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运河国际营地入选省级青年入乡实践站点
发布时间: 2025-07-18 09:47 来源: 今日临平

本报讯 (记者 高悦) 眼下,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美丽乡村也成为年轻人逐梦的沃土。在运河街道新宇村,有一个占地6000余亩的临平运河国际营地,它深度挖掘周边乡村资源,创新打造“双创孵化+人才招引”的特色政策,吸引了一批年轻人扎根乡村创业就业。最近,该营地入选了省级青年入乡实践站点。

踏入营地,一家藏在角落里的温馨咖啡馆映入眼帘。舒适的沙发区、趣味照片墙、静谧的阅读区……这家面积不大却设计精巧的小店,承载着“00后”姑娘刘西洋的乡村创业梦。“大学毕业后我曾经从事过乡村文旅运营的工作,走过许多乡村,逐渐喜欢上了那种质朴的宁静和美好。”刘西洋说,两年的工作经历让她敏锐察觉到,美丽乡村不缺游客,缺的是让年轻人愿意停留的“第三空间”。于是她萌生了到村里开咖啡馆的想法,但资金、场地等启动成本让她一度犯难。

在一次乡村实践活动中,临平运河国际营地进入了她的视线。“我考察后发现,这里可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房租补贴。咖啡店面积140多平方米,叠加各类大学生补贴,相当于能够‘零房租’入驻。”营地优厚的创业政策让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在这里筑梦。

今年三月,刘西洋“有米·YOMI SPACE”咖啡馆”顺利开业,她成为营地的首批“入乡”青年之一。咖啡店开起来了,可如何长久地运营,对于第一次创业的刘西洋来说仍是个不小的挑战。好在,营地充分考虑到青年“入乡”可能遇到的各种困惑,精心推出了大学生项目孵化十条政策,涵盖工商、税务,财务等服务,此外还设有项目孵化陪跑计划,为创业者配备经验丰富的创业导师,一路贴心陪跑。

“这些帮助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轻装上阵的刘西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研发和运营项目规划上。过去3个多月来,她充分发挥创意,利用村内种植的生姜、桑葚、枇杷等农产品,推出了各类特色饮品,还设置了农特产品展销区,帮助农户展销。同时,她还与营地合作开发研学课程,推出“运河文化咖啡品鉴课”等创新研学产品,打造了一个集咖啡、创业社群于一体的复合空间。“在这里,我感觉自己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体户,而是在做一个有意义的项目。”刘西洋说,她打算将乡村资源与咖啡结合,把农特产开发成文创产品,让更多人了解新宇村。

营地良好的“双创”氛围如同强大的磁场,吸引了20余家高质量农创企业入驻,吸纳30余名大学生创业就业。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刘宇欣便是其中之一。

“这里有足够自由发挥的空间,营地很支持我们的探索和尝试,哪怕是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也支持我们大胆地去尝试。”来到乡村后,刘宇欣迅速投入到营地研学课程的开发设计中。她立足周边乡村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自身心理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入驻企业特色,计划打造一批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研学课程。“我们计划打造150余门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学课程,涵盖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国防教育、亲子乐园、匹克球培训等多个领域,把营地打造成一个开放式、科技型、国际化的创新研学高地,在吸引青少年走进乡村研学的同时,也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我们‘造梦’。”刘宇欣信心满满地说。

环境美、政策佳、资源丰富,青年实践站点如同一个“造梦空间”,为青年人开辟了事业发展的新舞台,也让“入乡”青年收获了强烈的身份认同感。接下来,营地还计划招募一批面向科技研学的创业者和产业链服务商,并为他们提供“共享流量池”和“专业导师指导”等配套服务。“我们会不断完善服务,为年轻人量身定制更多创业岗位,营造创新空间。打造更具活力的青年创业生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临平运河国际营地负责人施洁莹表示。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临平运河国际营地入选省级青年入乡实践站点
发布时间: 2025-07-18 09:47:19 来源: 今日临平

本报讯 (记者 高悦) 眼下,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美丽乡村也成为年轻人逐梦的沃土。在运河街道新宇村,有一个占地6000余亩的临平运河国际营地,它深度挖掘周边乡村资源,创新打造“双创孵化+人才招引”的特色政策,吸引了一批年轻人扎根乡村创业就业。最近,该营地入选了省级青年入乡实践站点。

踏入营地,一家藏在角落里的温馨咖啡馆映入眼帘。舒适的沙发区、趣味照片墙、静谧的阅读区……这家面积不大却设计精巧的小店,承载着“00后”姑娘刘西洋的乡村创业梦。“大学毕业后我曾经从事过乡村文旅运营的工作,走过许多乡村,逐渐喜欢上了那种质朴的宁静和美好。”刘西洋说,两年的工作经历让她敏锐察觉到,美丽乡村不缺游客,缺的是让年轻人愿意停留的“第三空间”。于是她萌生了到村里开咖啡馆的想法,但资金、场地等启动成本让她一度犯难。

在一次乡村实践活动中,临平运河国际营地进入了她的视线。“我考察后发现,这里可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房租补贴。咖啡店面积140多平方米,叠加各类大学生补贴,相当于能够‘零房租’入驻。”营地优厚的创业政策让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在这里筑梦。

今年三月,刘西洋“有米·YOMI SPACE”咖啡馆”顺利开业,她成为营地的首批“入乡”青年之一。咖啡店开起来了,可如何长久地运营,对于第一次创业的刘西洋来说仍是个不小的挑战。好在,营地充分考虑到青年“入乡”可能遇到的各种困惑,精心推出了大学生项目孵化十条政策,涵盖工商、税务,财务等服务,此外还设有项目孵化陪跑计划,为创业者配备经验丰富的创业导师,一路贴心陪跑。

“这些帮助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轻装上阵的刘西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研发和运营项目规划上。过去3个多月来,她充分发挥创意,利用村内种植的生姜、桑葚、枇杷等农产品,推出了各类特色饮品,还设置了农特产品展销区,帮助农户展销。同时,她还与营地合作开发研学课程,推出“运河文化咖啡品鉴课”等创新研学产品,打造了一个集咖啡、创业社群于一体的复合空间。“在这里,我感觉自己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体户,而是在做一个有意义的项目。”刘西洋说,她打算将乡村资源与咖啡结合,把农特产开发成文创产品,让更多人了解新宇村。

营地良好的“双创”氛围如同强大的磁场,吸引了20余家高质量农创企业入驻,吸纳30余名大学生创业就业。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刘宇欣便是其中之一。

“这里有足够自由发挥的空间,营地很支持我们的探索和尝试,哪怕是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也支持我们大胆地去尝试。”来到乡村后,刘宇欣迅速投入到营地研学课程的开发设计中。她立足周边乡村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自身心理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入驻企业特色,计划打造一批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研学课程。“我们计划打造150余门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学课程,涵盖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国防教育、亲子乐园、匹克球培训等多个领域,把营地打造成一个开放式、科技型、国际化的创新研学高地,在吸引青少年走进乡村研学的同时,也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我们‘造梦’。”刘宇欣信心满满地说。

环境美、政策佳、资源丰富,青年实践站点如同一个“造梦空间”,为青年人开辟了事业发展的新舞台,也让“入乡”青年收获了强烈的身份认同感。接下来,营地还计划招募一批面向科技研学的创业者和产业链服务商,并为他们提供“共享流量池”和“专业导师指导”等配套服务。“我们会不断完善服务,为年轻人量身定制更多创业岗位,营造创新空间。打造更具活力的青年创业生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临平运河国际营地负责人施洁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