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方祎 通讯员 张雨韵) 进入梅雨季,潮湿闷热,真菌感染或虫子叮咬引发的皮肤病发病率逐渐上升。这些皮肤病有何症状?如何预防及治疗?近日,记者前往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寻找答案。
10时许,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候诊厅坐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主治医师何淑女表示,最近接诊的患者里有30%的病人被梅雨季引发的皮肤病困扰,其中不少是被真菌感染,例如患上脚气、手癣、股癣,症状有长水泡、脱皮,甚至开裂,伴随异味等,或者长汗斑,出现块状的鳞屑脱皮等异常症状。
何医师介绍,医院主要通过荧光真菌检测来诊断患者患病情况,通过外用抗真菌药进行治疗,“一般治疗疗程为两周,两周之后如果皮疹还有残留,需要继续用药,直到彻底治愈。”何医师提醒,一些患者病情反复,和用药不连续、不彻底有关。如果皮肤上有真菌残留时贸然停药,相当于给其创造了再度繁殖的空间。同时,患者的袜子、鞋子、毛巾、指甲刀等个人物品需单人单用且定期消毒,避免反复感染。
此外,这个季节螨虫、跳蚤、蜱虫等小虫子变得活跃,有些患者睡竹席或去户外露营后身上长出红疹,就是被虫子叮咬所致。“丘疹性荨麻疹、隐翅虫皮炎等疾病的发病率有所升高。丘疹型荨麻疹和普通荨麻疹不一样,患者身上会有像蚊子包一样的东西,但不会自行消退,反而会越来越多。”何医师表示,患者也不用过于担心,及时就诊,使用抗过敏药,外加止痒药膏、外洗中药等,基本一周时间就能康复。
医生提醒,梅雨季易得丘疹性荨麻疹或皮炎的人群,可以把竹席换成床单,外出前往绿化较多地带或在地下室等阴暗潮湿空间应尽量减少皮肤裸露。一旦患上皮肤病,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避免病情加重。
分享到: |
本报讯 (记者 方祎 通讯员 张雨韵) 进入梅雨季,潮湿闷热,真菌感染或虫子叮咬引发的皮肤病发病率逐渐上升。这些皮肤病有何症状?如何预防及治疗?近日,记者前往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寻找答案。
10时许,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候诊厅坐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主治医师何淑女表示,最近接诊的患者里有30%的病人被梅雨季引发的皮肤病困扰,其中不少是被真菌感染,例如患上脚气、手癣、股癣,症状有长水泡、脱皮,甚至开裂,伴随异味等,或者长汗斑,出现块状的鳞屑脱皮等异常症状。
何医师介绍,医院主要通过荧光真菌检测来诊断患者患病情况,通过外用抗真菌药进行治疗,“一般治疗疗程为两周,两周之后如果皮疹还有残留,需要继续用药,直到彻底治愈。”何医师提醒,一些患者病情反复,和用药不连续、不彻底有关。如果皮肤上有真菌残留时贸然停药,相当于给其创造了再度繁殖的空间。同时,患者的袜子、鞋子、毛巾、指甲刀等个人物品需单人单用且定期消毒,避免反复感染。
此外,这个季节螨虫、跳蚤、蜱虫等小虫子变得活跃,有些患者睡竹席或去户外露营后身上长出红疹,就是被虫子叮咬所致。“丘疹性荨麻疹、隐翅虫皮炎等疾病的发病率有所升高。丘疹型荨麻疹和普通荨麻疹不一样,患者身上会有像蚊子包一样的东西,但不会自行消退,反而会越来越多。”何医师表示,患者也不用过于担心,及时就诊,使用抗过敏药,外加止痒药膏、外洗中药等,基本一周时间就能康复。
医生提醒,梅雨季易得丘疹性荨麻疹或皮炎的人群,可以把竹席换成床单,外出前往绿化较多地带或在地下室等阴暗潮湿空间应尽量减少皮肤裸露。一旦患上皮肤病,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