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荣 通讯员 周蓉) 近日,由区科协联合区红十字会、区博爱之家志愿服务中心开展的“防灾减灾亲子课堂”主题活动走进星桥中学,将急救知识送到学生身边。
“当看到有人突然倒地,千万不要慌乱,首先要评估环境,确保自身安全,再轻拍患者双肩大声呼喊,以判断意识……”活动现场,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沈小丽以鲜活真实的案例为切入点,借助模拟人向在场的师生和家长们演示心肺复苏的具体步骤、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气道异物梗阻的应急处理方法。
与此同时,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雷世华则聚焦地震这一自然灾害,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地震发生时的逃生技巧和自救方法。“地震来临时,要保持冷静,迅速躲到坚固的家具下方或墙角处,用枕头、书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雷世华一边讲解,一边进行示范,让学生和家长们更直观地了解应对地震的正确方式。
学习环节结束后,学生和家长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实操演练。“我第一次和孩子参与这样的学习活动,没想到能学到这么多实用的急救知识,还能亲自操作练习,受益匪浅。”家长谭先生说道。
意外没有“预备铃”,在紧急情况下,科学的急救措施往往能挽救生命。今年6月,星桥中学成为临平区唯一一所入选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的中学。为了提升全体师生的急救能力,学校高度重视急救教育工作,专门组织老师参加培训学习,目前所有专任教师均已通过考核,取得了红十字救护员证。此外,学校还成立了“生命教育安全”社团,吸引30多位学生加入。社团定期开展活动,针对心肺复苏、创伤救护、意外伤害、常见急症处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急救知识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不仅如此,学校还将急救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通过学科整合、系列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让急救意识深深扎根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
分享到: |
本报讯 (记者 杨荣 通讯员 周蓉) 近日,由区科协联合区红十字会、区博爱之家志愿服务中心开展的“防灾减灾亲子课堂”主题活动走进星桥中学,将急救知识送到学生身边。
“当看到有人突然倒地,千万不要慌乱,首先要评估环境,确保自身安全,再轻拍患者双肩大声呼喊,以判断意识……”活动现场,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沈小丽以鲜活真实的案例为切入点,借助模拟人向在场的师生和家长们演示心肺复苏的具体步骤、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气道异物梗阻的应急处理方法。
与此同时,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雷世华则聚焦地震这一自然灾害,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地震发生时的逃生技巧和自救方法。“地震来临时,要保持冷静,迅速躲到坚固的家具下方或墙角处,用枕头、书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雷世华一边讲解,一边进行示范,让学生和家长们更直观地了解应对地震的正确方式。
学习环节结束后,学生和家长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实操演练。“我第一次和孩子参与这样的学习活动,没想到能学到这么多实用的急救知识,还能亲自操作练习,受益匪浅。”家长谭先生说道。
意外没有“预备铃”,在紧急情况下,科学的急救措施往往能挽救生命。今年6月,星桥中学成为临平区唯一一所入选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的中学。为了提升全体师生的急救能力,学校高度重视急救教育工作,专门组织老师参加培训学习,目前所有专任教师均已通过考核,取得了红十字救护员证。此外,学校还成立了“生命教育安全”社团,吸引30多位学生加入。社团定期开展活动,针对心肺复苏、创伤救护、意外伤害、常见急症处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急救知识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不仅如此,学校还将急救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通过学科整合、系列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让急救意识深深扎根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