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临平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16 09:33 来源: 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单位名称杭州市临平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法定代表人金敏芳
住所  杭州市临平区新丰路181号
开办资金(万元)5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5期末数(万元)5
宗旨和业务范围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委和区委关于群团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负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的确认登记。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指导等培训。负责残疾人康复服务、人才培养,和功能补偿、康复治疗训练、残疾人辅助器具的推广和应用。为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且家庭生活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的提供托管托养服务等。残疾人无障碍的宣传、推广。承担临平区残疾人联合会信息化建设、运维等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13MB1L25487G举办单位杭州市临平区残疾人联合会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杭州市临平区残疾人联合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1.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贯彻执行法律法规、机构编制规定及本章程规定,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推动本单位全面健康发展,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监督2.业务开展情况:(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①协助开展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负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的确认登记。2024年度,共计276家按比例分散安置残疾人就业用人单位符合“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补贴”条件,发放补贴金额269.80万元。共计5家残疾人集中就业用人单位享受超比例奖励,发放补贴金额10.03万元。②负责残疾人就业、创业指导等服务工作,实施残疾人扶贫帮困、社会救助,开展职业技能、专业知识及无障碍信息交流等培训。用好“助残就业”应用场景,实现企业招聘需求和残疾人择业需求在线双向互动。159家企业入驻助残数智平台,提供残疾人就业岗位近200个;同时,每年结合线上数据,组织不少于5场次线下残疾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600个以上。全区共有按比例就业企业797家安置残疾人就业2253人,全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71.9%;有就业意愿的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达100%。③负责残疾人康复服务、康复指导和康复人才培养,开展功能补偿、康复治疗训练、残疾人辅助器具的推广和应用服务。用好“数智好孕”“疑残智防”两大应用场景,前移预防关口,畅通筛查干预,完善四级康复,不断发挥系统检索、一体联动实效,实现残疾事项“主动感知”,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今年已完成就诊记录筛查838条,初筛总人数599人,疑似残疾阳性126人,确认阳性16人,通过康复干预最终未评残可达30%以上;新生儿及儿童残疾筛查率达到98%以上;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达100%。④负责为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且家庭生活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员,提供康复养护、生活照料、教育培训、心理疏导等托管托养服务的相关工作。深入实施《杭州市临平区残疾人救助保障实施细则》,做到应补尽补、应享尽享。共发放残疾人津贴124769人次、养老医疗保险补助7762人、助学补助1147人、燃油补贴240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546例、白内障复明补助594例、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补贴273例等。⑤承担残疾人无障碍的宣传、体验及推广促进工作。借助成功举办“两个亚运”和杭州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的契机,持续推进省级无障碍社区建设及无障碍家庭改造工作,承办全市无障碍社区创建现场培训会,完成省级无障碍社区建设1个,家庭无障碍改造43户,组织无障碍观影550人次。健全完善“新(改、扩)建项目无障碍设施建设分级审验机制”,参与建设项目规划方案论证、设计审查、施工图审查等环节评审45次,提出意见建议25条。⑥承担杭州市临平区残疾人联合会信息化建设、运维等工作。用好“数智好孕”“疑残智防”两大应用场景,前移预防关口,畅通筛查干预,完善四级康复,不断发挥系统检索、一体联动实效,实现残疾事项“主动感知”,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2)党的建设情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主体责任,制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并开展学习22次,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各1次,开展书记上党课3次,组织开展全区残联系统党员春训暨专职委员培训。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周三夜学、固定主题党日、专题学习会等,积极推动“百名干部入千户家庭,暖心万名残障人士”党建项目。认真开展党纪教育,制定区残联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方案,将逐章逐条学纪、深研深悟知纪、分层分类明纪、警示警醒守纪、从严从实肃纪五大任务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累计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纪学习教育6次,全体人员党纪学习8次,观看党纪警示教育片2次,开展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现场教学1次,开展谈心谈话18人次,实现政治家访全覆盖。3.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在编10人,编外2人。(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无。4.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①社会效益:探索“党组织+企业+共富工坊”党建联建机制,打造暖心助残“公益坊”,培育了周斌服装制版就业实训基地、小林黄姜、望收水稻农业生产就业基地等,辐射带动更多残疾人就近就便实现高质量创业就业。联合全国首家听障人士直播电商平台(遇乐文化传媒),设立市级残疾人就业实训基地,已累计开展听障人士电商直播培训200人次,推出场控、客服等配套岗位10余种,解决近百名聋哑人就业,成功孵化听障主播20名,今年帮助听障人士实现就业80人,年收入最高达上百万元。该残疾人就业项目已被推荐参评中国残联优秀残疾人就业典型案例。②经济效益:无。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问题:1.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康复领域缺乏专业人才,且人才队伍不稳定,导致康复服务水平难以提高;2.残疾人对相关的就业政策了解不足,导致无法充分享受政策带来的福利。改进措施:1.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和业务交流,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建立康复人才培养基地,定向培养专业人才;2.加强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提高信息的传播效果,以更好地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权益。
四、下一步打算一、完善“疑残智防”体系,形成长效品牌。二、推进“省级标准化”试点,巩固改革成果。三、完成“省级示范阵地”建设,亮相主题空间。四、抓实“省级共富试点”项目,刷新就业成果。五、打响“有爱来临”品牌,助力基层治理。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杭州市临平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16 09:33 来源: 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单位名称杭州市临平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法定代表人金敏芳
住所  杭州市临平区新丰路181号
开办资金(万元)5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5期末数(万元)5
宗旨和业务范围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委和区委关于群团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负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的确认登记。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指导等培训。负责残疾人康复服务、人才培养,和功能补偿、康复治疗训练、残疾人辅助器具的推广和应用。为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且家庭生活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的提供托管托养服务等。残疾人无障碍的宣传、推广。承担临平区残疾人联合会信息化建设、运维等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13MB1L25487G举办单位杭州市临平区残疾人联合会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杭州市临平区残疾人联合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1.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贯彻执行法律法规、机构编制规定及本章程规定,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推动本单位全面健康发展,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监督2.业务开展情况:(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①协助开展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负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的确认登记。2024年度,共计276家按比例分散安置残疾人就业用人单位符合“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补贴”条件,发放补贴金额269.80万元。共计5家残疾人集中就业用人单位享受超比例奖励,发放补贴金额10.03万元。②负责残疾人就业、创业指导等服务工作,实施残疾人扶贫帮困、社会救助,开展职业技能、专业知识及无障碍信息交流等培训。用好“助残就业”应用场景,实现企业招聘需求和残疾人择业需求在线双向互动。159家企业入驻助残数智平台,提供残疾人就业岗位近200个;同时,每年结合线上数据,组织不少于5场次线下残疾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600个以上。全区共有按比例就业企业797家安置残疾人就业2253人,全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71.9%;有就业意愿的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达100%。③负责残疾人康复服务、康复指导和康复人才培养,开展功能补偿、康复治疗训练、残疾人辅助器具的推广和应用服务。用好“数智好孕”“疑残智防”两大应用场景,前移预防关口,畅通筛查干预,完善四级康复,不断发挥系统检索、一体联动实效,实现残疾事项“主动感知”,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今年已完成就诊记录筛查838条,初筛总人数599人,疑似残疾阳性126人,确认阳性16人,通过康复干预最终未评残可达30%以上;新生儿及儿童残疾筛查率达到98%以上;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达100%。④负责为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且家庭生活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员,提供康复养护、生活照料、教育培训、心理疏导等托管托养服务的相关工作。深入实施《杭州市临平区残疾人救助保障实施细则》,做到应补尽补、应享尽享。共发放残疾人津贴124769人次、养老医疗保险补助7762人、助学补助1147人、燃油补贴240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546例、白内障复明补助594例、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补贴273例等。⑤承担残疾人无障碍的宣传、体验及推广促进工作。借助成功举办“两个亚运”和杭州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的契机,持续推进省级无障碍社区建设及无障碍家庭改造工作,承办全市无障碍社区创建现场培训会,完成省级无障碍社区建设1个,家庭无障碍改造43户,组织无障碍观影550人次。健全完善“新(改、扩)建项目无障碍设施建设分级审验机制”,参与建设项目规划方案论证、设计审查、施工图审查等环节评审45次,提出意见建议25条。⑥承担杭州市临平区残疾人联合会信息化建设、运维等工作。用好“数智好孕”“疑残智防”两大应用场景,前移预防关口,畅通筛查干预,完善四级康复,不断发挥系统检索、一体联动实效,实现残疾事项“主动感知”,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2)党的建设情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主体责任,制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并开展学习22次,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各1次,开展书记上党课3次,组织开展全区残联系统党员春训暨专职委员培训。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周三夜学、固定主题党日、专题学习会等,积极推动“百名干部入千户家庭,暖心万名残障人士”党建项目。认真开展党纪教育,制定区残联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方案,将逐章逐条学纪、深研深悟知纪、分层分类明纪、警示警醒守纪、从严从实肃纪五大任务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累计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纪学习教育6次,全体人员党纪学习8次,观看党纪警示教育片2次,开展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现场教学1次,开展谈心谈话18人次,实现政治家访全覆盖。3.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在编10人,编外2人。(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无。4.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①社会效益:探索“党组织+企业+共富工坊”党建联建机制,打造暖心助残“公益坊”,培育了周斌服装制版就业实训基地、小林黄姜、望收水稻农业生产就业基地等,辐射带动更多残疾人就近就便实现高质量创业就业。联合全国首家听障人士直播电商平台(遇乐文化传媒),设立市级残疾人就业实训基地,已累计开展听障人士电商直播培训200人次,推出场控、客服等配套岗位10余种,解决近百名聋哑人就业,成功孵化听障主播20名,今年帮助听障人士实现就业80人,年收入最高达上百万元。该残疾人就业项目已被推荐参评中国残联优秀残疾人就业典型案例。②经济效益:无。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问题:1.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康复领域缺乏专业人才,且人才队伍不稳定,导致康复服务水平难以提高;2.残疾人对相关的就业政策了解不足,导致无法充分享受政策带来的福利。改进措施:1.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和业务交流,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建立康复人才培养基地,定向培养专业人才;2.加强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提高信息的传播效果,以更好地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权益。
四、下一步打算一、完善“疑残智防”体系,形成长效品牌。二、推进“省级标准化”试点,巩固改革成果。三、完成“省级示范阵地”建设,亮相主题空间。四、抓实“省级共富试点”项目,刷新就业成果。五、打响“有爱来临”品牌,助力基层治理。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