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潘锦) “情绪再给到位一些,眼神很好!”日前,微短剧《工坊共潮生》在运河街道杭信村开拍,导演高峰紧张而忙碌地调度着每一个镜头,“素人”演员们则在一旁对戏、揣摩动作。该剧是由区总工会、运河街道总工会与区融媒体中心共同策划制作的系列微短剧中的首部作品,剧中讲述了“工会干部带头致富”的担当作为及“电商赋能拓销路”的创新探索。
微短剧《工坊共潮生》以乡村振兴为背景,讲的是工会干部陈英与运河大姐美丽,联手创办运河村民共富工坊,通过来料加工的方式,帮助困境村民提高收入的故事。“剧本是由真实发生的故事为原型进行创作的,取材于当地,也服务于当地。”《工坊共潮生》副导演小慈介绍,为让剧本表达与人物表演更贴近实际情况,前期导演组多次前往线下踩点,与角色原型进行深入沟通,力图将各类细节还原。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演员阵容全部通过区融媒体中心“微短剧星计划”公开选拔产生,8名演员都是“素人”。“我这个角色就是带着姐妹们闯出路的领路人,这一点让我很有启发。”在介绍角色时,出演工会干部陈英的演员杨莹说,自己在生活中就是个愿意带头、乐于表达的人,这个角色与自己的个性也很匹配。“我心中有个演员梦,现在有机会圆梦,就要带给大家精彩的表演。”杨莹说。
此外,为保障拍摄质量,剧组在开拍前组织了专业表演培训。饰演小花的蔡丽萍在剧中饰演的是一名精神障碍患者,情绪反差较大,对她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她告诉记者:“我认为这个角色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引出共富工坊的关键人物,拍摄前我也是揣摩了很久,这样的体验很新奇。”
“大家的状态都很饱满,不断地练习台词、琢磨表演方法,拍摄很顺利。”小慈告诉记者,目前,该剧已完成拍摄并进入后期制作,力争早日播出。她透露,系列微短剧中的第二部将聚焦弘扬“老虎钳精神”,并尝试创新叙事手法,持续记录临平干部群众的奋斗历程。
当前,临平锚定产业提质、品牌塑造,致力于打造全国微短剧名城,“临影厂”影视基地与塘栖古镇、五杭老街等特色拍摄点位形成“1+N”全域影视拍摄矩阵。未来,全区将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开展剧本创作大赛、行业培训等活动,为精品创作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分享到: |
本报讯 (记者 潘锦) “情绪再给到位一些,眼神很好!”日前,微短剧《工坊共潮生》在运河街道杭信村开拍,导演高峰紧张而忙碌地调度着每一个镜头,“素人”演员们则在一旁对戏、揣摩动作。该剧是由区总工会、运河街道总工会与区融媒体中心共同策划制作的系列微短剧中的首部作品,剧中讲述了“工会干部带头致富”的担当作为及“电商赋能拓销路”的创新探索。
微短剧《工坊共潮生》以乡村振兴为背景,讲的是工会干部陈英与运河大姐美丽,联手创办运河村民共富工坊,通过来料加工的方式,帮助困境村民提高收入的故事。“剧本是由真实发生的故事为原型进行创作的,取材于当地,也服务于当地。”《工坊共潮生》副导演小慈介绍,为让剧本表达与人物表演更贴近实际情况,前期导演组多次前往线下踩点,与角色原型进行深入沟通,力图将各类细节还原。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演员阵容全部通过区融媒体中心“微短剧星计划”公开选拔产生,8名演员都是“素人”。“我这个角色就是带着姐妹们闯出路的领路人,这一点让我很有启发。”在介绍角色时,出演工会干部陈英的演员杨莹说,自己在生活中就是个愿意带头、乐于表达的人,这个角色与自己的个性也很匹配。“我心中有个演员梦,现在有机会圆梦,就要带给大家精彩的表演。”杨莹说。
此外,为保障拍摄质量,剧组在开拍前组织了专业表演培训。饰演小花的蔡丽萍在剧中饰演的是一名精神障碍患者,情绪反差较大,对她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她告诉记者:“我认为这个角色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引出共富工坊的关键人物,拍摄前我也是揣摩了很久,这样的体验很新奇。”
“大家的状态都很饱满,不断地练习台词、琢磨表演方法,拍摄很顺利。”小慈告诉记者,目前,该剧已完成拍摄并进入后期制作,力争早日播出。她透露,系列微短剧中的第二部将聚焦弘扬“老虎钳精神”,并尝试创新叙事手法,持续记录临平干部群众的奋斗历程。
当前,临平锚定产业提质、品牌塑造,致力于打造全国微短剧名城,“临影厂”影视基地与塘栖古镇、五杭老街等特色拍摄点位形成“1+N”全域影视拍摄矩阵。未来,全区将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开展剧本创作大赛、行业培训等活动,为精品创作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