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1008001003037/2025-20923 | 文件编号 | |
责任部门 | 大运河(科创城、超山)管委会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科室 | 大运河(科创城、超山)管委会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成文日期 | 2025-04-07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大运河科创城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来源:大运河科创城 发布时间: 2025-04-07 09:27 浏览次数:
2024年,大运河科创城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紧抓全域纳入大城北建设发展机遇,以“生态景观打造、文化传承利用、产业创新发展”为核心,扎实推进“征迁清零、做地出让、项目建设、双招双引”四大攻坚行动,区域形象面貌得到明显改善,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取得突破。
一、2024年工作总结及亮点
一是经济发展指标取得新进展。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8亿元。社零总额完成63.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完成11.1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424万美元,规上工业产值完成250.94亿元,规上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收16.79亿元。
二是双招双引工作实现新突破。重大产业招引实现突破,完成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22个,总投资约72.2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个为超山文旅项目。创新载体招引达到预期,加大启航双创中心招引力度,已落户企业90家,实体入驻50家,已完成招商面积1.83万方。人才项目打造亮点初显,新引进首次来杭青年大学生2813人,新引进首次来杭青年博士7人,新认定市级C类人才2人。打造全市首个住创一体人才服务社区“启航青创综合体”,引聚人才400余名,落户大创、留创企业15家及鼎湖人才项目11个。有机更新稳步推进,2024年已开工崇杭机械、金杭包装、金益丝绸、九味食品等9个工业用地自主提升改造项目,九味食品项目入选杭州市低效用地开发典型案例。
三是重点项目建设展现新成效。加速项目建设进度,超丁综保工程掌山芳菲、西入口等核心园区正加快细节扫尾,环山电瓶车道全线基本贯通,塘丁超水上游线全线开通运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塘栖城镇核心段)即将全面开工。加强项目服务保障,全力保障富悦项目落地,仅用时3个月完成;13个项目报农转用,实现了项目全流程审批无缝对接的记录。推动元通线缆智能制造基地总部项目,刷新了服务国企投资项目记录。加快重点区块征迁做地,“一桥一墩”做地基本完成,陆家桥区块19家征迁企业全部签约,张家墩区块已征迁企业27家。加大交通路网建设,全面推进塘康路提升改造二期、人民路西延、崇超路、富塘路等项目,其中塘康路二期已完成60%。
四是职责机制优化打开新局面。形成景区综合执法机制,已建立超山景区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协助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组建成立景区综合执法中队。明确文化旅游发展职责,新增文化旅游资源挖掘、文旅事业发展等职责,内设机构“保护利用处”加挂“文旅发展处”,先后开展超山梅花节、西泠印社春季雅集、行走大运河、爱上大运河等活动,建设完成超山大明堂历史文化展示馆,落地朱炳仁大运河艺术馆等项目,进一步擦亮区域特色文化品牌。调整内部工作统筹机制,制定印发《大运河科创城产业发展工作统筹机制方案》,会同集团、镇街联合组建产业发展工作组;建立景区及大运河沿线空间招商招租联审机制,大运河沿线房产招商出租。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大运河科创城要继续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锚定“杭州大城北新增长极”目标定位,聚焦“重点区域、经济发展、优势资源、机制队伍”四大方面,做好“板块焕新、产业升级、文旅融合、统筹协调”四篇文章,全面加快城市品质能级提升,奋力培育经济发展新质动能,探索创新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打造宜业宜游宜居的科创新城。
(一)聚焦经济发展主线,做好产业升级文章
一是做好双招双引。紧盯重点项目,针对运河西打造食品产业集聚地,紧盯麦尚食品、胖哥俩等重点企业;深入研究三中新材料项目,构建设计、施工、劳务、制造等建筑业产业链;加快推动宝鼎科技上下游产业招引。拓展招商渠道,继续发挥好“杭实三易专项基金”子基金招商渠道、“西安交大双中心”科创平台招商渠道、“六和桥创投”运营商招商渠道作用,努力拓展新伙伴、新资源;充分利用好产业发展统筹机制,深入挖掘西安驻点、镇街、区国投、辖区商会等招商力量,搭建一线招商-中台整合-后台服务的全链条招商机制。强化“启航青创综合体”运营成效,发挥“专职社工+专业运营”管理模式,开展青年人才创新社区模型探索;完成一楼商业空间招商,优化生活配套。
二是抓好有机更新。2025年有机更新储备项目共11个,用地面积约412亩,总投资约7.6亿元,预计新增产业空间约68万方,特别是中强化纤将与联东U谷合作打造高标准园区。管委会与崇贤街道拟以“多种模式、分期开发”推进独山A区块,该区块规划可开发用地313亩,计划运溪高架两侧为优先实施,其中南侧涉及的5家企业先行启动改造,目前天地铝塑、耀阳钢材等企业已在开展可研;北侧的国峰纺织、华纺布艺、伯乐针织均有改造意愿。
(二)聚焦区域优势资源,做好文旅融合文章
一是重塑文旅发展体系目标。在2024年新增文旅职能的基础上,由管委会牵头抓总,区级部门参与赋能,国有企业建设保障,加快构建超山-大运河大旅游一体化统筹机制;同步与交通集团建立文旅发展工作小组,形成上下贯通、高效协作的文旅日常管理、景区招商及产业发展联动平台;以打造长三角区域旅游典范目的地为目标,编制大运河超山文化旅游规划策划、三年实施方案和专项行动计划等;强化“以文为魂”,联动南开大学、超山-大运河文化研究院等单位,系统开展超山、丁山湖、大运河为主的“三名”文化梳理工程,2025年重点打造水南以朱炳仁铜、江南糕板馆、国医馆等为核心的塘栖古镇核心文化展示区及周边环境提升工程。 二是提升景区大综合执法管理水平。以打造“全省风景名胜区综合管理样板”为目标,推动执法响应大提速,联动执法部门,整合执法力量,在现有景区执法中队基础上,推动成立森林消防队、生态警务室、交警工作站,实现执法队伍“一体化”联合作战体系;打造执法队伍专精尖,建立管理执法事项库,选齐配强一支由执法人员、协辅人员、序化管理人员组成的景区专业执法管理队伍;抓实景区治理大提升,针对重点道路、重要区域以及梅花节等重点时段,加大景区及周围沿线环境整治力度,打造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景区形象。
(三)聚焦机制队伍优化,做好工作统筹协调文章
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要审时度势抓机遇,清醒认识到科创城发展仍处于起步攻坚阶段,面对明年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树立强烈的使命意识、危机意识,以辩证的思维、长远的眼光,谋划推动全局工作;要齐心协力促发展,主动放下身段,学会换位思考,以统筹联席会议制度为抓手,实现管委会、交通集团、属地镇街“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切实贯彻好省市区委中心工作部署。
二是进一步畅通协调机制,提升工作效能。以四大统筹协调机制为基础,结合上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要求,探索完善产业平台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综合管理、超山综合执法一体化、景区市场化运营、文旅融合发展、森林消防安全、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内设机构职责优化等八大领域机制改革新举措,强化推进征迁、审批、土地、资金、人员、政策、组织等七大方面服务保障,压实责任,提升效能,深化形成无缝对接、运转通畅的工作协调机制。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