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钱昕雯 金山) 借着微短剧产业发展东风,这两年,不少热播剧都来临平取景,临平网友想尝试拍戏的呼声日渐高涨。今年,临平区融媒体中心推出“微短剧星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演员体验短剧拍摄。经过前期筛选,6位报名者脱颖而出,参演微短剧《古弦新音》。日前,该剧在姚虞琴文化馆开机。
《古弦新音》讲述了二胡师傅林墨偶遇贫穷女孩小满,被其对二胡的热爱和天赋打动,破例收为关门弟子。此时,有文化商人重金邀约商业演出,要求改编传统曲目和着装以迎合下沉市场。小满为了师徒更好的生活,在名利诱惑下动摇,师徒情谊面临重大考验的故事。
群演陈豪杰是一位微短剧“发烧友”:“演员能体验到很多平时生活中体验不到的东西,所以我想来尝试一下。”而从屏幕外的投标员到屏幕里的“小角色”,除了新鲜感,陈豪杰也收获了勇气:“要勇于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事,迈出那一步远比结果重要。”
同样首次参演微短剧的,还有一直怀揣演员梦的大二学生傅佳颖。“我从高中开始就想学表演,听说有这个当群演的机会就赶紧报名了。”尽管在剧中饰演了一个没有姓名的小人物,傅佳颖依旧干劲十足,她告诉记者:“未来打算一边学习文化课一边坚持表演,不能把自己的梦想弄丢。”
现场,首次挑战的“萌新”们在经验丰富的老演员指导下全情投入,认真完成每一个场景的拍摄。“我是一名二胡老师,相比之前参演的剧集,专业知识的储备可以让我更快进入这个角色,可以说是‘本色出演’。”剧中男主林墨由专业二胡演奏家韩军出演,在他看来,微短剧不仅仅是一个新兴产业,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它能以更加‘短平快’的方式让二胡演奏这种传统技艺被更多年轻人、小朋友看见、了解,可以用更多元的方式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古弦”如何在微短剧中弹出“新音”?以临平为主要取景地,编剧彭怡萍有着自己的考量:“自古以来,临平山川形胜,文脉绵长。二胡这种传统乐器,擅长表现出江南风格和韵味,它的人文气质和临平好山好水的调性特别搭。”彭怡萍说。
“好山好水”发力好产业。近年来,临平致力于打造全国微短剧名城,“临影厂”影视基地与塘栖古镇、五杭老街、临平华策影视基地、艺尚小镇等特色拍摄点位形成“1+N”全域影视拍摄矩阵,新引进微短剧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200余家,累计吸引500余个海内外长短剧剧组取景。同时,成功创建省级视听产业基地1个,省级大视听产业重点项目2个。“这些产业生态的系统构建,提供了从策划、拍摄到后期制作的全链条服务,让我们能够高效、便捷、经济地完成拍摄任务。”彭怡萍表示。
眼下,让怀揣影视梦想的市民在“家门口”圆梦,临平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如举办第二届‘大运来临’全国网络微短剧剧本创作大赛、全国微短剧行业培训等活动,全面提升青年编剧能力,为精品创作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此外,计划创新‘企业定制+内容营销+电商转化’模式,让短剧成为品牌叙事新载体,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分享到: |
本报讯 (记者 钱昕雯 金山) 借着微短剧产业发展东风,这两年,不少热播剧都来临平取景,临平网友想尝试拍戏的呼声日渐高涨。今年,临平区融媒体中心推出“微短剧星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演员体验短剧拍摄。经过前期筛选,6位报名者脱颖而出,参演微短剧《古弦新音》。日前,该剧在姚虞琴文化馆开机。
《古弦新音》讲述了二胡师傅林墨偶遇贫穷女孩小满,被其对二胡的热爱和天赋打动,破例收为关门弟子。此时,有文化商人重金邀约商业演出,要求改编传统曲目和着装以迎合下沉市场。小满为了师徒更好的生活,在名利诱惑下动摇,师徒情谊面临重大考验的故事。
群演陈豪杰是一位微短剧“发烧友”:“演员能体验到很多平时生活中体验不到的东西,所以我想来尝试一下。”而从屏幕外的投标员到屏幕里的“小角色”,除了新鲜感,陈豪杰也收获了勇气:“要勇于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事,迈出那一步远比结果重要。”
同样首次参演微短剧的,还有一直怀揣演员梦的大二学生傅佳颖。“我从高中开始就想学表演,听说有这个当群演的机会就赶紧报名了。”尽管在剧中饰演了一个没有姓名的小人物,傅佳颖依旧干劲十足,她告诉记者:“未来打算一边学习文化课一边坚持表演,不能把自己的梦想弄丢。”
现场,首次挑战的“萌新”们在经验丰富的老演员指导下全情投入,认真完成每一个场景的拍摄。“我是一名二胡老师,相比之前参演的剧集,专业知识的储备可以让我更快进入这个角色,可以说是‘本色出演’。”剧中男主林墨由专业二胡演奏家韩军出演,在他看来,微短剧不仅仅是一个新兴产业,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它能以更加‘短平快’的方式让二胡演奏这种传统技艺被更多年轻人、小朋友看见、了解,可以用更多元的方式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古弦”如何在微短剧中弹出“新音”?以临平为主要取景地,编剧彭怡萍有着自己的考量:“自古以来,临平山川形胜,文脉绵长。二胡这种传统乐器,擅长表现出江南风格和韵味,它的人文气质和临平好山好水的调性特别搭。”彭怡萍说。
“好山好水”发力好产业。近年来,临平致力于打造全国微短剧名城,“临影厂”影视基地与塘栖古镇、五杭老街、临平华策影视基地、艺尚小镇等特色拍摄点位形成“1+N”全域影视拍摄矩阵,新引进微短剧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200余家,累计吸引500余个海内外长短剧剧组取景。同时,成功创建省级视听产业基地1个,省级大视听产业重点项目2个。“这些产业生态的系统构建,提供了从策划、拍摄到后期制作的全链条服务,让我们能够高效、便捷、经济地完成拍摄任务。”彭怡萍表示。
眼下,让怀揣影视梦想的市民在“家门口”圆梦,临平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如举办第二届‘大运来临’全国网络微短剧剧本创作大赛、全国微短剧行业培训等活动,全面提升青年编剧能力,为精品创作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此外,计划创新‘企业定制+内容营销+电商转化’模式,让短剧成为品牌叙事新载体,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