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临平区档案馆
发布时间:
2025-04-16 09:33
来源:
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单位名称 | 杭州市临平区档案馆 | 法定代表人 | 董静 | 住所 | 杭州市临平区南苑街道新丰路10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174.55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207.90 | 期末数(万元) | 208.23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和区委关于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依法接收区级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并提供接收指导服务,集中统一管理区级重要档案资料;开展档案整理、鉴定、保管、保护、修复、复制和统计等基础业务工作;提供档案资料利用服务,开展档案宣传和档案文化建设;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保证数字档案资源的安全与有效利用;组织开展馆际合作和业务交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13MB1G754126 | 举办单位 | 中共杭州市临平区委员会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临平区档案馆在临平区委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入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临平区档案馆以“三个走向”为根本遵循,强化档案利用,突出数字赋能,聚力服务提质,不断完善业务建设,创新开放利用,厚植育才沃土,全区档案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重要事项及时向举办单位汇报。2.业务开展情况:(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①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和区委关于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一是档案工作责任制全面夯实。以“党建督查”、“巡察整改”为抓手,指导各单位严格落实好各项档案工作重点。完善细化我区党建考核档案工作指标,编制档案巡察工作清单,联合区巡察办,以“巡档协同”机制为抓手,统筹做好档案考核培训、督导、整改反馈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区档案工作水平。二是重大活动建档工作有序开展。谋划后亚运文章,开展亚运口述档案采集工作,完成31名亚运场馆工作人员视频采集及口述文字材料整理,多维度补充亚运档案完整性,全方位留存临平“亚运记忆”。启动“民营企业发展记忆工程”,收集区内上市企业发展档案,构建区民营企业发展记忆库,填补馆藏民营企业档案空白。三是涉改工作档案处置规范。做好全区涉改单位档案业务培训,指导各单位开展机构改革档案处置工作方案编制工作。协调涉改单位档案处置中的个性问题,按照时间节点进行“回头看”,监督落实好涉改单位机构改革档案的处置流向。②依法接收区级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并提供接收指导服务,集中统一管理区级重要档案资料。制定《临平区档案馆接收档案管理办法》,完善档案进馆标准,调整“十年进馆”模式,提前启动新一轮档案接收进馆。今年已接收档案71259卷(件)。同时,主动对接各部门,收集重大活动、突发事件档案,今年共接收杭州亚运会、主题教育等重大活动档案4个,共计28627卷(件)。③开展档案整理、鉴定、保管、保护、修复、复制和统计等基础业务工作。开展馆体建成以来最大规模库房消杀工作,对新老库区共计4000平方米完成全覆盖消杀。按照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工作要求,开展档案馆网络安全宣教月活动,举办安全教育专题会议及培训3场,组织网络安全自查4次,同步开展重要时间节点国家、省市区级护网行动7次,防控数据泄露桌面推演等应急演练活动3次,进一步提升安全防范能力水平。同时,按照《档案服务外包工作规范》标准,加强档案服务企业资格审查和现场核查,强化全过程管理,杜绝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发生失泄密事件。④提供档案资料利用服务,开展档案宣传和档案文化建设。2024年与党史办合作编撰印发《临平三年图记》,以照片形式展现临平设区以来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大事要情;与政协文史委合作出版《临平与上海》一书,从档案视角挖掘临平与上海间的联系,深度诠释临平区打造融沪桥头堡的历史渊源。持续扩大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数字化档案文化新体验,在微信公众号开设“档案里的今天”专栏,每日以图文的形式展现临平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大事记。在纪念日、传统节日等各个重大节点,主动发声,围绕大运河申遗十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开设大运河拾遗、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临平档案记忆专栏,讲好档案故事。2024年共推送专栏推文200余期。同时举办《运河印记—追溯历史的影像》专题展览,通过利用水文化档案资源,展示大运河历史旧影,传播大运河文化脉络。⑤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保证数字档案资源的安全与有效利用。一是强化电子档案归集利用。进一步推动电子公文归档,优化数据交换平台功能,全年接收政务服务事项电子档案行政审批55779件461.60GB、电子公文6811件2.54GB。梳理包产到户、乡镇企业梳理相关主题档案,形成红色档案全文数据库7696件92.62MB。探索新媒体数据自动归集,拓展电子档案归档维度,目前已采集新媒体数据99.8GB。与区数管局合作建立试点项目,为政府投资信息化专项等“内跑”事项提供“收口”,推动电子归档纳入党政机关各项核心业务数字化运行的流程闭环。二是贯通三级档案智治体系。推动全区立档单位档案室数字化建设,省级规范化数字档案室实现全覆盖。高标准建设全域数字档案智慧管理一体化平台,完成信创改造工作,全面贯通区镇村三级,实现全域档案工作高效协同。在今年中央环保督察专项工作中,实现环保部门及其基层站所直接查阅业务档案,共查阅利用业务档案931件次,有效提升交办件办结效率。三是完善档案数据规范标准。制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临平区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明确移交进馆档案数据标准的通知》,规范进馆数据标准,优化馆藏数据质量,开展全量数据质检,2024年已完成5750卷、49260件馆藏档案数据质检和数据化转换工作。⑥组织开展馆际合作和业务交流。与杭州各区县档案馆开展业务交流,提升业务水平。(2)党的建设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实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全覆盖,推动在全馆党员干部中脑中刻印、心里扎根。二是严肃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内各项规定,落实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三是提升服务质效。在掌办平台“掌上查档”增加档案查阅门类至21类,实现线上可查民生档案类型全覆盖。拓宽查档渠道,在查档直通车利用系统中增设镇街服务点代查及远程出证功能,推进档案查阅利用“就近办”。与区民政局、规资分局试点建立民生档案共享查阅机制,共建区级民生档案资源库。3.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在编11人,编外5人;(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15万元专项配套经费用于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4.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4年已接待查档共6252人次,其中线下查阅1711人次,出具档案3907卷(件),提供档案14916页。线上查阅4541人次,其中跨馆查阅1714人次,掌上查档326人次。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问题:馆藏档案数据质量不高,影响档案的全面共享利用。措施:一是建立并实施馆藏档案质检项目,逐步推进馆藏档案质量全面提升。二是建立专业服务队伍,强化档案质量检查的人力支撑。三是注重技术更新,深化馆藏资源的数字化转换。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是深化服务大局,把担当作为提得更高。二是深化业务建设,把服务质效做得更优。三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把规矩之弦绷得更紧。四是深化能力锤炼,把干部队伍带得更好。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