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大代表 塘栖枇杷行业协会会长张国顺:种好“黄金果” 绘共富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5-26 09:41
信息来源:今日临平
(记者 陈书缘) 5月中旬,阳光已变得炽热。走进位于塘栖镇的国顺家庭农场,一排排枇杷树挂满了金色果实,张国顺和农人们正忙着采摘鲜果、打包发货。
在儿时记忆中,村里每家每户都会种枇杷树。“我从小就在枇杷林里长大,对枇杷有着深厚的情感。”张国顺回忆,2008年,他创办了自己的农场,亲手种下50多亩枇杷树。为避免雨水冲刷造成肥料流失,他潜心钻研枇杷种植技术,经过反复试验,研发出“施肥筒”技术,可将复合肥施肥量减少60%、人工成本降低约50%。在张国顺的推广下,这项技术很快就成为其他果农的种植“利器”。
恶劣天气、霜冻高温影响产量,一直是令塘栖果农发愁的事。张国顺大胆创新,将几亩枇杷地装上了大棚,从疏果到成熟采摘全程用上恒温恒湿、自动灌溉的科学栽培技术。有了大棚的“保护”,这批枇杷的上市时间提前不少,品质和优势更加明显。张国顺常说,塘栖农业发展不能“单打独斗”,他总是积极分享经验,带领农户们由粗放型种植向精细型种植转变。2022年,张国顺当选塘栖枇杷行业协会会长,肩负起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他积极对接省农科院,引进优质种苗,并通过培训会、现场观摩等方式向农户推广。
“枇杷是塘栖的一张金名片,让塘栖枇杷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我责无旁贷。”张国顺联合果农统一包装,共同打响“塘栖枇杷”品牌。随着农副物流体系的日益完善,塘栖枇杷逐步走出原产地,走向全国和世界市场。
近些年,枇杷热度层层破圈,休闲游玩、蔬果采摘……无数“枇杷+”的可能性在塘栖上演。今年,区农业农村局、塘栖镇人民政府、塘栖枇杷行业协会联合推出塘栖枇杷线下新款包装,成为“枇杷节”一大亮点。每箱枇杷都有专属二维码,消费者只需“扫一扫”就能获取枇杷的产地、上市日期等信息,实现从枝头到舌尖的全程追溯。
从默默耕耘、技术研究到传经送宝、帮扶带领,张国顺始终怀揣着一份浓厚的乡土情结。自2021年当选区人大代表后,张国顺就把代表的身份融入推动枇杷产业发展的事业,在他看来,“人大代表必须带好头、履好职、发好声”。在历次大会和各类调研视察活动中,张国顺积极建言献策,先后提出《关于加快培育塘栖枇杷精品,打造优势产业的建议》《关于塘栖枇杷上市期间路边摊有序整治的建议》,助力临平枇杷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唱响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田园牧歌”。今年,他带来的建议是关于乡村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对乡村生活垃圾、绿化垃圾、农业废弃物分类、收集再利用,既能够美化乡村环境,又可以为大型农场提供稳定优质有机肥,推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
区人大代表 塘栖枇杷行业协会会长张国顺:种好“黄金果” 绘共富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5-26 09:41
信息来源:今日临平
(记者 陈书缘) 5月中旬,阳光已变得炽热。走进位于塘栖镇的国顺家庭农场,一排排枇杷树挂满了金色果实,张国顺和农人们正忙着采摘鲜果、打包发货。
在儿时记忆中,村里每家每户都会种枇杷树。“我从小就在枇杷林里长大,对枇杷有着深厚的情感。”张国顺回忆,2008年,他创办了自己的农场,亲手种下50多亩枇杷树。为避免雨水冲刷造成肥料流失,他潜心钻研枇杷种植技术,经过反复试验,研发出“施肥筒”技术,可将复合肥施肥量减少60%、人工成本降低约50%。在张国顺的推广下,这项技术很快就成为其他果农的种植“利器”。
恶劣天气、霜冻高温影响产量,一直是令塘栖果农发愁的事。张国顺大胆创新,将几亩枇杷地装上了大棚,从疏果到成熟采摘全程用上恒温恒湿、自动灌溉的科学栽培技术。有了大棚的“保护”,这批枇杷的上市时间提前不少,品质和优势更加明显。张国顺常说,塘栖农业发展不能“单打独斗”,他总是积极分享经验,带领农户们由粗放型种植向精细型种植转变。2022年,张国顺当选塘栖枇杷行业协会会长,肩负起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他积极对接省农科院,引进优质种苗,并通过培训会、现场观摩等方式向农户推广。
“枇杷是塘栖的一张金名片,让塘栖枇杷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我责无旁贷。”张国顺联合果农统一包装,共同打响“塘栖枇杷”品牌。随着农副物流体系的日益完善,塘栖枇杷逐步走出原产地,走向全国和世界市场。
近些年,枇杷热度层层破圈,休闲游玩、蔬果采摘……无数“枇杷+”的可能性在塘栖上演。今年,区农业农村局、塘栖镇人民政府、塘栖枇杷行业协会联合推出塘栖枇杷线下新款包装,成为“枇杷节”一大亮点。每箱枇杷都有专属二维码,消费者只需“扫一扫”就能获取枇杷的产地、上市日期等信息,实现从枝头到舌尖的全程追溯。
从默默耕耘、技术研究到传经送宝、帮扶带领,张国顺始终怀揣着一份浓厚的乡土情结。自2021年当选区人大代表后,张国顺就把代表的身份融入推动枇杷产业发展的事业,在他看来,“人大代表必须带好头、履好职、发好声”。在历次大会和各类调研视察活动中,张国顺积极建言献策,先后提出《关于加快培育塘栖枇杷精品,打造优势产业的建议》《关于塘栖枇杷上市期间路边摊有序整治的建议》,助力临平枇杷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唱响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田园牧歌”。今年,他带来的建议是关于乡村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对乡村生活垃圾、绿化垃圾、农业废弃物分类、收集再利用,既能够美化乡村环境,又可以为大型农场提供稳定优质有机肥,推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