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方祎 贾延宗) 假期乡村游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五一”临近,塘栖村的农家乐也开始忙碌起来。
记者来到塘栖村沿河的一家农家乐,厨师长正在炒制小龙虾,毛笋、蚕豆、葫芦、石蟹、河蚌等乡村时令好货备在一旁。厨师长陈初茂告诉记者,“五一”期间一天得做20余桌菜,合计300道左右的菜品,既有鱼头捞饭、枇杷花虾仁等本土创新菜式,也有时令新式菜品。“从上海、杭州、湖州等地过来的游客,基本上一天要接待200多人,今年假期应该会比去年增加30%。”店长陈海芳说。
记者又采访了另一家老牌农家乐的老板,他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接到几十桌订单,基本每天都有10余桌。在菜式方面,由于“五一”天气转热,该店在保留本地主打菜的基础上,增加了清淡型的菜品,“比如一些干蒸菜、卤味、时令蔬菜小炒,河鲜也比较多,重口一点的还有小龙虾。”
分享到: |
本报讯 (记者 方祎 贾延宗) 假期乡村游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五一”临近,塘栖村的农家乐也开始忙碌起来。
记者来到塘栖村沿河的一家农家乐,厨师长正在炒制小龙虾,毛笋、蚕豆、葫芦、石蟹、河蚌等乡村时令好货备在一旁。厨师长陈初茂告诉记者,“五一”期间一天得做20余桌菜,合计300道左右的菜品,既有鱼头捞饭、枇杷花虾仁等本土创新菜式,也有时令新式菜品。“从上海、杭州、湖州等地过来的游客,基本上一天要接待200多人,今年假期应该会比去年增加30%。”店长陈海芳说。
记者又采访了另一家老牌农家乐的老板,他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接到几十桌订单,基本每天都有10余桌。在菜式方面,由于“五一”天气转热,该店在保留本地主打菜的基础上,增加了清淡型的菜品,“比如一些干蒸菜、卤味、时令蔬菜小炒,河鲜也比较多,重口一点的还有小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