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雁回归”孵出社区金课堂
临平籍大学生暑期实践反哺家乡带来看得见的“青春生产力”
发布时间: 2025-07-22 09:31 来源: 今日临平

本报讯 (记者 杨荣 实习生 徐凌伟 通讯员 马艳慧) “要是发现有人倒地,第一步该干啥呀?”“要大声呼救,判断意识,然后马上拨打120!”7月18日,在南苑街道龙兴社区的活动室里,孩子们稚嫩却响亮的声音此起彼伏,满是对知识的热切渴望。

这是浙江大学“童心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为龙兴社区的孩子们精心打造的一堂急救知识课堂。医学专业的学生们借助视频,帮助孩子们深入了解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等关键操作要领。随后,他们还现场示范,教孩子们如何进行包扎。这堂集学习与动手实践于一体的课程,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大家纷纷踊跃参与,模仿着大哥哥大姐姐们的动作,认真练习每一个急救步骤。

“这堂课太生动有趣啦,平时我们根本接触不到这些知识,真的太有意义了。”小学生方紫曦说。据悉,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团与龙兴社区假日学校深度融合,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专业力量。“我们拥有文化特派员、专业培训机构等多方优质资源,而实践团的加入,更是让我们的课程体系在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上实现了质的飞跃。”龙兴社区党委书记毛丽娟介绍,“如今,我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校赋能、寓教于乐’社区教育新模式,实践团的成员们就像青春榜样,用他们的热情和才华感染着每一个孩子。”实践团带来的课程丰富多样,既有充满奥秘的科普知识,又有活力四射的户外运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假日学校的招收名额刚一放出,就被一抢而空。

据了解,这支由11位朝气蓬勃的浙大学子组成的实践团队,都是来自临籍学子工作站浙江大学分站的成员,专业涵盖了电气自动化、光电信息、医学等多个领域。实践团团长沈晨凯介绍说:“给孩子们上的每一堂课都是我们针对他们的年龄段反复打磨、精心设计的。我们之所以选择在家乡开展社会实践,是因为在浙大求学时,我们代表着临平优秀青年的精神风貌。这次实践,我们不仅带来了知识科普和急救技能,更希望能将自身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积累的高效学习方法、科学的时间管理技巧等实用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弟学妹们,助力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接下来,实践团还将走进南苑街道临城社区为孩子们带去丰富的课堂内容。谈及第一次社会实践,沈晨凯内心也充满了感慨,“为了响应‘临雁回归’行动计划,我们选择回到家乡开展社会实践。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们有机会深入了解社区的运作模式,也真切感受到了临平这些年来基层组织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对我个人而言,前期与社区的沟通协调、课程方案的精心撰写、团队内部的交流合作,都极大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这是一次无比宝贵的成长机遇。”

“童心未来”实践团的成功探索,是临平区积极响应团省委开展2025年浙江省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扎实落实杭州市“春雨计划”的生动写照。今年4月,临平团区委焕新了“临雁回归”行动计划,根据高三引路、大学铺路、就业带路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志愿指导、社会实践、实习就业、家乡宣传四大机制,全程陪伴青年在临平成长成才。于暑假前精心策划并推出了包含政策解读、关爱行动、技术服务等在内的41个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和实践观察点位。这些项目旨在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在亲身参与基层实践的过程中,上好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大思政课”,进一步强化他们的责任担当意识,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健全的人格品质,让他们在社会的广阔天地中茁壮成长。

据了解,这个假期,还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的学生将纷纷走进临平运河街道、塘栖镇、崇贤街道、南苑街道等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他们如同播撒在临平大地上的希望种子,用青春的激情和智慧,为这片乡土大地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书写着属于他们的青春华章。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临雁回归”孵出社区金课堂
发布时间: 2025-07-22 09:31:43 来源: 今日临平

本报讯 (记者 杨荣 实习生 徐凌伟 通讯员 马艳慧) “要是发现有人倒地,第一步该干啥呀?”“要大声呼救,判断意识,然后马上拨打120!”7月18日,在南苑街道龙兴社区的活动室里,孩子们稚嫩却响亮的声音此起彼伏,满是对知识的热切渴望。

这是浙江大学“童心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为龙兴社区的孩子们精心打造的一堂急救知识课堂。医学专业的学生们借助视频,帮助孩子们深入了解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等关键操作要领。随后,他们还现场示范,教孩子们如何进行包扎。这堂集学习与动手实践于一体的课程,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大家纷纷踊跃参与,模仿着大哥哥大姐姐们的动作,认真练习每一个急救步骤。

“这堂课太生动有趣啦,平时我们根本接触不到这些知识,真的太有意义了。”小学生方紫曦说。据悉,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团与龙兴社区假日学校深度融合,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专业力量。“我们拥有文化特派员、专业培训机构等多方优质资源,而实践团的加入,更是让我们的课程体系在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上实现了质的飞跃。”龙兴社区党委书记毛丽娟介绍,“如今,我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校赋能、寓教于乐’社区教育新模式,实践团的成员们就像青春榜样,用他们的热情和才华感染着每一个孩子。”实践团带来的课程丰富多样,既有充满奥秘的科普知识,又有活力四射的户外运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假日学校的招收名额刚一放出,就被一抢而空。

据了解,这支由11位朝气蓬勃的浙大学子组成的实践团队,都是来自临籍学子工作站浙江大学分站的成员,专业涵盖了电气自动化、光电信息、医学等多个领域。实践团团长沈晨凯介绍说:“给孩子们上的每一堂课都是我们针对他们的年龄段反复打磨、精心设计的。我们之所以选择在家乡开展社会实践,是因为在浙大求学时,我们代表着临平优秀青年的精神风貌。这次实践,我们不仅带来了知识科普和急救技能,更希望能将自身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积累的高效学习方法、科学的时间管理技巧等实用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弟学妹们,助力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接下来,实践团还将走进南苑街道临城社区为孩子们带去丰富的课堂内容。谈及第一次社会实践,沈晨凯内心也充满了感慨,“为了响应‘临雁回归’行动计划,我们选择回到家乡开展社会实践。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们有机会深入了解社区的运作模式,也真切感受到了临平这些年来基层组织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对我个人而言,前期与社区的沟通协调、课程方案的精心撰写、团队内部的交流合作,都极大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这是一次无比宝贵的成长机遇。”

“童心未来”实践团的成功探索,是临平区积极响应团省委开展2025年浙江省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扎实落实杭州市“春雨计划”的生动写照。今年4月,临平团区委焕新了“临雁回归”行动计划,根据高三引路、大学铺路、就业带路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志愿指导、社会实践、实习就业、家乡宣传四大机制,全程陪伴青年在临平成长成才。于暑假前精心策划并推出了包含政策解读、关爱行动、技术服务等在内的41个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和实践观察点位。这些项目旨在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在亲身参与基层实践的过程中,上好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大思政课”,进一步强化他们的责任担当意识,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健全的人格品质,让他们在社会的广阔天地中茁壮成长。

据了解,这个假期,还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的学生将纷纷走进临平运河街道、塘栖镇、崇贤街道、南苑街道等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他们如同播撒在临平大地上的希望种子,用青春的激情和智慧,为这片乡土大地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书写着属于他们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