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1008001003011/2025-20864 | 文件编号 | |
责任部门 | 区发改局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科室 | 区发改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成文日期 | 2025-04-02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临平区发展和改革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来源:办公室(组织人事科) 发布时间: 2025-04-02 09:40 浏览次数:
一、2024年工作总结
1.经济指标稳中有进。2024年区发改局全力推进经济指标回升向好,全年GDP总量1175.1亿元,增长5.0%,超过全市平均0.3个百分点,增速并列全市第6;完成固定资产增长3.8%,增速位居全市第2;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32.7亿元,增长6.0%,占GDP比重达到53.9%,较上年提升7.7个百分点,提前一年完成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7.5%的“十四五”规划目标,其中营利性服务业营收翘尾收官,全年增长5.2%,增速位居全市第4。
2.项目推进明显提速。221个政府投资项目及区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开工率97.29%,投资完成率104.97%,竣工率118.42%,均创近3年新高。全年20个省千项万亿项目开工率100%,投资完成率133.5%。制造业投资、高新技术投资均高于面上增速。入选省重大产业项目9个,数量居省第二、全市第一,为临平获得土地指标奖励215.4亩。产业项目拿地到开工速度大幅提升,确保45天内开工,如超山文旅项目从拿地到开工仅用了15天。
3.产业发展改革扩面。进一步明确九大营利性服务业链主企业,通过逐月攻坚,全年(错月)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增长5.2%。服研院和百诚医药获评2024年省服务业领军企业。先后牵头制定出台2024年“8+4”政策和新一轮产业政策。推动认定杭州市总部企业31家。完成临平区营利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编制,建立起区委区政府针对服务业企业的分级分层协调机制,统筹大服务业发展。
4.能源双碳稳步推进。加大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作,2024年全区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1%,腾出存量用能4.17万吨标煤,超额完成市级任务。编制电力需求响应和有序用电预案,顺利保障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推动电力市场化交易,全力保障1212家企业在交易期内顺利入市。全年新增光伏并网9.53万千瓦,完成年度目标的158%。新型储能项目完成11.42万千瓦,其中普星蓝天220千伏电网侧储能项目一期、二期共计10万千瓦已于2024年6月8日并网。
5.共同富裕示范突破。聚焦缩小城乡差距、缩小收入差距、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等领域,优化制定临平区共富核心事项清单,重点推进市级共富“八大行动”和区级共富“六大攻坚”任务,对43项共富指标开展全量调度,加强过程性分析研判。着力推进农民住房解困、农村管道天然气“村村通”等事项,2个项目入选市级共富试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和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居全市前列。
6.专项工作齐头并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信用+小额工程”特色应用场景建设并获全市交流推广,构建小额工程项目“信用+”全链条监管新模式获2024年浙江省第二批营商环境“微改革”案例、杭州市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大力推动对口帮扶,积极协调区内企业、社会组织向对口和山海协作地区开展“暖冬行动”“护苗行动”等系列民生帮扶活动。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加强人防体系建设,组织开展防空防灾各类演练20余场。
二、2025年工作
1.聚力要素争取,谋划储备争政策。一是聚焦重点攻坚争取,拼抢资金。对照省市审查要求,逐一分析研判重点攻坚项目,并提出相关建议,做好优化完善。进一步强化向上沟通对接,落实常态化省市对接机制,并分行业做好项目审查指导,提升项目通过率。二是强化项目挖潜储备,补齐缺口。围绕申报要求开展再排摸梳理,充分挖掘库内收益来源,提高项目发债比例,特别是临平中学鼎湖学校、临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绿港区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三是倒排时间节点进度,完善前期。盯牢开工底线要求,倒排推进计划,开通绿色通道,提速项目审批。特别是临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低碳谷产业园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五洲路西延),确保项目包中至少有一个子工程在三季度前开工建设。
2.聚力经济提质,分析调度促增长。一是统筹经济调度机制。推进落实区领导领衔的每月调度、每季分析的经济调度机制,集思广益研究经济发展新思路、新路径,集中协调一批项目、企业推进发展难点、堵点,点面结合保障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二是强化重点指标推进。围绕GDP支撑指标、重点经济指标、内生动力指标等方面指标,建立总体稳定、过程微调的指标一体推进机制,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带动指标提升。三是落实“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系统谋划战略定位、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等工作,当好区政府参谋者。
3.聚力投资优化,精细管理提质效。一是做优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强化项目问题协调机制,聚焦“治五未提五率”管理要求,依托分级协调机制加快问题化解处置,建立常规性堵点问题标准化处理流程,提高问题协调效率。二是做全项目管理库。建立谋划项目库、新建项目库、在建项目库、竣工项目库“四库”,对亿元以上项目采取“一项目一时间表”管理。按照年度计划、月度节点、形象进度等要求,进行全程跟踪,建立新建项目困难清单、在建项目滞后清单。三是做足项目要素保障。加大项目协调统筹力度,积极应对“土地财政”向“债务财政”转型,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充分利用浙江省作为全国10个专项债项目审核自主权试点之一契机,加强与省级发改、财政对接,谋划申报一批想干没钱干的项目,谋划好省“千项万亿”工程,谋划好省重点重大产业项目,以及谋划好一批2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有效支撑政府投资计划盘子。
4.聚力产业扩容,改革谋新求突破。一是明确年度目标。将大服务业分解到8个部门,不仅要抓好营利性服务业,还要统筹好交通运输业、金融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金融业等领域。二是强化企业培育。深化“稳龙头—壮腰部—育中小”分级分层联系服务,加大阿里系、滴滴系等九大链主企业和联通产互、华数等头部企业服务保障力度,稳住掌玩、微点腰部企业良好发展势头。到2025年,培育规模超10亿元服务业总部企业2家,3亿元以上区级服务业总部企业9家,全区年营收超亿元营利性服务业市场主体达4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超300家。培育孵化优质企业,召开营利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三是强化项目招引。强化与三大产业平台协作联动机制,针对拟签约项目,优化绩效评价机制,促进项目落地更有质量;针对签约未落地项目(如艺尚美谷、优蜜),根据协议督促项目方尽快注册并开展实际经营。
5.聚力能源双控,节能降耗显成效。一是全力抓好能耗“双控”工作。聚焦“腾退关停”、“节能技改”、“楼宇节能”、“新增抵扣”、“能效提升”、“兜底保障”等六张清单,不断夯实能耗“双控”基础,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作。二是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持续推进整区分布式光伏建设试点,深入挖掘排摸屋顶资源,探索更多的“光伏+”应用场景建设,加快临平区浙北换流站新型储能电站协调推进,2025年争取完成设备安装。三是全流程加强企业用能管理。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特别是重点项目、技改项目的节能审查,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强化重点用能企业预算管理,推进重点用能企业重点用能设备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效水平。
6.聚焦共富样板,创新引领强示范。一是强化系统谋划。锚定省委提出的“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工作体系,谋划制定临平区共富重点工作任务书,明确各项重点工作目标、标志性成果和举措路径,全力攻坚推进。二是打造标志性成果。积极开展实践探索,总结提炼燃气村村通建设运营管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等创新模式,力争形成具有全省影响、群众有感、可示范推广的临平共富工作品牌。三是完善价格管理服务。全力保障百姓“钱袋子”,统筹做好市场价格管理,开展机动车停车收费政策修订,降低道路停车泊位封顶价;深入开展规范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收费行动,降低群众充电负担。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