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文化事业发展新路径
多地专家学者走进临平
发布时间: 2025-05-22 10:06 来源: 今日临平

本报讯 (记者 潘锦) 前日,2025“文明·传播·未来”圆桌会春会嘉宾一行走进临平,对我区文化建设工作展开调研。来自浙大城市学院、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十余位专家学者,通过实地考察与学习交流,共同探讨“文化+”发展的新路径。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威参加活动。

在“临影厂”影视拍摄基地,嘉宾一行先后来到专业影棚、实景影棚、临平微短剧审查中心等区域参观。作为全国首个微短剧拍摄基地,这里不仅配备浙江最大的专业影棚,还涵盖多样化风格场景,为剧组提供从开机到杀青的一站式、全方位服务,被纳入省级大视听产业重点项目。在此基础上,临平抢抓大视听产业的发展机遇,着力打造“全国微短剧名城”,持续推动微短剧产业繁荣发展。

参观过程中,场景丰富的室内实景棚让人印象深刻。“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社会影响来讲,临平作为一个区县能有如此的眼光和规模,是特别值得点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说。曾多次来到临平的浙大城市学院文明与传播研究院院长俞虹则提出畅想:“这里的布局、运营都已经形成规模,可以考虑作为我们学生的实训基地,让他们的才华、创造力在这里得到释放。”

嘉宾一行又来到玉架山考古博物馆,一同了解文物的发掘过程、丰富内涵和历史价值。作为浙江省首座考古博物馆,该馆从考古学专业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文物陈列、多媒体互动、复原展示等手段,全面系统地阐释距今7000年至4000年间完整连贯的临平史前社会图景。

眼下,临平致力于构建大运河文化重大IP发展成果“全民、全域、全面”共享新格局。当天下午,来访嘉宾先后来到塘栖古镇、超山景区等地,对如何迭代“大景区+新业态”培育矩阵、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三区”全域旅游格局等方面内容展开探讨。

近年来,为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区,临平围绕“古今运河·时尚临平”积极推进文化数字化和传播智慧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焕发新生、展现魅力。未来,临平将通过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大格局,深入实施文物平安工程、文艺精品创优工程等,建设溯源铸魂传播标杆地、文化双创攀峰示范地、人文经济发展新高地、社会文明风尚样板地、国际文化交流集聚地。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共探文化事业发展新路径
发布时间: 2025-05-22 10:06:24 来源: 今日临平

本报讯 (记者 潘锦) 前日,2025“文明·传播·未来”圆桌会春会嘉宾一行走进临平,对我区文化建设工作展开调研。来自浙大城市学院、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十余位专家学者,通过实地考察与学习交流,共同探讨“文化+”发展的新路径。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威参加活动。

在“临影厂”影视拍摄基地,嘉宾一行先后来到专业影棚、实景影棚、临平微短剧审查中心等区域参观。作为全国首个微短剧拍摄基地,这里不仅配备浙江最大的专业影棚,还涵盖多样化风格场景,为剧组提供从开机到杀青的一站式、全方位服务,被纳入省级大视听产业重点项目。在此基础上,临平抢抓大视听产业的发展机遇,着力打造“全国微短剧名城”,持续推动微短剧产业繁荣发展。

参观过程中,场景丰富的室内实景棚让人印象深刻。“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社会影响来讲,临平作为一个区县能有如此的眼光和规模,是特别值得点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说。曾多次来到临平的浙大城市学院文明与传播研究院院长俞虹则提出畅想:“这里的布局、运营都已经形成规模,可以考虑作为我们学生的实训基地,让他们的才华、创造力在这里得到释放。”

嘉宾一行又来到玉架山考古博物馆,一同了解文物的发掘过程、丰富内涵和历史价值。作为浙江省首座考古博物馆,该馆从考古学专业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文物陈列、多媒体互动、复原展示等手段,全面系统地阐释距今7000年至4000年间完整连贯的临平史前社会图景。

眼下,临平致力于构建大运河文化重大IP发展成果“全民、全域、全面”共享新格局。当天下午,来访嘉宾先后来到塘栖古镇、超山景区等地,对如何迭代“大景区+新业态”培育矩阵、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三区”全域旅游格局等方面内容展开探讨。

近年来,为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区,临平围绕“古今运河·时尚临平”积极推进文化数字化和传播智慧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焕发新生、展现魅力。未来,临平将通过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大格局,深入实施文物平安工程、文艺精品创优工程等,建设溯源铸魂传播标杆地、文化双创攀峰示范地、人文经济发展新高地、社会文明风尚样板地、国际文化交流集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