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潘锦)“以前,这里到处都是乱搭乱建的彩钢棚,经过整治,我们的村子变得这么干净整洁!”站在自家门前,望着眼前整洁美丽的村道,塘栖镇超山村村民朱师傅心中不禁感慨。从杂乱无章到全域洁美,这里的美丽蜕变,得益于全区违建治理工作的深入实施。
今年以来,临平区通过开展常态化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以下简称“两违”)整治攻坚行动,加强巡查监管、强化政策保障、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宣传引导扎实推进“两违”整治工作。辖区内堆场违法用地突出问题逐步扭转,违法用地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有力度
部门联动建立“闭环”新模式
经过多日的复垦,近日,位于星桥街道体育公园附近的一片土地上,原本露营棚架被拆除,散乱一地的垃圾被清理,恢复平整的土地开始孕育丰收的希望;与此同时,在崇贤街道某制造企业的厂房内,随着最后一块钢板的缓缓落地,共计1220多平方米的违建厂房完成拆除。
此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平分局工作人员在排摸走访时发现,这家企业占用消防通道搭建厂房。“占用消防通道,一旦发生火灾,会影响消防救援力量到场,而且火势会沿着连廊往上蔓延,后果不堪设想!”经过工作人员的耐心劝导,该企业负责人意识到违建的危害,表示愿意配合拆除。
像这样的摸排、拆除行动,是临平区常态化“两违”整治攻坚行动的一个缩影。有乱必治,有违必拆。今年以来,临平出动区、镇(街)两级队伍,重点针对自建房、小微园区、加工作坊等场所进行巡查和整治,杜绝“两违”违法行为侵占土地资源,维护公共空间秩序和安全,纵深推进“两违”防控治理工作。与此同时,以“两违”常态化整治攻坚行动为抓手,同步开展全市工业企业违章搭建火灾隐患专项行动。日前,临平区组织了区规资、住建相关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对乔司、运河开展了“2+2”联合督导检查,主要对在库的工业企业,尤其是纺织、纸制品、木器加工、危化品使用等四类火灾高风险领域企业进行督导检查,主要检查企业是否存在符合7项火灾隐患治理负面清单的违法建筑。“本次通过现场踏勘、查阅资料、询问交流等方式,我们对受检企业进行了细致检查。检查发现,有个别企业存在消防安全隐患问题。”检查组相关负责人继续说道。
针对出现的问题,区住建局专家结合现场情况,对企业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了专业研判,并及时给出了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消除了火灾隐患。
拼速度
多措并举推进“两违”治理攻坚
“嗡嗡嗡——”伴随着旋翼的轰鸣声,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显示屏上地貌环境尽收眼底,这就是临平区“两违”巡查工作的日常。“为遏制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行为,执法人员采用‘人巡+技防’方式巡查镇街及周边情况。无人机‘周周查’,有效分解工作任务,精准定位地块,让‘两违’无所遁形。”临平区相关执法人员介绍道,在利用无人机开展高频高精巡查的同时,建立区级巡查核查队伍及区、镇街两级日常动态巡查体系,每周至少开展1次违法易发区的全覆盖巡查、实现月度全区全域巡查。巡查结果严格按照卫片执法“3311”工作机制开展即查即改。
变“被动响应”为“主动发现”,临平以网格化管理为支点,通过精密织网、智慧赋能、铁腕执法等,持续撬动基层治理效能跃升。今年以来,全区继续加大“两违”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先后多次召开工作部署会,通过出台防控处置细则,做好政策强保障,建立“两违”融合、联席会议、责任追究和倒查等机制,全面整合部门力量、压实属地责任,实现违法建筑、违法用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对“两违”治理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
此外,临平区还加大宣传引导广度,充分利用横幅、宣传册、新媒体平台等渠道,全力营造“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社会氛围。积极开展“帮村助企杜绝违法用地”敲门服务行动,广泛宣传违建危害、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知识,提升村级组织和企业负责人依法依规用地意识。截至目前,共对25个村社、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敲门服务,发放违法用地防控宣传手册10000余份,营造共治共管的良好氛围。
违建治理,是拆也是建,是破更是立。眼下,临平区2025年“两违”常态化集中整治攻坚行动正在全力推进中,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整治违法用地73宗,总面积163.57亩;拆除违法建筑72宗,面积24969平方米。
“治理两违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我们用足科技手段,更下足绣花功夫。未来,我们将继续主动作为,聚焦违建治理堵点、难点,积极研究探索破解举措,在行动上铆足劲、在责任上压到底,提高全区防违控违水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平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织密防控体系网络,补齐防违控违短板, 为提升城乡面貌、彰显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作出贡献。
分享到: |
本报讯 (记者 潘锦)“以前,这里到处都是乱搭乱建的彩钢棚,经过整治,我们的村子变得这么干净整洁!”站在自家门前,望着眼前整洁美丽的村道,塘栖镇超山村村民朱师傅心中不禁感慨。从杂乱无章到全域洁美,这里的美丽蜕变,得益于全区违建治理工作的深入实施。
今年以来,临平区通过开展常态化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以下简称“两违”)整治攻坚行动,加强巡查监管、强化政策保障、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宣传引导扎实推进“两违”整治工作。辖区内堆场违法用地突出问题逐步扭转,违法用地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有力度
部门联动建立“闭环”新模式
经过多日的复垦,近日,位于星桥街道体育公园附近的一片土地上,原本露营棚架被拆除,散乱一地的垃圾被清理,恢复平整的土地开始孕育丰收的希望;与此同时,在崇贤街道某制造企业的厂房内,随着最后一块钢板的缓缓落地,共计1220多平方米的违建厂房完成拆除。
此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平分局工作人员在排摸走访时发现,这家企业占用消防通道搭建厂房。“占用消防通道,一旦发生火灾,会影响消防救援力量到场,而且火势会沿着连廊往上蔓延,后果不堪设想!”经过工作人员的耐心劝导,该企业负责人意识到违建的危害,表示愿意配合拆除。
像这样的摸排、拆除行动,是临平区常态化“两违”整治攻坚行动的一个缩影。有乱必治,有违必拆。今年以来,临平出动区、镇(街)两级队伍,重点针对自建房、小微园区、加工作坊等场所进行巡查和整治,杜绝“两违”违法行为侵占土地资源,维护公共空间秩序和安全,纵深推进“两违”防控治理工作。与此同时,以“两违”常态化整治攻坚行动为抓手,同步开展全市工业企业违章搭建火灾隐患专项行动。日前,临平区组织了区规资、住建相关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对乔司、运河开展了“2+2”联合督导检查,主要对在库的工业企业,尤其是纺织、纸制品、木器加工、危化品使用等四类火灾高风险领域企业进行督导检查,主要检查企业是否存在符合7项火灾隐患治理负面清单的违法建筑。“本次通过现场踏勘、查阅资料、询问交流等方式,我们对受检企业进行了细致检查。检查发现,有个别企业存在消防安全隐患问题。”检查组相关负责人继续说道。
针对出现的问题,区住建局专家结合现场情况,对企业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了专业研判,并及时给出了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消除了火灾隐患。
拼速度
多措并举推进“两违”治理攻坚
“嗡嗡嗡——”伴随着旋翼的轰鸣声,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显示屏上地貌环境尽收眼底,这就是临平区“两违”巡查工作的日常。“为遏制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行为,执法人员采用‘人巡+技防’方式巡查镇街及周边情况。无人机‘周周查’,有效分解工作任务,精准定位地块,让‘两违’无所遁形。”临平区相关执法人员介绍道,在利用无人机开展高频高精巡查的同时,建立区级巡查核查队伍及区、镇街两级日常动态巡查体系,每周至少开展1次违法易发区的全覆盖巡查、实现月度全区全域巡查。巡查结果严格按照卫片执法“3311”工作机制开展即查即改。
变“被动响应”为“主动发现”,临平以网格化管理为支点,通过精密织网、智慧赋能、铁腕执法等,持续撬动基层治理效能跃升。今年以来,全区继续加大“两违”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先后多次召开工作部署会,通过出台防控处置细则,做好政策强保障,建立“两违”融合、联席会议、责任追究和倒查等机制,全面整合部门力量、压实属地责任,实现违法建筑、违法用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对“两违”治理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
此外,临平区还加大宣传引导广度,充分利用横幅、宣传册、新媒体平台等渠道,全力营造“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社会氛围。积极开展“帮村助企杜绝违法用地”敲门服务行动,广泛宣传违建危害、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知识,提升村级组织和企业负责人依法依规用地意识。截至目前,共对25个村社、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敲门服务,发放违法用地防控宣传手册10000余份,营造共治共管的良好氛围。
违建治理,是拆也是建,是破更是立。眼下,临平区2025年“两违”常态化集中整治攻坚行动正在全力推进中,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整治违法用地73宗,总面积163.57亩;拆除违法建筑72宗,面积24969平方米。
“治理两违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我们用足科技手段,更下足绣花功夫。未来,我们将继续主动作为,聚焦违建治理堵点、难点,积极研究探索破解举措,在行动上铆足劲、在责任上压到底,提高全区防违控违水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平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织密防控体系网络,补齐防违控违短板, 为提升城乡面貌、彰显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