以深入探讨孩子问题。改进措施:1.加强内培外引。立足“雏鹰—雄鹰—领鹰”教师发展工程,加大校内培养的力度,创设平台,分层做好教师全周期培养工作。2.提升校园品质。规划全校各科室统一管理平台,更新提升艺术楼报告厅电子屏。经过历任校长的带领和探索,学校已形成独有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育人目标、一训三风等,但目前未形成有底蕴的、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计划从显性与隐性两方面,立足已有文化,提炼品牌特色,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3.加强家校共育。搭建多元沟通平台,如设立校园开放日,方便教师与家长深度交流孩子近况。统一教育理念,举办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专家剖析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分享亲子沟通技巧,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综合素质。 |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坚持党建引领1.强化“党建+育人”。思政育人学科融合,举办跨学科党建主题活动,开展弘扬红色精神的项目化学习活动。2.强化师德师风。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训、校园文化等各个环节,大力宣传2024年学校首届年度卓越教师。二、践行立德树人1.推行全员育人。推行全员导师制、党员结对帮扶、浙大班辅优等机制,精准定位学生发展需求,为其量身定制学习路径,助力学生突破自我,实现成长效益最大化。2.搭建创新平台。通过“临平文韵”创意设计、“紫藤花”青年讲坛、第三届班主任节等活动,滋养学生情绪价值与领导力素养,激发创新潜能,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厚植爱国情怀。三、提升教学质量1.抓研究重交流。各学科组开展命题与解题研讨,分析历年真题,探讨命题趋势与解题策略。2.分段提升质量。三年规划高一先行,助力学生做好选科,明确目标。四、加强家校共育1.树立科学理念。举办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专家阐释孩子全面发展内涵,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目标协同一致,共同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生态环境。2.拓宽沟通渠道。搭建多元沟通平台,设立校园开放日,共享在校表现、学业与心理状态等信息。五、强化师资培养1.抓好梯队培养。实施《青年教师“三・五・八・十”计划》2.0版本,按教龄、教学表现确定培养对象,制定个性化计划,配备专属导师一对一指导。2.助推名师领航。选拔骨干教师成立领航名师团队,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团队成员提升能力。六、提升校园品质1.推进基建改造。推进寝室改造、提升工作。2.凝练特色品牌。针对学校已形成独有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育人目标、一训三风等,从显性与隐性两方面,立足已有文化,提炼品牌特色,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我单位于2023年12月31日调整资金,按《实施细则》规定于2024年3月7日办理了变更开办资金登记。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