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万凤) 当“乾隆”遇上“运河污染案”会怎么处理?近日,“2025运河共生计划”暨杭州市第九届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宣传周第二场活动在塘栖古镇精彩上演。
这场以“乾隆”六下江南、督办运河治理、题写御碑史实为灵感源泉的剧目《御码头乾隆断污案》,创新采用“历史+喜剧+快闪”融合的形式,让严肃的运河治理史变成轻松活泼的互动剧,演员即兴发挥,观众随时参与,现场气氛热烈,为现场游客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沉浸式文化之旅。
活动现场,一艘乌篷船缓缓靠岸,船头立着身着便服的“乾隆帝”与“纪晓岚”。两人刚踏上青石板,就被手捧桑叶、死鱼的百姓们拦住了去路:“大人,河水有异!”了解情况后,“纪晓岚”当即以河蚌验毒之法测试污水;“乾隆帝”则转身询问围观游客:“众爱卿,此案当如何断?”霎时间,围观群众纷纷化身“陪审团”,你一言我一语地出谋划策……这场穿越三百年的“环保公案”,让古籍里的治水智慧鲜活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太有意思了,没想到历史还能这么‘玩’!”带着孩子来游玩的市民张女士兴奋地说。
“2025运河共生计划”希望实现文化遗产与社区生活的深度共生,用“一天一个小节目”的快闪表演,组织贴近群众的文化性活动。这场创新演绎的《御码头乾隆断污案》,通过“严肃历史轻量化传播”的方式,让沉睡的文化遗产“活”起来、“潮”起来,在沉浸式互动体验中自然传递运河保护的理念,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环保教育的有机融合。
分享到: |
本报讯 (记者 万凤) 当“乾隆”遇上“运河污染案”会怎么处理?近日,“2025运河共生计划”暨杭州市第九届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宣传周第二场活动在塘栖古镇精彩上演。
这场以“乾隆”六下江南、督办运河治理、题写御碑史实为灵感源泉的剧目《御码头乾隆断污案》,创新采用“历史+喜剧+快闪”融合的形式,让严肃的运河治理史变成轻松活泼的互动剧,演员即兴发挥,观众随时参与,现场气氛热烈,为现场游客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沉浸式文化之旅。
活动现场,一艘乌篷船缓缓靠岸,船头立着身着便服的“乾隆帝”与“纪晓岚”。两人刚踏上青石板,就被手捧桑叶、死鱼的百姓们拦住了去路:“大人,河水有异!”了解情况后,“纪晓岚”当即以河蚌验毒之法测试污水;“乾隆帝”则转身询问围观游客:“众爱卿,此案当如何断?”霎时间,围观群众纷纷化身“陪审团”,你一言我一语地出谋划策……这场穿越三百年的“环保公案”,让古籍里的治水智慧鲜活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太有意思了,没想到历史还能这么‘玩’!”带着孩子来游玩的市民张女士兴奋地说。
“2025运河共生计划”希望实现文化遗产与社区生活的深度共生,用“一天一个小节目”的快闪表演,组织贴近群众的文化性活动。这场创新演绎的《御码头乾隆断污案》,通过“严肃历史轻量化传播”的方式,让沉睡的文化遗产“活”起来、“潮”起来,在沉浸式互动体验中自然传递运河保护的理念,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环保教育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