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临平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站(杭州市临平区湿地保护站)
发布时间: 2025-04-16 09:33 来源: 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单位名称杭州市临平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站(杭州市临平区湿地保护站)法定代表人孙成杨
住所  杭州市临平区南苑街道迎宾路216号3楼
开办资金(万元)5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5期末数(万元)5
宗旨和业务范围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承担全区林产业及全区国有林场土地所有权管理工作;负责各类自然保护地的设立调整、规划、保护和管理工作;承担森林、天然林和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及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工作;承担森林防火宣传及森林火灾的监测预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等工作;负责全区古树名木普查、救护、保护以及古树文化、历史的挖掘工作;完成杭州市临平区农业农村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13MB1P0337XP举办单位杭州市临平区农业农村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区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1.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严格按照本单位章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行业职责和考核目标为导向,以保障全区林地资源生态安全为首要,把握重点、深入推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并进一步推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2.业务开展情况:(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①承担全区林产业及全区国有林场土地所有权管理工作:今年我区实施了湿地标识桩设置工作,对县级湿地和湿地保护小区设置了界桩,共设置界桩52个;同时完成了湿地生态指标状况监测项目,对全区10个湿地点位的土壤和水质进行监测;为进一步掌握本底情况,根据上级部署,还开展了林草湿监测和林草湿普查项目。②负责各类自然保护地的设立调整、规划、保护和管理工作:对我区超山自然保护地、半山森林公园(南山林场)区域内开展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行动;通过线下+线上多种模式,开展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有效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了解;完成在超山自然保护地建设一个100*100、2个20*20的自然保护地样地监测建设任务;顺利通过省林业局对我区超山风景名胜区的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评估。③承担森林、天然林和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及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工作:今年共完成核查国家审计署下发图斑4个,省林业局下发的林草监测图斑35个和自然保护地监测图斑48个,完成核查区环保局移交的图斑18个,经现场核查,共发现违法线索18条移交执法部门进行执法,积极配合开展林地违法案件查处和整治工作;开展各类征占用林地项目查验63件。④承担森林防火宣传及森林火灾的监测预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等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狠抓森林防火工作,今年以来继续保持零森林火警。在锅子横山建设5个10吨消防水桶,我区基本实现500米“水源供给圈”;完成星桥街道、崇贤街道、塘栖镇2200余亩“健康森林”项目,林火风险大大降低;积极开展护林巡查和森林防火督查工作,排除火灾隐患,累计开展各级检查143次,参加人员300人次,发放整改通知书12份,检查消防水池、上山通道等基础设施160余处,检查物资仓库40处(次),排查整改火灾隐患6处。制止野外违规用火2起,教育劝阻人员130余人次;根据省市部署,我区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圆满完成全区年度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有害生物巡查覆盖率达到85%以上,继续保持林业有害生物零灾情。完成全区春秋季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工作。联合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完成区林业检疫执法专项行动,按要求完成调运复检和调运检疫工作,据统计,调入到临平区的各类苗木、木材及制品共1417批次,现场复检187批次,复检率超过5%。⑤负责全区古树名木普查、救护、保护以及古树文化、历史的挖掘工作:目前我区古树88株,古树后备299株。圆满完成省市古树健康巡查等相关工作任务,完成88株古树保险工作,共出险5起,赔付金额约91000元,有效救助了长势衰弱的古树10株,并积极配合“临平六名”工作,开展古树保护宣传。⑥完成杭州市临平区农业农村局交办的其他工作:根据《关于印发建立“种楼”与“种田”利益分享机制促进西部县(市)共同富裕2024年度重点任务的通知》(杭造地办〔2024〕11号)文件要求,稳步开展林地占补工作,向建德市购买林地指标7公顷。全年我区使用林地指标17.82公顷,省级公摊9.3999公顷,收取指标费3498.39万元。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专项执法,累计出动执法车次28辆、执法人员65人次,全面排查餐饮饭店130家、农贸市场52家次、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单位1家;开展野生动物救治,共接收陆生野生动物救助件188起,涉及全区各个镇街。(2)党的建设情况: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结合主题党日、周三夜学的开展,利用浙里干部之家等学习平台,通过线上和线下、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省、市、区重要会议精神。二是遵守党的纪律,严守政治底线。通过观看作风建设警示片、定期学习党章党纪,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做到常警醒、明底线,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增强队伍凝聚力。强化制度的执行力,把制度落到实处,加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日常工作管理,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敏锐性和坚定性,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3.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在编9人,编外0人。(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36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林业项目建设、林草湿监测、森林植物检疫、森林消防、古树名木保护等工作。4.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①社会效益:依法开展森林资源保护、森林防火工作的监督管理及宣传,提升林业发展项目,有力推进社会和谐,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共举办了20场500人次生物多样性宣传活动,并充分利用前期制作的纪录片和观察手册进行科普、宣传,不仅丰富了临平区居民的生物多样性体验,还吸引了大量杭州市区公众的关注和参与。全年共接收陆生野生动物救助件188起,其中国家一级(附录一)保护动物3起,国家二级(附录二)保护动物14起,省重点保护动物2起,省一般保护动物164起,外来物种5起。累计发放野生动物保护宣传资料、张贴海报等1940份,对农贸市场、餐饮饭店等重点场所开展普法宣传,从源头上筑牢保护防线。依托全区基层网格,通过多种形式,结合“森林消防宣传日”、“安全生产月”和重要节假日,制作宣传短视频3个,在全区各村社64处宣传大屏上滚动播放,张贴禁火通告43份,发放各类宣传手册、海报750余份,悬挂横幅100多条,发布网络宣传信息3条,营造了全民关注、支持、参与的森林防火工作的良好氛围。①经济效益:本单位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无经济效益。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护林员队伍素质较弱,护林巡查投入不足,护林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普法宣传工作还较弱,宣传内容相对空洞、宣传工作预算不足;林草和保护地违法行为较多,违法图斑的销号难度增加,日常监管和批后监管工作机制还不完善。改进措施:一是加强护林员素质培训。通过培训加强护林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持续提升护林员队伍专业素质。二是以数字宣传为主要形式,加大网络宣传和镇街、村社大屏宣传的频次,积极拓宽宣传渠道,内容以普法为主,重点宣传与市民切身相关的违法责任和罚则,提高市民的关注度,提升宣传效果。三是开展林地项目审批界址桩设置工作,以界址桩为基础,协同镇街逐步提升林地审批前、中、后监管水平,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建立定期巡查工作机制。
四、下一步打算1.抓森林防火。一是继续压实森林防火主体责任。将森林防火相关工作要求部署落实到各村组、山头网格等防控一线,做到不缺位、不留死角。二是继续做好林业“天网”运维工作。加强上下联动,增加森林防火的科技含量。三是继续加强森林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将森林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融合进超丁综保等工程建设,不断完善我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2.抓制度创新。一是加强图斑销号工作。针对上级下发的林草地和自然保护地违法图斑,加强核查协调工作,争取高效核查,高效销号。二是加强涉林审批项目监管工作。开展林地项目审批界址桩设置工作,以界址桩为基础,协同镇街逐步提升林地审批前、中、后监管水平。3.抓宣传工作。一是改变形式。以数字宣传为主要形式,加大网络宣传和镇街、村社大屏宣传的频次,积极拓宽宣传渠道。二是调整内容。内容以普法为主,重点宣传与市民切身相关的违法责任和罚则,提高市民的关注度,提升宣传效果。三是结合业务。结合专项执法、专项检查、野生动物救助、外单位业务咨询等业务工作,宣传各项工作的科普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杭州市临平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站(杭州市临平区湿地保护站)
发布时间: 2025-04-16 09:33 来源: 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单位名称杭州市临平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站(杭州市临平区湿地保护站)法定代表人孙成杨
住所  杭州市临平区南苑街道迎宾路216号3楼
开办资金(万元)5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5期末数(万元)5
宗旨和业务范围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承担全区林产业及全区国有林场土地所有权管理工作;负责各类自然保护地的设立调整、规划、保护和管理工作;承担森林、天然林和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及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工作;承担森林防火宣传及森林火灾的监测预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等工作;负责全区古树名木普查、救护、保护以及古树文化、历史的挖掘工作;完成杭州市临平区农业农村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13MB1P0337XP举办单位杭州市临平区农业农村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区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1.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严格按照本单位章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行业职责和考核目标为导向,以保障全区林地资源生态安全为首要,把握重点、深入推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并进一步推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2.业务开展情况:(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①承担全区林产业及全区国有林场土地所有权管理工作:今年我区实施了湿地标识桩设置工作,对县级湿地和湿地保护小区设置了界桩,共设置界桩52个;同时完成了湿地生态指标状况监测项目,对全区10个湿地点位的土壤和水质进行监测;为进一步掌握本底情况,根据上级部署,还开展了林草湿监测和林草湿普查项目。②负责各类自然保护地的设立调整、规划、保护和管理工作:对我区超山自然保护地、半山森林公园(南山林场)区域内开展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行动;通过线下+线上多种模式,开展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有效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了解;完成在超山自然保护地建设一个100*100、2个20*20的自然保护地样地监测建设任务;顺利通过省林业局对我区超山风景名胜区的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评估。③承担森林、天然林和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及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工作:今年共完成核查国家审计署下发图斑4个,省林业局下发的林草监测图斑35个和自然保护地监测图斑48个,完成核查区环保局移交的图斑18个,经现场核查,共发现违法线索18条移交执法部门进行执法,积极配合开展林地违法案件查处和整治工作;开展各类征占用林地项目查验63件。④承担森林防火宣传及森林火灾的监测预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等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狠抓森林防火工作,今年以来继续保持零森林火警。在锅子横山建设5个10吨消防水桶,我区基本实现500米“水源供给圈”;完成星桥街道、崇贤街道、塘栖镇2200余亩“健康森林”项目,林火风险大大降低;积极开展护林巡查和森林防火督查工作,排除火灾隐患,累计开展各级检查143次,参加人员300人次,发放整改通知书12份,检查消防水池、上山通道等基础设施160余处,检查物资仓库40处(次),排查整改火灾隐患6处。制止野外违规用火2起,教育劝阻人员130余人次;根据省市部署,我区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圆满完成全区年度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有害生物巡查覆盖率达到85%以上,继续保持林业有害生物零灾情。完成全区春秋季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工作。联合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完成区林业检疫执法专项行动,按要求完成调运复检和调运检疫工作,据统计,调入到临平区的各类苗木、木材及制品共1417批次,现场复检187批次,复检率超过5%。⑤负责全区古树名木普查、救护、保护以及古树文化、历史的挖掘工作:目前我区古树88株,古树后备299株。圆满完成省市古树健康巡查等相关工作任务,完成88株古树保险工作,共出险5起,赔付金额约91000元,有效救助了长势衰弱的古树10株,并积极配合“临平六名”工作,开展古树保护宣传。⑥完成杭州市临平区农业农村局交办的其他工作:根据《关于印发建立“种楼”与“种田”利益分享机制促进西部县(市)共同富裕2024年度重点任务的通知》(杭造地办〔2024〕11号)文件要求,稳步开展林地占补工作,向建德市购买林地指标7公顷。全年我区使用林地指标17.82公顷,省级公摊9.3999公顷,收取指标费3498.39万元。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专项执法,累计出动执法车次28辆、执法人员65人次,全面排查餐饮饭店130家、农贸市场52家次、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单位1家;开展野生动物救治,共接收陆生野生动物救助件188起,涉及全区各个镇街。(2)党的建设情况: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结合主题党日、周三夜学的开展,利用浙里干部之家等学习平台,通过线上和线下、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省、市、区重要会议精神。二是遵守党的纪律,严守政治底线。通过观看作风建设警示片、定期学习党章党纪,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做到常警醒、明底线,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增强队伍凝聚力。强化制度的执行力,把制度落到实处,加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日常工作管理,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敏锐性和坚定性,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3.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在编9人,编外0人。(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36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林业项目建设、林草湿监测、森林植物检疫、森林消防、古树名木保护等工作。4.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①社会效益:依法开展森林资源保护、森林防火工作的监督管理及宣传,提升林业发展项目,有力推进社会和谐,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共举办了20场500人次生物多样性宣传活动,并充分利用前期制作的纪录片和观察手册进行科普、宣传,不仅丰富了临平区居民的生物多样性体验,还吸引了大量杭州市区公众的关注和参与。全年共接收陆生野生动物救助件188起,其中国家一级(附录一)保护动物3起,国家二级(附录二)保护动物14起,省重点保护动物2起,省一般保护动物164起,外来物种5起。累计发放野生动物保护宣传资料、张贴海报等1940份,对农贸市场、餐饮饭店等重点场所开展普法宣传,从源头上筑牢保护防线。依托全区基层网格,通过多种形式,结合“森林消防宣传日”、“安全生产月”和重要节假日,制作宣传短视频3个,在全区各村社64处宣传大屏上滚动播放,张贴禁火通告43份,发放各类宣传手册、海报750余份,悬挂横幅100多条,发布网络宣传信息3条,营造了全民关注、支持、参与的森林防火工作的良好氛围。①经济效益:本单位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无经济效益。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护林员队伍素质较弱,护林巡查投入不足,护林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普法宣传工作还较弱,宣传内容相对空洞、宣传工作预算不足;林草和保护地违法行为较多,违法图斑的销号难度增加,日常监管和批后监管工作机制还不完善。改进措施:一是加强护林员素质培训。通过培训加强护林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持续提升护林员队伍专业素质。二是以数字宣传为主要形式,加大网络宣传和镇街、村社大屏宣传的频次,积极拓宽宣传渠道,内容以普法为主,重点宣传与市民切身相关的违法责任和罚则,提高市民的关注度,提升宣传效果。三是开展林地项目审批界址桩设置工作,以界址桩为基础,协同镇街逐步提升林地审批前、中、后监管水平,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建立定期巡查工作机制。
四、下一步打算1.抓森林防火。一是继续压实森林防火主体责任。将森林防火相关工作要求部署落实到各村组、山头网格等防控一线,做到不缺位、不留死角。二是继续做好林业“天网”运维工作。加强上下联动,增加森林防火的科技含量。三是继续加强森林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将森林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融合进超丁综保等工程建设,不断完善我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2.抓制度创新。一是加强图斑销号工作。针对上级下发的林草地和自然保护地违法图斑,加强核查协调工作,争取高效核查,高效销号。二是加强涉林审批项目监管工作。开展林地项目审批界址桩设置工作,以界址桩为基础,协同镇街逐步提升林地审批前、中、后监管水平。3.抓宣传工作。一是改变形式。以数字宣传为主要形式,加大网络宣传和镇街、村社大屏宣传的频次,积极拓宽宣传渠道。二是调整内容。内容以普法为主,重点宣传与市民切身相关的违法责任和罚则,提高市民的关注度,提升宣传效果。三是结合业务。结合专项执法、专项检查、野生动物救助、外单位业务咨询等业务工作,宣传各项工作的科普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