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临平区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4-16 09:33 来源: 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单位名称杭州市临平区实验小学法定代表人吕婷
住所  杭州市临平区南苑街道广和街57号
开办资金(万元)12594.46经费来源财政补助
年初数(万元)14387.09期末数(万元)14445.16
宗旨和业务范围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104703941714举办单位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按照《杭州市临平区实验小学章程》运营和管理学校。(二)业务开展情况: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1)分层分类教师发展为提升行政团队整体能力,我们通过外出跟岗、专题学习等方式,助力其自我学习与快速成长。同时,着重加强高水平的“三长”队伍建设,尤其是教研组长与备课组长的培训与引领工作。此外,全面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精心制定“荣誉类、职称类”名师培养计划,培育学科骨干,推动各学科教师均衡优质发展。针对青年教师培养,积极依托“星教师”工作室,采用“卷入式、镜面式、探究式”三式联动策略,加速其业务水平提升。通过本校及名(特)工作室等平台,助力青年教师锤炼课堂技艺,实现快速成长;鼓励青年教师个性化发展,为其量身定制个人成长计划,打通各类发展通道,并创设阳光学术节等展示平台,增加锻炼机会。同时,积极实施“彩虹计划”,为更多教师提供管理岗位锻炼机会,助力教师全面发展。在一系列比赛中,我校教师斩获累累佳绩,共计获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1人,杭州市优质课一等奖1人,区级优质课一等奖3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区级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1人,区级“星教师”展评一等奖4人,区级2023届见习期教师比武一等奖4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2)科研为先稳中有升依托近三年的学校重点课题《临平印记:馆校融合的项目化学习路径的设计与实施》,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延展时空、加大范围推进。我校教师团队撰写的《临平印记:指向实践育人的小学新乡土教育的校本探索》获杭州市第十三届西湖城市学金奖十大优秀案例、评委会特别奖。同时,我校围绕阅读、运动和劳动三大主体,积极推进“阳光三宝”课题建设,办学成果和典型经验在区内外推广:如我校的“阳光大课间”活动被浙江日报“潮新闻”视频报道,《今日临平》整版报道了我校的体育生态建设典范举措,《东田里的阳光劳动:打造跨学科项目化育人空间》被评为临平区双创育人中心重点项目。在2024年科研论文和课题成果评比工作,实验小学获奖篇数居全区高位,在省市区级的论文、课题、课例、教科研成果、精品课程研发等诸多领域共荣获近百项荣誉,彰显了我校教师卓越的教学研究实力。其中,省级论文评比获奖2篇,市级论文评比获奖26篇,区级论文评比获奖79篇。区级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1篇,国家级2篇,省级7篇,区级2篇。课例案例获奖13篇,一等奖1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3篇,优秀案例3篇。(3)打造弘临思政品牌,积极推进劳动教育作为临平区弘临思政教育试点校,学校立足自身定位与优势,结合前期工作基础,积极物化优质成果,并在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发挥推进与帮扶作用。学校围绕垃圾分类、劳动教育、禁毒教育、法治教育、国防教育等领域,全面推进综合育人工作,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以《临平印记:实践型育人导向下小学生综合评价的平台创新》课题为依托,进一步深化评价体系改革,探索更科学、更有效的学生评价机制。在劳动教育方面,学校高度重视劳动基地建设与劳动实践课程的创新实施,依托东湖小农场、嘉谷农场、嘉美食府等场地开展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开发学生劳动实践,完成广和校区校园农场的进一步建设,推出嘉文校区劳动精品课程,并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教研活动。此外,学校强化弘临思政教育的特色品牌建设,通过与“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临平大剧院”等特色场馆的馆校共建项目,开展合作与交流,推进相关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弘临思政课程体系,推动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2024年中,我校教师获评浙江省第七届实验学校“十佳智慧班主任”1人次,杭州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三等奖1人次,区第二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1人次。(4)积极推进家校社一体,增进合作融合发展学校十分注重指导家委会的规范运作,充分发挥家长的优势,有序组织并开展了上百次班级活动,推动建立了多层级的协同帮扶机制,凝聚家长的育人力量,助力学生成长。在此基础上,学校创新性地提出了体验式德育“3E”理念:Everywhere——营造以儿童视角为核心的校园文化;Everyone——构建全员参与的德育网络;Everything——形成覆盖全程的德育共同体。通过这一理念,学校实现了“13679”家校协同教育模式,凝聚了强大的教育合力,为学校内涵发展赋予了新的意义,全方位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成长。同时,学校继续开展“百家讲坛”等活动,邀请家长走进课堂,进一步深化家校合作。(5)关注校本教研,不断提升品质在过去的一年里,学校持续优化集体备课的实施,并不断完善学校备课资源库的建设,严格按照临平区教研室提出的“五定四要”集体备课要求推进工作:明确每两周各学科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确保每次活动时长不少于1个半小时;统一在专门的集体备课室进行备课,避免在办公室开展,以营造更专注、高效的备课环境;根据教学计划细化教学任务,明确每次集体备课的主题,如新课教学或校本作业设计等;备课组长根据备课主题和备课组成员特点,合理安排主备人,做到分工明确、各展所长;同时,学校统筹安排校级领导参与各学科集体备课,全程跟进并精准点评,提出合理建议,为集体备课提供有力指导。(6)扎实体艺教育,竞赛成果斐然学校通过实际行动,持续推动课程建设的拓展与创新,不断丰富课后托管课程内容,努力提升课后托管的质量和效果。学校规范课程设置,强化体育与艺术课堂教学的质量管理,致力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同时,注重团队建设,关注体育与艺术指导教师的专业成长,结合精品课程的打造,精心打磨每一个拓展性课程,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展示平台。学校始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校级体艺普及活动,如形式多样的阳光大课间活动、校内球类比赛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与实践机会。过去的一年里,在学校体育组优秀教练员老师的带领下,实小学子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小运动员,他们团结拼搏、勇于争先,在比赛中他们克服困难、敢打敢拼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对手,最终我校男子篮球队、羽毛球队均获得了临平区冠军,软式曲棍球队获得了2024年全国青少年U系列新秀组第一名的好成绩。艺术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艺术老师的努力下,学生参加省市区艺术节比赛再创佳绩,荣获临平区第二届艺术节优秀组织奖,浙江省艺术节短视频大赛二等奖,杭州市艺术节舞蹈大赛一等奖,原创一等奖。杭州市器乐大赛二等奖,临平区艺术节合唱一等奖,小品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在12月的艺术素养监测中,学校再获优秀。(7)加强护校安园工作学校以平安校园等级考核细则为工作目标,严格按照要求逐项落实各项任务。学校重点加强“三防”(人防、物防、技防)建设,筑牢校园安全第一道防线。同时,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师生的防火、防灾、防诈骗等安全意识,共同关注校园安全设施设备及相关工作。结合季节特点,学校全面排查特异体质学生情况,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全面掌握并给予重点关注、关心和关爱。学校始终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强高危学生的识别与持续关注,开展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以“阳光小屋”为依托,学校不断完善心理健康预防和宣教网络。此外,学校紧盯学生近视率、肥胖率等关键指标,有序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活动。通过队课、晨谈、主题教育、安全演练等形式,实现安全教育常态化,提升安全教育质量。同时,学校有计划地开展生命教育、防灾减灾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全方位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与安全。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维护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本学年,我校全面推进落实了网格化管理。校园各区域精准划分,各区域确定网格员负责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学生教学安全、活动安全、场所设施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每个安全网格小组由相关责任人和成员组成,精准管控该领域的安全管理、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等工作。嘉文校区校门口进行了无忧上学路的改造和安防建设优化,校门口两侧延伸路段学生通行区、接送区、家长等候区都进行了护栏的更换、防冲撞设施的升级和墙面的粉刷焕新,进一步加强护学岗的值守力量、明确护学工作职责,切实保障了学生上下、学的人身、交通安全,真正达成上学无忧。2.党的建设情况:2024年,学校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1)开展学习培训:全体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思想理论水平。(2)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学校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将其视为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明确自身作为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责任,加强宣传阵地建设,牢牢把握主动权。同时,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动对接主流媒体,扩大宣传范围,提升学校影响力。(3)推进党员教师主题学习:学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结合政治、业务学习,引导党员教师加强自学,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思想和业务素质。(4)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党员教师作为先锋模范,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冲锋在前,发挥示范带头作用。(5)加强廉政教育:利用校园网、宣传橱窗等媒介,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法制和警示教育,开展领导班子述职述廉和民主评议,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完善集体议事和民主监督制度,筑牢思想和道德防线,增强廉洁自律意识。(6)强化作风效能建设:结合师德师风建设,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教育局“八不准”,每月对教师工作纪律进行抽查并及时通报。同时,优化集团管理,精简会议,利用网络技术提升管理效能。(7)深化校务、党务公开:增强学校管理透明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对招生、财务、食堂等热点问题,明确责任、规范管理,努力做到让师生、家长和社会满意。(8)创建党建示范点:学校成功创建临平区党建示范点,以“一米阳光”为党建品牌,通过“三心六微”系列工程,引领党员育人育心,提升党建工作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推动学校快速发展。3.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在编216人,编外37人。(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2363万财政资金用于小学教育工作,124万元财政资金用于采购学生躺睡装备和教育信息化及设施设备支出等。4.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4年,实验小学积极采取措施,全力推进课程建设的拓展与优化。学校规范课程设置,强化体育与艺术课堂教学的质量管理,致力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在团队建设方面,学校高度重视,关注体艺指导教师的专业成长,结合精品课程的打造,精心打磨每一个拓展性课程,力求做精做细。同时,学校为学生搭建了丰富多样的展示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学校始终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原则,积极开展校级体艺普及活动,如形式多样的阳光大课间、校内形式多样的体育比赛等,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与实践空间,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校文化建设尚有进步空间:校园环境文化与学校教师文化,均需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校训为指引持续优化。比如在校园软环境打造方面,如何凸显实小的独特风格与高雅格调值得深思。再如学校顶层文化架构,对于卓越品质的追寻,也应持续发力去彰显、充实与构建。建设校园文化,关键在于筑牢先进且一流的校园文化建设根基,同时,若要让教师群体凝聚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携手奋进,也有赖于一流校园文化的滋养。2.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亟待强化:在学校整体进步的进程中,教师团队的塑造始终占据首要地位。致力于营造教师队伍“求真务实、勇攀高峰”的实小精神氛围,积极构建利于团队发展的多元平台,包括学习平台、实践平台、合作平台、科研平台,助力教师团队茁壮成长。
四、下一步打算围绕让每个生命闪闪发光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强化师资培训,升级教学设施,丰富特色课程,提升教育质量,扩大学校影响力。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情况一:我单位于8月10日任命单位行政负责人,按《实施细则》规定于8月29日办理了变更法定代表人登记。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1.绩效情况:2024年2月,临平区教育局对我单位进行评估,结果为综合督导评估优秀级;2024年2月,临平区教育局对我单位进行评估,结果为质量优胜学校;2024年3月,临平区教育局对我单位进行评估,结果为临平区平安校园考核5A级平安校园;2024年3月,临平区教育局对我单位进行评估,结果为临平区基层教育工会工作考核优秀级。2.受奖惩情况:2024年1月,被临平区教育局评为宣传工作先进集体;2024年2月,被临平区教育局评为质量优胜学校;2024年2月,被临平区教育局评为特色品牌学校;2024年3月,被临平区教育局评为临平区教育系统“四好”领导班子;2024年9月,被临平区教育局授予临平区小学教育综合质量优胜奖;2024年10月,被临平区教育局评为“家有爱”家校社协同育人项目优秀试点学校;3.诉讼情况:无4.投诉情况:无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杭州市临平区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4-16 09:33 来源: 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单位名称杭州市临平区实验小学法定代表人吕婷
住所  杭州市临平区南苑街道广和街57号
开办资金(万元)12594.46经费来源财政补助
年初数(万元)14387.09期末数(万元)14445.16
宗旨和业务范围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104703941714举办单位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按照《杭州市临平区实验小学章程》运营和管理学校。(二)业务开展情况: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1)分层分类教师发展为提升行政团队整体能力,我们通过外出跟岗、专题学习等方式,助力其自我学习与快速成长。同时,着重加强高水平的“三长”队伍建设,尤其是教研组长与备课组长的培训与引领工作。此外,全面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精心制定“荣誉类、职称类”名师培养计划,培育学科骨干,推动各学科教师均衡优质发展。针对青年教师培养,积极依托“星教师”工作室,采用“卷入式、镜面式、探究式”三式联动策略,加速其业务水平提升。通过本校及名(特)工作室等平台,助力青年教师锤炼课堂技艺,实现快速成长;鼓励青年教师个性化发展,为其量身定制个人成长计划,打通各类发展通道,并创设阳光学术节等展示平台,增加锻炼机会。同时,积极实施“彩虹计划”,为更多教师提供管理岗位锻炼机会,助力教师全面发展。在一系列比赛中,我校教师斩获累累佳绩,共计获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1人,杭州市优质课一等奖1人,区级优质课一等奖3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区级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1人,区级“星教师”展评一等奖4人,区级2023届见习期教师比武一等奖4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2)科研为先稳中有升依托近三年的学校重点课题《临平印记:馆校融合的项目化学习路径的设计与实施》,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延展时空、加大范围推进。我校教师团队撰写的《临平印记:指向实践育人的小学新乡土教育的校本探索》获杭州市第十三届西湖城市学金奖十大优秀案例、评委会特别奖。同时,我校围绕阅读、运动和劳动三大主体,积极推进“阳光三宝”课题建设,办学成果和典型经验在区内外推广:如我校的“阳光大课间”活动被浙江日报“潮新闻”视频报道,《今日临平》整版报道了我校的体育生态建设典范举措,《东田里的阳光劳动:打造跨学科项目化育人空间》被评为临平区双创育人中心重点项目。在2024年科研论文和课题成果评比工作,实验小学获奖篇数居全区高位,在省市区级的论文、课题、课例、教科研成果、精品课程研发等诸多领域共荣获近百项荣誉,彰显了我校教师卓越的教学研究实力。其中,省级论文评比获奖2篇,市级论文评比获奖26篇,区级论文评比获奖79篇。区级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1篇,国家级2篇,省级7篇,区级2篇。课例案例获奖13篇,一等奖1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3篇,优秀案例3篇。(3)打造弘临思政品牌,积极推进劳动教育作为临平区弘临思政教育试点校,学校立足自身定位与优势,结合前期工作基础,积极物化优质成果,并在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发挥推进与帮扶作用。学校围绕垃圾分类、劳动教育、禁毒教育、法治教育、国防教育等领域,全面推进综合育人工作,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以《临平印记:实践型育人导向下小学生综合评价的平台创新》课题为依托,进一步深化评价体系改革,探索更科学、更有效的学生评价机制。在劳动教育方面,学校高度重视劳动基地建设与劳动实践课程的创新实施,依托东湖小农场、嘉谷农场、嘉美食府等场地开展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开发学生劳动实践,完成广和校区校园农场的进一步建设,推出嘉文校区劳动精品课程,并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教研活动。此外,学校强化弘临思政教育的特色品牌建设,通过与“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临平大剧院”等特色场馆的馆校共建项目,开展合作与交流,推进相关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弘临思政课程体系,推动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2024年中,我校教师获评浙江省第七届实验学校“十佳智慧班主任”1人次,杭州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三等奖1人次,区第二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1人次。(4)积极推进家校社一体,增进合作融合发展学校十分注重指导家委会的规范运作,充分发挥家长的优势,有序组织并开展了上百次班级活动,推动建立了多层级的协同帮扶机制,凝聚家长的育人力量,助力学生成长。在此基础上,学校创新性地提出了体验式德育“3E”理念:Everywhere——营造以儿童视角为核心的校园文化;Everyone——构建全员参与的德育网络;Everything——形成覆盖全程的德育共同体。通过这一理念,学校实现了“13679”家校协同教育模式,凝聚了强大的教育合力,为学校内涵发展赋予了新的意义,全方位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成长。同时,学校继续开展“百家讲坛”等活动,邀请家长走进课堂,进一步深化家校合作。(5)关注校本教研,不断提升品质在过去的一年里,学校持续优化集体备课的实施,并不断完善学校备课资源库的建设,严格按照临平区教研室提出的“五定四要”集体备课要求推进工作:明确每两周各学科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确保每次活动时长不少于1个半小时;统一在专门的集体备课室进行备课,避免在办公室开展,以营造更专注、高效的备课环境;根据教学计划细化教学任务,明确每次集体备课的主题,如新课教学或校本作业设计等;备课组长根据备课主题和备课组成员特点,合理安排主备人,做到分工明确、各展所长;同时,学校统筹安排校级领导参与各学科集体备课,全程跟进并精准点评,提出合理建议,为集体备课提供有力指导。(6)扎实体艺教育,竞赛成果斐然学校通过实际行动,持续推动课程建设的拓展与创新,不断丰富课后托管课程内容,努力提升课后托管的质量和效果。学校规范课程设置,强化体育与艺术课堂教学的质量管理,致力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同时,注重团队建设,关注体育与艺术指导教师的专业成长,结合精品课程的打造,精心打磨每一个拓展性课程,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展示平台。学校始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校级体艺普及活动,如形式多样的阳光大课间活动、校内球类比赛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与实践机会。过去的一年里,在学校体育组优秀教练员老师的带领下,实小学子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小运动员,他们团结拼搏、勇于争先,在比赛中他们克服困难、敢打敢拼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对手,最终我校男子篮球队、羽毛球队均获得了临平区冠军,软式曲棍球队获得了2024年全国青少年U系列新秀组第一名的好成绩。艺术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艺术老师的努力下,学生参加省市区艺术节比赛再创佳绩,荣获临平区第二届艺术节优秀组织奖,浙江省艺术节短视频大赛二等奖,杭州市艺术节舞蹈大赛一等奖,原创一等奖。杭州市器乐大赛二等奖,临平区艺术节合唱一等奖,小品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在12月的艺术素养监测中,学校再获优秀。(7)加强护校安园工作学校以平安校园等级考核细则为工作目标,严格按照要求逐项落实各项任务。学校重点加强“三防”(人防、物防、技防)建设,筑牢校园安全第一道防线。同时,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师生的防火、防灾、防诈骗等安全意识,共同关注校园安全设施设备及相关工作。结合季节特点,学校全面排查特异体质学生情况,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全面掌握并给予重点关注、关心和关爱。学校始终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强高危学生的识别与持续关注,开展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以“阳光小屋”为依托,学校不断完善心理健康预防和宣教网络。此外,学校紧盯学生近视率、肥胖率等关键指标,有序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活动。通过队课、晨谈、主题教育、安全演练等形式,实现安全教育常态化,提升安全教育质量。同时,学校有计划地开展生命教育、防灾减灾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全方位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与安全。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维护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本学年,我校全面推进落实了网格化管理。校园各区域精准划分,各区域确定网格员负责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学生教学安全、活动安全、场所设施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每个安全网格小组由相关责任人和成员组成,精准管控该领域的安全管理、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等工作。嘉文校区校门口进行了无忧上学路的改造和安防建设优化,校门口两侧延伸路段学生通行区、接送区、家长等候区都进行了护栏的更换、防冲撞设施的升级和墙面的粉刷焕新,进一步加强护学岗的值守力量、明确护学工作职责,切实保障了学生上下、学的人身、交通安全,真正达成上学无忧。2.党的建设情况:2024年,学校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1)开展学习培训:全体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思想理论水平。(2)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学校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将其视为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明确自身作为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责任,加强宣传阵地建设,牢牢把握主动权。同时,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动对接主流媒体,扩大宣传范围,提升学校影响力。(3)推进党员教师主题学习:学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结合政治、业务学习,引导党员教师加强自学,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思想和业务素质。(4)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党员教师作为先锋模范,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冲锋在前,发挥示范带头作用。(5)加强廉政教育:利用校园网、宣传橱窗等媒介,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法制和警示教育,开展领导班子述职述廉和民主评议,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完善集体议事和民主监督制度,筑牢思想和道德防线,增强廉洁自律意识。(6)强化作风效能建设:结合师德师风建设,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教育局“八不准”,每月对教师工作纪律进行抽查并及时通报。同时,优化集团管理,精简会议,利用网络技术提升管理效能。(7)深化校务、党务公开:增强学校管理透明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对招生、财务、食堂等热点问题,明确责任、规范管理,努力做到让师生、家长和社会满意。(8)创建党建示范点:学校成功创建临平区党建示范点,以“一米阳光”为党建品牌,通过“三心六微”系列工程,引领党员育人育心,提升党建工作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推动学校快速发展。3.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在编216人,编外37人。(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2363万财政资金用于小学教育工作,124万元财政资金用于采购学生躺睡装备和教育信息化及设施设备支出等。4.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4年,实验小学积极采取措施,全力推进课程建设的拓展与优化。学校规范课程设置,强化体育与艺术课堂教学的质量管理,致力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在团队建设方面,学校高度重视,关注体艺指导教师的专业成长,结合精品课程的打造,精心打磨每一个拓展性课程,力求做精做细。同时,学校为学生搭建了丰富多样的展示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学校始终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原则,积极开展校级体艺普及活动,如形式多样的阳光大课间、校内形式多样的体育比赛等,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与实践空间,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校文化建设尚有进步空间:校园环境文化与学校教师文化,均需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校训为指引持续优化。比如在校园软环境打造方面,如何凸显实小的独特风格与高雅格调值得深思。再如学校顶层文化架构,对于卓越品质的追寻,也应持续发力去彰显、充实与构建。建设校园文化,关键在于筑牢先进且一流的校园文化建设根基,同时,若要让教师群体凝聚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携手奋进,也有赖于一流校园文化的滋养。2.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亟待强化:在学校整体进步的进程中,教师团队的塑造始终占据首要地位。致力于营造教师队伍“求真务实、勇攀高峰”的实小精神氛围,积极构建利于团队发展的多元平台,包括学习平台、实践平台、合作平台、科研平台,助力教师团队茁壮成长。
四、下一步打算围绕让每个生命闪闪发光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强化师资培训,升级教学设施,丰富特色课程,提升教育质量,扩大学校影响力。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情况一:我单位于8月10日任命单位行政负责人,按《实施细则》规定于8月29日办理了变更法定代表人登记。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1.绩效情况:2024年2月,临平区教育局对我单位进行评估,结果为综合督导评估优秀级;2024年2月,临平区教育局对我单位进行评估,结果为质量优胜学校;2024年3月,临平区教育局对我单位进行评估,结果为临平区平安校园考核5A级平安校园;2024年3月,临平区教育局对我单位进行评估,结果为临平区基层教育工会工作考核优秀级。2.受奖惩情况:2024年1月,被临平区教育局评为宣传工作先进集体;2024年2月,被临平区教育局评为质量优胜学校;2024年2月,被临平区教育局评为特色品牌学校;2024年3月,被临平区教育局评为临平区教育系统“四好”领导班子;2024年9月,被临平区教育局授予临平区小学教育综合质量优胜奖;2024年10月,被临平区教育局评为“家有爱”家校社协同育人项目优秀试点学校;3.诉讼情况:无4.投诉情况:无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