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荣 金山 通讯员 刘瞰) “车子跑了好些天没来得及充电,附近这个停车场充电桩真是解了燃眉之急。”近日,市民陈先生着急出门办事,给车子充好电后不由舒了一口气。
陈先生提及的停车场,正是位于人民大道367号的雪海路停车场。该停车场占地面积约7.8亩,于2024年1月正式建成投入运营。在规划建设初期,充分考虑到新能源车辆日益增长的需求,交通集团下属杭州临平停车有限公司携手杭州凯通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合力打造新能源充电站,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充电服务。站内共配备18个智能充电桩,其中包括10把功率达60千瓦的快充枪,能让车辆快速“回血”,还有8把7千瓦慢充枪,满足不同车主的多样需求。与此同时,停车场还配备了两座三层智能立体车库,共计168个车位,搭配79个地面泊位。同时,配备2至3名车管员,全力保障车主在1分钟内即可完成取车流程,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停车场自启用以来,有效解决了周边停车和充电难问题。我们还特意对停车位空间进行了加宽加高处理,就是为了能更好地适配新能源车辆。”区交通集团下属停车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停车场创新打造的‘停车+充电’一站式服务模式,广受市民好评。附近500米服务圈覆盖了区妇幼保健院、区公安分局以及多所学校和大型社区,全方位满足居民在办事、就医、接送孩子等日常活动中的充电和停车需求。”
作为我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雪海路停车模式已然成为城市公共服务的新样板。它不仅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市民践行“绿色能源、智慧出行”理念筑牢了保障根基。截至今年3月底,雪海路停车场充电桩已累计服务6050车次,充电总量达14.5万度,日均单枪充电量为31.94度。在浙江省能源局近日发布的《2024年度浙江省充电基础设施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量典型案例集》中,雪海路停车场新建充电站脱颖而出,成为我区唯一入选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高质量典型案例。
近年来,区交通集团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新能源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建设备案16个,共计备案298把充电枪,计划新增新能源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建设备案2个,备案16把充电枪。这些新能源充电桩布局合理,主要集中在学校、医院、菜场等人员密集、需求旺盛的区域周边。接下来,区交通集团将持续发力,在完善现有设施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维护管理,为绿色低碳出行“赋能续航”。
分享到: |
本报讯 (记者 杨荣 金山 通讯员 刘瞰) “车子跑了好些天没来得及充电,附近这个停车场充电桩真是解了燃眉之急。”近日,市民陈先生着急出门办事,给车子充好电后不由舒了一口气。
陈先生提及的停车场,正是位于人民大道367号的雪海路停车场。该停车场占地面积约7.8亩,于2024年1月正式建成投入运营。在规划建设初期,充分考虑到新能源车辆日益增长的需求,交通集团下属杭州临平停车有限公司携手杭州凯通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合力打造新能源充电站,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充电服务。站内共配备18个智能充电桩,其中包括10把功率达60千瓦的快充枪,能让车辆快速“回血”,还有8把7千瓦慢充枪,满足不同车主的多样需求。与此同时,停车场还配备了两座三层智能立体车库,共计168个车位,搭配79个地面泊位。同时,配备2至3名车管员,全力保障车主在1分钟内即可完成取车流程,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停车场自启用以来,有效解决了周边停车和充电难问题。我们还特意对停车位空间进行了加宽加高处理,就是为了能更好地适配新能源车辆。”区交通集团下属停车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停车场创新打造的‘停车+充电’一站式服务模式,广受市民好评。附近500米服务圈覆盖了区妇幼保健院、区公安分局以及多所学校和大型社区,全方位满足居民在办事、就医、接送孩子等日常活动中的充电和停车需求。”
作为我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雪海路停车模式已然成为城市公共服务的新样板。它不仅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市民践行“绿色能源、智慧出行”理念筑牢了保障根基。截至今年3月底,雪海路停车场充电桩已累计服务6050车次,充电总量达14.5万度,日均单枪充电量为31.94度。在浙江省能源局近日发布的《2024年度浙江省充电基础设施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量典型案例集》中,雪海路停车场新建充电站脱颖而出,成为我区唯一入选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高质量典型案例。
近年来,区交通集团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新能源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建设备案16个,共计备案298把充电枪,计划新增新能源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建设备案2个,备案16把充电枪。这些新能源充电桩布局合理,主要集中在学校、医院、菜场等人员密集、需求旺盛的区域周边。接下来,区交通集团将持续发力,在完善现有设施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维护管理,为绿色低碳出行“赋能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