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临平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10 15:56
来源:
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单位名称 | 杭州市临平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汤昕晨 | 住所 | 杭州市临平区临平街道西大街33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5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5 | 期末数(万元) | 5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委和区委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开展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相关指导工作;开展全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指导工作;开展全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的指导工作;完成临平区委宣传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13MB1M25568R | 举办单位 | 中共杭州市临平区委宣传部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区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杭州市临平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l.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按要求执行。2.“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①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持续打响“美丽临平人”品牌。组织开展首届“临平区道德模范'选树发布、每季度'美丽临平人“选树宣传活动,1人获评中国好人,5人获评2024年度“杭州好人”等荣誉,获评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开展2024年“美丽临平人”选树40人,临平区第二届道德模范选树10人,并通过区属媒体平台广泛传播,争当好人的风尚更加浓厚,临平“美丽群像“逐步由“盆景”成为“风景”。②开展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相关指导工作;着力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迎亚运城市文明大提升工作,召开全区文明城市创建大会,区委主要领导作动员部署,并带头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暗访检查。统筹区直部门干部下沉,组织开展培训指导、督查检查、对标提升等,高质量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年度测评、省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市每季度测评等重点工作,全区面上环境秩序明显改善,文明风尚更加浓郁,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建成社区文化家园120家,农村文化礼堂56家。③开展全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指导工作;培育“聚焦社区‘微’元素探索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文明治理新路径”项目,入选省全域文明创建典型案例。举办国庆期间“五星红旗升起来”活动,在全区机关事业单位、通勤道路两侧等升挂国旗,举办临平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升国旗仪式活动,营造浓厚节日氛围,持续打造文明环境秩序。④开展全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的指导工作;完成临平区委宣传部交办的其他任务。会同区教育局评选完成2024年度临平区“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暨弘临少年100名。与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与我区中小学合作,推进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工作。召开全区阳光青少年美好成长行动推进会,持续深化青少年群体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和成长平台。组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座谈会,推进未成年人保护漫画创作项目。完成区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基地复评和评审。“临平区打造弘临思政学院推进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会建设”入选2024年度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2)党的建设:由中共杭州市临平区委宣传部管理。3.资源投入情况①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在编2人,编外0人。②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无。4.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持续开展道德模范、“美丽临平人”等身边道德典型选树发布活动,充分发挥先进人物在提升公民道德建设、城市文明形象提升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区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持续打响“美丽临平人”品牌。组织开展首届“临平区道德模范'选树发布、每季度'美丽临平人“选树宣传活动,1人获评中国好人,5人获评2024年度“杭州好人”等荣誉,获评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开展2024年“美丽临平人”选树40人,临平区第二届道德模范选树10人,并通过区属媒体平台广泛传播,争当好人的风尚更加浓厚,临平“美丽群像“逐步由“盆景”成为“风景”。临平区塘栖镇河西埭村获评省级人文乡村,临平区塘栖镇丁河村文化礼堂获评省金牌五星级文化礼堂。;临平区积极建设乡村人才队伍,整合吸纳文艺爱好者、村干部、村民代表等本村文化资源及高校专家、大学生文艺爱好者等村外文化资源共560余人,培育群众性文艺团队1192支,形成创新“文化特派员+文化理事会+文化研究中心+文化企业+文化社会组织”的“五位一体”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文艺创作成果丰硕,电视剧《天下长河》获得第34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电视剧《时光正好》《梦想城》《暗夜与黎明》、微短剧《赵小姐的日记》在央视一套、央视八套、湖南卫视等平台黄金时段播出。《赵小姐的日记》《南风知君意》等微短剧作品入围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目录。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问题: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工作效能还需进一步提升。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项目化分类,构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闭环。 | 四、下一步打算 | 1.持续推进全区文明创建。持续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完善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高标准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省市城市文明程度指数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等专项测评迎检工作。重点推进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培育和分行业分领域的特色文明创建工作,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聚焦“文明办事”。2.不断强化文明培育。健全工作机制,用好“和润”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制发区道德典型关爱礼遇制度,加强道德典型关爱礼遇。持续推进区道德模范、“美丽临平人”、大运河育人奖、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典型选树宣传,积极争取全国和省、市级“好人”荣誉落地。推进区级新一轮爱教基地申报认定,争创一批市级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持续深化以弘临思政学院为载体的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工程、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数字化平台为引擎的青少年阳光成长行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3..持续深化提升文明实践质效。制定新一轮新时代文明实践三年行动计划,联合浙江理工大学高校智库资源,建好临理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中心,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课程和案例库。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中心(临平新城新馆)建设,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发展,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区县级标准体系。4.深化体制机制建设保障工作。结合临平地域特色及工作实际,以“5810”工作体系和“十步工作法”为支撑,进一步形成文化特派员工作临平经验,不断健全文化特派员工作机制体系,切实把握在地文化发展需求,精准滴灌,形成文化特派员项目“百姓有需求,镇街有干劲,省市区有资源”的良好工作氛围。5.全面打造乡村文化学堂。继续以建立组织机构、汇聚文艺社团、培育文化品牌、建设文化设施、出品文艺精品、开展文化活动、打造特色产业、建成特色文化村等“八个一”为切入,以组织体系、运营改革、社会参与、课程开发、建设保障五大方面出发,设置群众需要的多样化优质课程内容。推进卫家班皮影研学工坊、“运河·爱乐”乡村音乐学院、“樾”享生活系列精品文化课堂、“艺上·良熟”书画院、“王蒙学堂”、东林雅集文化学堂、龙兴·未来博物空间等“乡村文化学堂”建设。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