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在培训基地训练
本报讯 (记者 杨荣 通讯员 王怡旻) “保持设备稳定,缓慢推杆!”日前,在杭州杭天无人机培训基地的训练场上,来自云南的学员唐于雄在教练的陪同下操控无人机完成“水平8字飞行”等高难度动作。作为临平区首家获得民航资质的无人机培训机构,该基地的正式运营标志着临平区低空经济人才培养迈入新阶段。
唐于雄原本从事建筑行业,面对低空经济的迅猛发展,他敏锐捕捉到行业新机遇,决心考取“飞手”执照作为转型“敲门砖”。“低空经济前景广阔,我希望能用这项技术助力家乡农业发展。”唐于雄说。
“基地的课程设置直接瞄准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培训基地教学负责人洪鹏介绍,课程根据学员主攻方向定制,学员需完成规定学时的系统培训,掌握飞行操控、航拍测绘、智能巡检等核心技能。
据了解,该基地由之江驾校转型升级而来,在原本的场地资源基础上建成2块专业训练场,配备7台专业飞行模拟器和4架教学无人机,可模拟30余种飞行场景。洪鹏介绍,基地采用“理论+模拟+实操”三位一体教学模式,首批15名学员中已有5人取得民航局无人机驾驶员执照,未来将投身物流配送、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等低空经济核心领域。
区交通运输局公路与运输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立表示:“无人机培训与机动车驾培科目、学时、培训体系、理论和模拟实操等方面高度相似,传统驾校具备天然优势。”自去年起,临平区交通运输局便积极推动驾校产业转型,与有意向学习无人机培训的机构共同参加无人机操作培训交流会,并积极介入,为驾校提供资源信息及业务指导。“拓展无人机培训,既是驾校应对市场竞争的主动变革,也是服务产业升级的责任担当。”张立表示,当前低空经济人才缺口巨大,临平区正鼓励更多驾校探索“驾培+飞培”双轨发展模式,为区域产业升级储备专业力量。
今年3月,临平区成功试飞了杭州市首条校园B-C综合消费级无人机物流航线。这一举措是临平区深化低空物流场景应用的试点探索,也是加快推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实践。而无人机培训基地的建立,正是为这一新兴产业输送“源头活水”。
从机动车驾培到无人机“飞陪”,这一转型背后是临平区对低空经济的战略布局。接下来,临平区将围绕“低空算港”品牌,构建“1+3+N”低空经济发展格局,同时,加速完善低空基础设施,招商更多优质项目,推动低空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
分享到: |
学员在培训基地训练
本报讯 (记者 杨荣 通讯员 王怡旻) “保持设备稳定,缓慢推杆!”日前,在杭州杭天无人机培训基地的训练场上,来自云南的学员唐于雄在教练的陪同下操控无人机完成“水平8字飞行”等高难度动作。作为临平区首家获得民航资质的无人机培训机构,该基地的正式运营标志着临平区低空经济人才培养迈入新阶段。
唐于雄原本从事建筑行业,面对低空经济的迅猛发展,他敏锐捕捉到行业新机遇,决心考取“飞手”执照作为转型“敲门砖”。“低空经济前景广阔,我希望能用这项技术助力家乡农业发展。”唐于雄说。
“基地的课程设置直接瞄准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培训基地教学负责人洪鹏介绍,课程根据学员主攻方向定制,学员需完成规定学时的系统培训,掌握飞行操控、航拍测绘、智能巡检等核心技能。
据了解,该基地由之江驾校转型升级而来,在原本的场地资源基础上建成2块专业训练场,配备7台专业飞行模拟器和4架教学无人机,可模拟30余种飞行场景。洪鹏介绍,基地采用“理论+模拟+实操”三位一体教学模式,首批15名学员中已有5人取得民航局无人机驾驶员执照,未来将投身物流配送、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等低空经济核心领域。
区交通运输局公路与运输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立表示:“无人机培训与机动车驾培科目、学时、培训体系、理论和模拟实操等方面高度相似,传统驾校具备天然优势。”自去年起,临平区交通运输局便积极推动驾校产业转型,与有意向学习无人机培训的机构共同参加无人机操作培训交流会,并积极介入,为驾校提供资源信息及业务指导。“拓展无人机培训,既是驾校应对市场竞争的主动变革,也是服务产业升级的责任担当。”张立表示,当前低空经济人才缺口巨大,临平区正鼓励更多驾校探索“驾培+飞培”双轨发展模式,为区域产业升级储备专业力量。
今年3月,临平区成功试飞了杭州市首条校园B-C综合消费级无人机物流航线。这一举措是临平区深化低空物流场景应用的试点探索,也是加快推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实践。而无人机培训基地的建立,正是为这一新兴产业输送“源头活水”。
从机动车驾培到无人机“飞陪”,这一转型背后是临平区对低空经济的战略布局。接下来,临平区将围绕“低空算港”品牌,构建“1+3+N”低空经济发展格局,同时,加速完善低空基础设施,招商更多优质项目,推动低空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