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临平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中心(杭州市临平区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10 15:55
来源:
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单位名称 | 杭州市临平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中心(杭州市临平区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曹金英 |
住所 | 杭州市临平区临平街道星火南路23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5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5 | 期末数(万元) | 5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委和区委关于生态环境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承担生态环境相关宣传、教育、科普;绿色环保系列创建;新媒体运维;舆情监控和分析研判,信息化规划、技术标准及规范、项目实施的技术支撑;政府数字化转型技术支撑;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维护及网络安全的技术支持;基础科学研究、技术交流推广和咨询;政策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完成其他任务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13MB1M280481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单位一直坚持的原则,认真执行事业单位章程,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尊重和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取得良好成效。2.业务开展情况:(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①承担生态环境相关宣传、教育、科普:发掘我区“两山”资源,成功打造3条“两山”工业游精品线路,面向“两代表一委员”、市民代表等开展生态工业游活动6期,参与人数达500余人。重点工作被市级以上媒体报道40余次,其中新华社报道1篇,《浙江日报》报道3篇,浙江电视台专题报道1篇。②绿色环保系列创建:通过“六五”环境日等活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营造良好生态环境舆论氛围。发挥绿色环保先进带头作用,由点带面,扩大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影响。③新媒体运维:成功开展临平生态环境IP形象征集活动,来自全国各省市的38名选手踊跃投稿,以获奖作品为原型深化设计的“临临平平”首度亮相,上线“临临平平”微信表情包并开发周边宣教产品。④舆情监控和分析研判,信息化规划、技术标准和规范、项目实施的技术职称支撑:聚焦新时代宣传教育阵地核心力量建设,以优化结构强化素质为导向锻造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深化主流价值传播体系建设,构建正能量精品内容生产传播矩阵,同步推进全要素舆情感知网络建设,完善风险预警-精准报送-分级处置联动机制,通过数字赋能构建多维度风险预判模型,创新"监测溯源-靶向干预-效果评估"闭环管理体系,着力提升重大舆情早发现、快研判、稳处置的全链条应急能力,形成全周期风险防控与正向引导有机融合的工作格局。⑤政府数字化转型技术支撑:完成智慧排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生态智卫系统(临平版)建设以及临平区生态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按一单位一平台要求,筹划信创信息系统集成改造,通过技术支撑生态环境数字化监管。⑥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维护与网络安全的技术支持:构建完善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与网络安全责任联动机制,协同推进党组核心作用发挥和领导干部主体责任落实。重点围绕网络信息内容全流程监管机制建设,健全涵盖制度规范、技术防护、应急处置的立体化安全管理体系,坚持弘扬主旋律与净化网络生态相结合,强化智能监测技术应用与网络舆情闭环管理,实施宣传平台准入审核、传播内容动态校验、互动社区分级管控等精准化治理措施,全面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把关能力和网络综合治理水平,确保思想文化传播主渠道导向正确、运行规范、管控有效。⑦基础科学研究、技术交流推广和咨询:在“两山工业游”活动中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赴康仑中药、新奥能源、临平净水厂等项目参观,实地考察学习相关环保技术;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打造“环境科普”专栏,发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基本知识、工业固体废物转移要求等环保技术,做好技术交流推广。⑧政策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打造“生态共富”专栏,发布丁山河村、戚家桥村等美丽乡村生态共富建设经验,推进“两山”转化通道打造研究。⑨完成其他任务:配合做好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提升工作,开展生态环境满意度有奖问答活动,临平生态环境首次亮相微信朋友圈推广,满意度攻坚期间做好线上线下宣传工作,通过临平银泰城大屏、小区电梯、道路灯箱等载体做好满意度宣传。(2)党的建设情况:打造“红绿相映发展共融”生态环保党建品牌,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认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组织赴基层、企业、结对村社宣讲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15人次。组织党员参观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开展《水让我重生》红色观影等活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开展酒驾醉驾专项治理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开展“清廉生态环保活动周”活动,举办清廉故事演讲比赛,清廉建设氛围日益浓厚。3.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在编7人。(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5万元财政资金用于环境宣传教育工作。4.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①社会效益:成功打造3条“两山”工业游精品线路,面向“两代表一委员”、市民代表等开展生态工业游活动6期,参与人数达500余人。重点工作被市级以上媒体报道40余次,其中新华社报道1篇,《浙江日报》报道3篇,浙江电视台专题报道1篇。上线“临临平平”微信表情包并开发周边宣教产品,宣传氛围日益浓厚,公众生态环保意识进一步提升。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是宣传渠道可进一步拓展。需强化新媒体运用,开设宣传视频号,以更为有趣的方式扩大宣传广度和深度。二是宣传力度可进一步加强。需充分了解公众需求,以公众需求和利益为宣传出发点,构建传播矩阵,扩大宣传力度。 |
四、下一步打算 | 深入发掘我区“两山”素材,以全区力度做好宣传推广;创新开设临平生态环境微信视频号,完善全媒体矩阵平台,注重传播性、趣味性,力争打造美丽临平“爆款”;打造临平“两山”工业游2.0版,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全面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临平生态环境发声;开展生态环境重点点位短信投放宣传推介,提升临平生态环境保护的辨识度、感知度。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我单位于2023年11月28日任命单位行政负责人,按《实施细则》规定于2月29日办理了变更法定代表人登记。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
杭州市临平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中心(杭州市临平区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10 15:55
来源:
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单位名称 | 杭州市临平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中心(杭州市临平区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曹金英 | 住所 | 杭州市临平区临平街道星火南路23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5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5 | 期末数(万元) | 5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委和区委关于生态环境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承担生态环境相关宣传、教育、科普;绿色环保系列创建;新媒体运维;舆情监控和分析研判,信息化规划、技术标准及规范、项目实施的技术支撑;政府数字化转型技术支撑;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维护及网络安全的技术支持;基础科学研究、技术交流推广和咨询;政策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完成其他任务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13MB1M280481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单位一直坚持的原则,认真执行事业单位章程,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尊重和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取得良好成效。2.业务开展情况:(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①承担生态环境相关宣传、教育、科普:发掘我区“两山”资源,成功打造3条“两山”工业游精品线路,面向“两代表一委员”、市民代表等开展生态工业游活动6期,参与人数达500余人。重点工作被市级以上媒体报道40余次,其中新华社报道1篇,《浙江日报》报道3篇,浙江电视台专题报道1篇。②绿色环保系列创建:通过“六五”环境日等活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营造良好生态环境舆论氛围。发挥绿色环保先进带头作用,由点带面,扩大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影响。③新媒体运维:成功开展临平生态环境IP形象征集活动,来自全国各省市的38名选手踊跃投稿,以获奖作品为原型深化设计的“临临平平”首度亮相,上线“临临平平”微信表情包并开发周边宣教产品。④舆情监控和分析研判,信息化规划、技术标准和规范、项目实施的技术职称支撑:聚焦新时代宣传教育阵地核心力量建设,以优化结构强化素质为导向锻造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深化主流价值传播体系建设,构建正能量精品内容生产传播矩阵,同步推进全要素舆情感知网络建设,完善风险预警-精准报送-分级处置联动机制,通过数字赋能构建多维度风险预判模型,创新"监测溯源-靶向干预-效果评估"闭环管理体系,着力提升重大舆情早发现、快研判、稳处置的全链条应急能力,形成全周期风险防控与正向引导有机融合的工作格局。⑤政府数字化转型技术支撑:完成智慧排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生态智卫系统(临平版)建设以及临平区生态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按一单位一平台要求,筹划信创信息系统集成改造,通过技术支撑生态环境数字化监管。⑥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维护与网络安全的技术支持:构建完善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与网络安全责任联动机制,协同推进党组核心作用发挥和领导干部主体责任落实。重点围绕网络信息内容全流程监管机制建设,健全涵盖制度规范、技术防护、应急处置的立体化安全管理体系,坚持弘扬主旋律与净化网络生态相结合,强化智能监测技术应用与网络舆情闭环管理,实施宣传平台准入审核、传播内容动态校验、互动社区分级管控等精准化治理措施,全面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把关能力和网络综合治理水平,确保思想文化传播主渠道导向正确、运行规范、管控有效。⑦基础科学研究、技术交流推广和咨询:在“两山工业游”活动中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赴康仑中药、新奥能源、临平净水厂等项目参观,实地考察学习相关环保技术;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打造“环境科普”专栏,发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基本知识、工业固体废物转移要求等环保技术,做好技术交流推广。⑧政策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打造“生态共富”专栏,发布丁山河村、戚家桥村等美丽乡村生态共富建设经验,推进“两山”转化通道打造研究。⑨完成其他任务:配合做好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提升工作,开展生态环境满意度有奖问答活动,临平生态环境首次亮相微信朋友圈推广,满意度攻坚期间做好线上线下宣传工作,通过临平银泰城大屏、小区电梯、道路灯箱等载体做好满意度宣传。(2)党的建设情况:打造“红绿相映发展共融”生态环保党建品牌,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认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组织赴基层、企业、结对村社宣讲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15人次。组织党员参观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开展《水让我重生》红色观影等活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开展酒驾醉驾专项治理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开展“清廉生态环保活动周”活动,举办清廉故事演讲比赛,清廉建设氛围日益浓厚。3.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在编7人。(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5万元财政资金用于环境宣传教育工作。4.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①社会效益:成功打造3条“两山”工业游精品线路,面向“两代表一委员”、市民代表等开展生态工业游活动6期,参与人数达500余人。重点工作被市级以上媒体报道40余次,其中新华社报道1篇,《浙江日报》报道3篇,浙江电视台专题报道1篇。上线“临临平平”微信表情包并开发周边宣教产品,宣传氛围日益浓厚,公众生态环保意识进一步提升。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是宣传渠道可进一步拓展。需强化新媒体运用,开设宣传视频号,以更为有趣的方式扩大宣传广度和深度。二是宣传力度可进一步加强。需充分了解公众需求,以公众需求和利益为宣传出发点,构建传播矩阵,扩大宣传力度。 | 四、下一步打算 | 深入发掘我区“两山”素材,以全区力度做好宣传推广;创新开设临平生态环境微信视频号,完善全媒体矩阵平台,注重传播性、趣味性,力争打造美丽临平“爆款”;打造临平“两山”工业游2.0版,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全面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临平生态环境发声;开展生态环境重点点位短信投放宣传推介,提升临平生态环境保护的辨识度、感知度。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我单位于2023年11月28日任命单位行政负责人,按《实施细则》规定于2月29日办理了变更法定代表人登记。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