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民警训练中心(杭州市临平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10 15:58 来源: 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单位名称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民警训练中心(杭州市临平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中心)法定代表人刘兵
住所  杭州市临平区南苑街道人民大道360号
开办资金(万元)5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5期末数(万元)5
宗旨和业务范围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委和区委关于民警训练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全体民警、警务辅助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练兵提供场所,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工作;依法筹集救助基金承担受理、审核垫付申请的事务性工作,并依法垫付,协助做好依法追偿垫付款,承担救助基金的日常管理工作;完成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交办的其他任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13MB1M47660L举办单位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临平区公安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1.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民警训练中心根据《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民警训练中心机构编制规定》有关要,严格落实上级部门关于民警训练工作的有关要求。2.业务开展情况:(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①为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全体民警、警务辅助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练兵提供场所,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开展6期常态化体能训练,1172人参考,902人达标;推出实弹射击常态化预约训练制度,分别对全局490名民警普训,对349名配枪民警射击专训。开展各类培训25期。组织送教上门活动,为16个一线单位379名民辅警开展送教活动,促进全警基础能力提升。②依法筹集救助基金承担受理、审核垫付申请的事务性工作,并依法垫付,协助做好依法追偿垫付款,承担救助基金的日常管理工作。规范垫付流程,严格审核材料,快速完成垫付;运用法律等手段,积极开展追偿工作;强化人员培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2)党的建设情况:始终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3.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在编2人。(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无4.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以考促训,抓好常态化体能训练、实弹射击预约制训练;抓实业务培训,建立政工搭台、警种唱戏联动平台,开展技能培训21期,为16个一线单位提供急救能力送教上门;做强教官团队,组织“聚焦实战晾晒比武”分局微课程评选比武,总结创设39门优质课程。(2)经济效益:无。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训练内容与实战需求脱节,部分课程仍以理论为主,缺乏真实场景模拟;训练机制不健全,基层单位因勤务压力导致训练频次不足、考核流于形式;新型犯罪应对能力培养滞后,涉网案件、心理干预等领域培训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民警参训积极性受职业发展关联度低影响。针对以上问题,中心将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改进:一是构建沉浸式的实战训练模式,开发更多精品微课程;二是创新弹性训练机制,进一步推进预约式训练、送教上门;三是强化新型犯罪应对能力建设,新增更多关于新型犯罪研判、侦查类精品课程;四是完善训练激励机制,将训练效果与评优评先挂钩。
四、下一步打算推行“学分制”考核,将训练成效与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直接挂钩;实施“教官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分局警师教官团队培、精品课程培育;完善“训战结合”机制,通过重大安保任务前置培训、复盘推演提升实战能力。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民警训练中心(杭州市临平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10 15:58 来源: 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单位名称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民警训练中心(杭州市临平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中心)法定代表人刘兵
住所  杭州市临平区南苑街道人民大道360号
开办资金(万元)5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5期末数(万元)5
宗旨和业务范围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委和区委关于民警训练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全体民警、警务辅助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练兵提供场所,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工作;依法筹集救助基金承担受理、审核垫付申请的事务性工作,并依法垫付,协助做好依法追偿垫付款,承担救助基金的日常管理工作;完成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交办的其他任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13MB1M47660L举办单位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临平区公安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1.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民警训练中心根据《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民警训练中心机构编制规定》有关要,严格落实上级部门关于民警训练工作的有关要求。2.业务开展情况:(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①为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全体民警、警务辅助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练兵提供场所,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开展6期常态化体能训练,1172人参考,902人达标;推出实弹射击常态化预约训练制度,分别对全局490名民警普训,对349名配枪民警射击专训。开展各类培训25期。组织送教上门活动,为16个一线单位379名民辅警开展送教活动,促进全警基础能力提升。②依法筹集救助基金承担受理、审核垫付申请的事务性工作,并依法垫付,协助做好依法追偿垫付款,承担救助基金的日常管理工作。规范垫付流程,严格审核材料,快速完成垫付;运用法律等手段,积极开展追偿工作;强化人员培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2)党的建设情况:始终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3.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在编2人。(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无4.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以考促训,抓好常态化体能训练、实弹射击预约制训练;抓实业务培训,建立政工搭台、警种唱戏联动平台,开展技能培训21期,为16个一线单位提供急救能力送教上门;做强教官团队,组织“聚焦实战晾晒比武”分局微课程评选比武,总结创设39门优质课程。(2)经济效益:无。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训练内容与实战需求脱节,部分课程仍以理论为主,缺乏真实场景模拟;训练机制不健全,基层单位因勤务压力导致训练频次不足、考核流于形式;新型犯罪应对能力培养滞后,涉网案件、心理干预等领域培训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民警参训积极性受职业发展关联度低影响。针对以上问题,中心将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改进:一是构建沉浸式的实战训练模式,开发更多精品微课程;二是创新弹性训练机制,进一步推进预约式训练、送教上门;三是强化新型犯罪应对能力建设,新增更多关于新型犯罪研判、侦查类精品课程;四是完善训练激励机制,将训练效果与评优评先挂钩。
四、下一步打算推行“学分制”考核,将训练成效与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直接挂钩;实施“教官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分局警师教官团队培、精品课程培育;完善“训战结合”机制,通过重大安保任务前置培训、复盘推演提升实战能力。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