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24年,全区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以钉钉子精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美好教育、安居保障、健康惠民、文体惠享、和美乡村等十大领域民生实事圆满完成或超额完成,向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温暖厚实的民生答卷。即日起,本报推出“喜迎区‘两会’幸福in临平 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回眸”专栏,全景展现这些民生实事的丰硕成果,与您一同见证临平发展的喜人变化,感受这座城市不断攀升的幸福温度。
本报讯 (记者 潘锦 通讯员 刘燕 周卓赟 胡宇凡) 大学生住进了免费的亲青公寓,新临平人租到了低于市价的高品质公寓,回迁居民摇到了心仪的住房……关于“住有所居”“住有宜居”,临平用自己的方法论回应民生所需。2024年,临平区将安居保障项目列为区级民生实事项目,以更精准有力的举措,着力推进城市更新建设,加强住房保障工作,当年,全区安置房竣工备案34.52万平方米;回迁安置1589户;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7489套(间),让美好愿景变成现实。
安身又安业:我在这里有了“家”
以最近走红的青立方启航府为例,该小区凭着实惠的租金价格、完善的配套设施,获得了线上、线下点赞连连。“这里租金实惠,距离我工作单位仅两三公里,附近还有大型商圈,生活很方便。”市民小刘来自河北,毕业以后选择留在临平工作,原本和朋友合租在附近小区,房租每个月近2000元。自从搬到启航府居住后,不仅每个月能省下千把块,健身、社交等需求也被一一满足。
据了解,青立方启航府2024年9月启动公开配租,为满足不同住房群体需求,小区还设置了一居室、二居室、三居室房型供租客选择,并统一配置了冰箱、洗衣机、热水器、衣柜等生活设施,减轻房屋装饰装修、家具家电购置的负担。此外,公寓的共享空间还设有健身房、公共会客厅以及办公、学习区域等。
“我们在这里打造了全省首个‘全生命周期人才社区’,将青荷驿站、亲青公寓、人才专项租赁住房相结合,满足青年人才‘短期落脚-中期过渡-长期优住’的递进式需求。”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青荷驿站可以免费住宿7天,亲青公寓则可以提供3—6个月免费住宿。
衔枝助力、引凤筑巢。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不过是临平区探索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区深入实施住房保障改革工作,基本形成“两租一售”住房保障体系,新建临平新城星枉路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房源1140套,为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年轻新市民实现“住有宜居”提供有力保障。
面向青年人才,临平区推出崇贤街道青立方启航府、东湖街道春蚕高新锦府、乔司街道九智青创综合体人才专项租赁住房近2000套,推出塘栖镇云隈里人才共有产权房600余套。另外,我区还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规范运营管理模式,全年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7489套(间),累计筹集3.3万套(间)。
居安心亦安:“家”是一步搬到位
另一头,安置房的加速建设,也托起了村民们的“安居梦”。
去年11月,乔司街道的永西安置房一期——洪福雅院小区完成摇号分房, 175户回迁安置居民喜提新房。眼下,家家户户都开始了装修工作,准备快些住进新房。“主楼设计主要采取暖灰色搭配铝板点缀,是符合现代审美的潮流户型,此外,建设过程中我们还搭配了老年活动房、儿童游乐场以及景墙、特色廊架,使整个小区更有层次感,满足更多样化的居住需求。”区城建集团工作人员葛晓峰告诉记者,作为南融板块的“先行兵”,一旁的永西安置房二期、三期项目建设也在同步推进当中,计划将在2026年6月具备交房条件。
品质先行,服务也要跟上。在安置房建设过程中,临平坚持安置房周边市政基础设施配套与安置房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确保周边道路及市政管网同步实施。同时,与百姓相关的教育、医疗、商业、社区服务、居家养老等配套设施,也力争做到与安置房同步交付使用。
以位于南苑街道的“鼎瑚未来云城”安置房项目为例,项目用地面积约7.6万平方米、总计住宅23幢。自开发之初,便纳入了“鼎湖未来社区”的规划设计当中,以“高规格”回应民生需求:小区中庭设计宽阔通透、植物景观错落有致、内部道路人车分流,丝毫不亚于周边的商品房小区。等到居民正式入住后,小区物业还将制定一系列完备的居民公约、管理规约等,力争打造幸福感满满的回迁安置生活。“这里地理位置很好,周边学校、农贸市场、地铁站要啥有啥,相当不错。”自从分到房子后,市民鲁大伯隔三岔五就来新房子看看装修进度,比画比画家居摆放。
居者有其屋,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一套房、一张床看似小事,实则事关城市温暖与民生幸福,让人们对所在城市有了归属感,对未来生活增添了安全感。2024年,南苑街道西安社区和联盟社区等陆续摇号分房,陈家木桥安置房、星桥社区安置房三期等8个安置房项目竣备……未来,区住建局还将持续织密多层次住房保障网、推进回迁安置工作,触摸民生温度,努力实现居民住房条件持续改善、住房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分享到: |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24年,全区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以钉钉子精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美好教育、安居保障、健康惠民、文体惠享、和美乡村等十大领域民生实事圆满完成或超额完成,向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温暖厚实的民生答卷。即日起,本报推出“喜迎区‘两会’幸福in临平 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回眸”专栏,全景展现这些民生实事的丰硕成果,与您一同见证临平发展的喜人变化,感受这座城市不断攀升的幸福温度。
本报讯 (记者 潘锦 通讯员 刘燕 周卓赟 胡宇凡) 大学生住进了免费的亲青公寓,新临平人租到了低于市价的高品质公寓,回迁居民摇到了心仪的住房……关于“住有所居”“住有宜居”,临平用自己的方法论回应民生所需。2024年,临平区将安居保障项目列为区级民生实事项目,以更精准有力的举措,着力推进城市更新建设,加强住房保障工作,当年,全区安置房竣工备案34.52万平方米;回迁安置1589户;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7489套(间),让美好愿景变成现实。
安身又安业:我在这里有了“家”
以最近走红的青立方启航府为例,该小区凭着实惠的租金价格、完善的配套设施,获得了线上、线下点赞连连。“这里租金实惠,距离我工作单位仅两三公里,附近还有大型商圈,生活很方便。”市民小刘来自河北,毕业以后选择留在临平工作,原本和朋友合租在附近小区,房租每个月近2000元。自从搬到启航府居住后,不仅每个月能省下千把块,健身、社交等需求也被一一满足。
据了解,青立方启航府2024年9月启动公开配租,为满足不同住房群体需求,小区还设置了一居室、二居室、三居室房型供租客选择,并统一配置了冰箱、洗衣机、热水器、衣柜等生活设施,减轻房屋装饰装修、家具家电购置的负担。此外,公寓的共享空间还设有健身房、公共会客厅以及办公、学习区域等。
“我们在这里打造了全省首个‘全生命周期人才社区’,将青荷驿站、亲青公寓、人才专项租赁住房相结合,满足青年人才‘短期落脚-中期过渡-长期优住’的递进式需求。”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青荷驿站可以免费住宿7天,亲青公寓则可以提供3—6个月免费住宿。
衔枝助力、引凤筑巢。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不过是临平区探索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区深入实施住房保障改革工作,基本形成“两租一售”住房保障体系,新建临平新城星枉路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房源1140套,为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年轻新市民实现“住有宜居”提供有力保障。
面向青年人才,临平区推出崇贤街道青立方启航府、东湖街道春蚕高新锦府、乔司街道九智青创综合体人才专项租赁住房近2000套,推出塘栖镇云隈里人才共有产权房600余套。另外,我区还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规范运营管理模式,全年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7489套(间),累计筹集3.3万套(间)。
居安心亦安:“家”是一步搬到位
另一头,安置房的加速建设,也托起了村民们的“安居梦”。
去年11月,乔司街道的永西安置房一期——洪福雅院小区完成摇号分房, 175户回迁安置居民喜提新房。眼下,家家户户都开始了装修工作,准备快些住进新房。“主楼设计主要采取暖灰色搭配铝板点缀,是符合现代审美的潮流户型,此外,建设过程中我们还搭配了老年活动房、儿童游乐场以及景墙、特色廊架,使整个小区更有层次感,满足更多样化的居住需求。”区城建集团工作人员葛晓峰告诉记者,作为南融板块的“先行兵”,一旁的永西安置房二期、三期项目建设也在同步推进当中,计划将在2026年6月具备交房条件。
品质先行,服务也要跟上。在安置房建设过程中,临平坚持安置房周边市政基础设施配套与安置房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确保周边道路及市政管网同步实施。同时,与百姓相关的教育、医疗、商业、社区服务、居家养老等配套设施,也力争做到与安置房同步交付使用。
以位于南苑街道的“鼎瑚未来云城”安置房项目为例,项目用地面积约7.6万平方米、总计住宅23幢。自开发之初,便纳入了“鼎湖未来社区”的规划设计当中,以“高规格”回应民生需求:小区中庭设计宽阔通透、植物景观错落有致、内部道路人车分流,丝毫不亚于周边的商品房小区。等到居民正式入住后,小区物业还将制定一系列完备的居民公约、管理规约等,力争打造幸福感满满的回迁安置生活。“这里地理位置很好,周边学校、农贸市场、地铁站要啥有啥,相当不错。”自从分到房子后,市民鲁大伯隔三岔五就来新房子看看装修进度,比画比画家居摆放。
居者有其屋,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一套房、一张床看似小事,实则事关城市温暖与民生幸福,让人们对所在城市有了归属感,对未来生活增添了安全感。2024年,南苑街道西安社区和联盟社区等陆续摇号分房,陈家木桥安置房、星桥社区安置房三期等8个安置房项目竣备……未来,区住建局还将持续织密多层次住房保障网、推进回迁安置工作,触摸民生温度,努力实现居民住房条件持续改善、住房保障体系更加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