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悦 赵红 通讯员 陈昊旸)一张“浙BA”球票,能解锁多少种惊喜玩法?在临平,它不仅是通往赛场的通行证,更是畅享文旅盛宴的“万能钥匙”。
这个夏天,“浙BA”让临平的夜晚格外热闹。作为东部赛区的主办地,临平体育中心体育馆每场比赛都座无虚席。球场上的激烈对抗点燃了球迷的热情,更成为拉动临平文旅消费的强引擎,将赛事热情转化为文旅消费的热浪。
夜幕降临,一场场比赛精彩上演,体育馆内的欢呼声、加油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而在赛场外围,夏日晚风集市同样人流如织。102个展位,商品琳琅满目,集合了地方特产、体育装备、体育互动、餐饮小吃、文创产品等多品类商家,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好看,好吃,好玩!”来自滨江的黄先生兴奋地用三个“好”字总结当晚的观赛体验。看球之余,他品尝了临平特色美食,体验了现场运动互动,还在集市舞台上欣赏了表演。“本以为单纯地来看一场球,没想到现场内容这么丰富,下一场一定得早点来。”截至7月15日晚,集市总人流量超15万人次,产生消费超180万元。数据背后,是篮球赛事带来的强大引流效应,让原本平静的夏夜变得热闹非凡。
晚上10时过后,比赛进入尾声,场馆附近烧烤街的烟火气开始升腾。“我支持的球队输了球挺可惜,打算跟朋友一起去吃点小串、喝点小酒‘发泄’一下。”看完比赛,市民郭先生约上三五好友,走进体育中心周边的一家烧烤店,他们点上美食、啤酒,围坐在一起唠唠嗑,延续着球场上未尽的兴致。“平时晚上10点以后客人就少了,上座率在10桌左右。比赛期间,客人多了一倍,每晚营业额增加两三千元。”觅鲜·靓厨门店负责人王中海向记者介绍,他们店以龙虾为主打,辅以炒菜等下酒菜,最近客人增多,仅小龙虾的备货量就比平时增加了50斤,每晚都要忙到凌晨两三点,生意红火。
开赛以来,“浙BA”的热度持续狂飙,现场观众人数也节节攀升。如何将赛事“流量”更好地转化为“增量”?临平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其中发放“浙BA”专项消费券是关键一招。在支付宝平台上,市民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轻松领取电子消费券,不仅可以优惠入住参与活动的酒店,还能在近百家文旅商家畅享满减活动。据统计,截至7月15日,消费券累计核销34万元,带动消费超134万元。一张张消费券如同纽带,将篮球赛事与文旅消费紧密连接起来。
除了消费券的刺激,临平还巧妙借力“票根经济”新模式,进一步拓展文旅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凭借观赛“票根”,游客可以参与现场抽奖,有机会赢取丰厚奖品。赛后游览临平时,还能享受“免费吃、免费游、优惠住”等一系列文旅福利,解锁“观赛+消费”的文旅体验。如此一来,比赛虽然结束,消费链却得到了延伸,消费从“单一购买”向“链式体验”转型升级,让游客的观赛体验更加丰富多元。“我是跟着‘浙BA’来旅游的,坐高铁40分钟就到临平,非常方便。”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女士直言,她是被“隔壁邻居”热闹的氛围吸引过来的。在临平,她特意规划了一个“两天一夜”的完美行程:看完比赛住一晚,第二天凭“票根”免费游览超山,再到塘栖古镇玩一玩,尝一尝临平美食,晚上打道回府。
和李女士一样,除了免门票的超山景区,塘栖古镇也成为不少观赛群众的热门之选。在景区内,游客凭观赛“票根”可前往大运河临平国医生活馆、大运河糕版博物馆等地,享受免费赠饮、购物折扣等福利。这些实实在在的优惠,进一步点燃了游客的消费热情,让大家的游玩兴致愈发高涨。数据显示,开赛后的第一个周末,塘栖古镇景区、超山风景名胜区共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较前一个周末同比增长10%。
从赛事聚人气到消费券赋能,再到“票根经济”搭台,篮球赛事成为连接体育、文旅、商业等多个领域的桥梁,让不同产业多点开花。赛事仍在持续,热潮仍在涌动,临平的运动之美、人文之韵、经济之活,也随着这场“篮球+”夏日狂欢尽情释放。
分享到: |
(记者 高悦 赵红 通讯员 陈昊旸)一张“浙BA”球票,能解锁多少种惊喜玩法?在临平,它不仅是通往赛场的通行证,更是畅享文旅盛宴的“万能钥匙”。
这个夏天,“浙BA”让临平的夜晚格外热闹。作为东部赛区的主办地,临平体育中心体育馆每场比赛都座无虚席。球场上的激烈对抗点燃了球迷的热情,更成为拉动临平文旅消费的强引擎,将赛事热情转化为文旅消费的热浪。
夜幕降临,一场场比赛精彩上演,体育馆内的欢呼声、加油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而在赛场外围,夏日晚风集市同样人流如织。102个展位,商品琳琅满目,集合了地方特产、体育装备、体育互动、餐饮小吃、文创产品等多品类商家,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好看,好吃,好玩!”来自滨江的黄先生兴奋地用三个“好”字总结当晚的观赛体验。看球之余,他品尝了临平特色美食,体验了现场运动互动,还在集市舞台上欣赏了表演。“本以为单纯地来看一场球,没想到现场内容这么丰富,下一场一定得早点来。”截至7月15日晚,集市总人流量超15万人次,产生消费超180万元。数据背后,是篮球赛事带来的强大引流效应,让原本平静的夏夜变得热闹非凡。
晚上10时过后,比赛进入尾声,场馆附近烧烤街的烟火气开始升腾。“我支持的球队输了球挺可惜,打算跟朋友一起去吃点小串、喝点小酒‘发泄’一下。”看完比赛,市民郭先生约上三五好友,走进体育中心周边的一家烧烤店,他们点上美食、啤酒,围坐在一起唠唠嗑,延续着球场上未尽的兴致。“平时晚上10点以后客人就少了,上座率在10桌左右。比赛期间,客人多了一倍,每晚营业额增加两三千元。”觅鲜·靓厨门店负责人王中海向记者介绍,他们店以龙虾为主打,辅以炒菜等下酒菜,最近客人增多,仅小龙虾的备货量就比平时增加了50斤,每晚都要忙到凌晨两三点,生意红火。
开赛以来,“浙BA”的热度持续狂飙,现场观众人数也节节攀升。如何将赛事“流量”更好地转化为“增量”?临平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其中发放“浙BA”专项消费券是关键一招。在支付宝平台上,市民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轻松领取电子消费券,不仅可以优惠入住参与活动的酒店,还能在近百家文旅商家畅享满减活动。据统计,截至7月15日,消费券累计核销34万元,带动消费超134万元。一张张消费券如同纽带,将篮球赛事与文旅消费紧密连接起来。
除了消费券的刺激,临平还巧妙借力“票根经济”新模式,进一步拓展文旅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凭借观赛“票根”,游客可以参与现场抽奖,有机会赢取丰厚奖品。赛后游览临平时,还能享受“免费吃、免费游、优惠住”等一系列文旅福利,解锁“观赛+消费”的文旅体验。如此一来,比赛虽然结束,消费链却得到了延伸,消费从“单一购买”向“链式体验”转型升级,让游客的观赛体验更加丰富多元。“我是跟着‘浙BA’来旅游的,坐高铁40分钟就到临平,非常方便。”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女士直言,她是被“隔壁邻居”热闹的氛围吸引过来的。在临平,她特意规划了一个“两天一夜”的完美行程:看完比赛住一晚,第二天凭“票根”免费游览超山,再到塘栖古镇玩一玩,尝一尝临平美食,晚上打道回府。
和李女士一样,除了免门票的超山景区,塘栖古镇也成为不少观赛群众的热门之选。在景区内,游客凭观赛“票根”可前往大运河临平国医生活馆、大运河糕版博物馆等地,享受免费赠饮、购物折扣等福利。这些实实在在的优惠,进一步点燃了游客的消费热情,让大家的游玩兴致愈发高涨。数据显示,开赛后的第一个周末,塘栖古镇景区、超山风景名胜区共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较前一个周末同比增长10%。
从赛事聚人气到消费券赋能,再到“票根经济”搭台,篮球赛事成为连接体育、文旅、商业等多个领域的桥梁,让不同产业多点开花。赛事仍在持续,热潮仍在涌动,临平的运动之美、人文之韵、经济之活,也随着这场“篮球+”夏日狂欢尽情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