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讯 (记者 高悦) 近日,杭州市文明办举办了以“汇聚文明力量 共建最美杭州”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我区“奶奶共富工坊”“薪火相传——红乔根脉的少年之声”“临平银泰inPARK Z世代潮流文明共生”3个项目分获金银铜奖。
创新“家门口就业”模式,为近200名农村留守老人提供采莲、包装等岗位,实现人均年增收超万元……斩获金奖的“奶奶共富工坊”项目2019年创立于运河街道新宇村,开辟出水果莲子这一“新赛道”,让奶奶们“开开心心聊闲天,轻轻松松赚闲钱”。
作为基层治理创新载体,工坊融合集体文化活动与公共安全宣传,开展反诈、反邪、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宣传,提升防范意识,和谐邻里关系,夯实乡村治理基础。依托多样的文明实践载体,项目实现产业振兴、乡风文明与生态共建深度融合,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共富文明实践样板。近年来,该模式分别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持续关注,累计获中央、省级报刊头版报道60篇,微博热搜话题量超过6500万,18个国家29家海外媒体进行实地采访。目前,该模式入选首批“浙江省优秀共富案例”,并在杭金衢地区得到推广,带动当地就业300余人,人均增收2万元。
“薪火相传——红乔根脉的少年之声”项目斩获银奖。该项目以红乔根脉展示馆为主阵地,通过“少年讲给少年听”的创新模式,广泛招募属地青少年、在校学生担任“星苗”讲解员,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在沉浸式学习中增强爱党爱国爱家乡理想信念,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目前,馆内已有32名青少年参与讲解服务,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向公众传播乔司人民的红色记忆。
同时,项目整合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乔司好声音”宣讲团、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学校德育资源等专业的红色力量,设计了一套校地共建的讲解模式,将红乔根脉纳入学校社会实践课程体系。已累计组织开展红色主题读书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红色故事展演等活动累计80余场,覆盖青少年2000余人次。该项目有效激发了青少年群体的参与热情,推动红色教育从“灌输式”向“体验式”转变,构建起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平台、以红色文化为载体、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红色文化传承新路径,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打下坚实基础。
获得铜奖的“临平银泰inPARK Z世代潮流文明共生”项目,以打造全国首个“潮流文明共生体”式新时代文明实践街区标杆为目标,依托临平银泰inPARK的区位势能、客群基础、载体特色等三大核心优势,深化文明空间融合、强化实践活动品牌、激活青年参与引擎,推动载体、机制、驱动创新,直击文明实践痛点,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空间即阵地”理念创新文明实践,通过艺术化场景营造与沉浸式活动赋能,构建文明培育新生态。在滑板场、宠物草坪等公共空间植入声光地标、镜面艺术桩等交互装置,日均吸引3万人次打卡;全域布局文明能量站,集成便民服务与无障碍设施,让文明理念随服务浸润生活,进而深化微文明实践,于露营场景植入生态责任教育,借非遗工坊活化传统礼仪,使文明培育自然融入休闲体验。最终形成特色IP活动矩阵,凝聚青年自治力量,以主理人共创机制激发街区文明内生动力,构筑可持续的文明实践生态。
分享到: |
报讯 (记者 高悦) 近日,杭州市文明办举办了以“汇聚文明力量 共建最美杭州”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我区“奶奶共富工坊”“薪火相传——红乔根脉的少年之声”“临平银泰inPARK Z世代潮流文明共生”3个项目分获金银铜奖。
创新“家门口就业”模式,为近200名农村留守老人提供采莲、包装等岗位,实现人均年增收超万元……斩获金奖的“奶奶共富工坊”项目2019年创立于运河街道新宇村,开辟出水果莲子这一“新赛道”,让奶奶们“开开心心聊闲天,轻轻松松赚闲钱”。
作为基层治理创新载体,工坊融合集体文化活动与公共安全宣传,开展反诈、反邪、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宣传,提升防范意识,和谐邻里关系,夯实乡村治理基础。依托多样的文明实践载体,项目实现产业振兴、乡风文明与生态共建深度融合,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共富文明实践样板。近年来,该模式分别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持续关注,累计获中央、省级报刊头版报道60篇,微博热搜话题量超过6500万,18个国家29家海外媒体进行实地采访。目前,该模式入选首批“浙江省优秀共富案例”,并在杭金衢地区得到推广,带动当地就业300余人,人均增收2万元。
“薪火相传——红乔根脉的少年之声”项目斩获银奖。该项目以红乔根脉展示馆为主阵地,通过“少年讲给少年听”的创新模式,广泛招募属地青少年、在校学生担任“星苗”讲解员,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在沉浸式学习中增强爱党爱国爱家乡理想信念,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目前,馆内已有32名青少年参与讲解服务,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向公众传播乔司人民的红色记忆。
同时,项目整合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乔司好声音”宣讲团、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学校德育资源等专业的红色力量,设计了一套校地共建的讲解模式,将红乔根脉纳入学校社会实践课程体系。已累计组织开展红色主题读书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红色故事展演等活动累计80余场,覆盖青少年2000余人次。该项目有效激发了青少年群体的参与热情,推动红色教育从“灌输式”向“体验式”转变,构建起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平台、以红色文化为载体、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红色文化传承新路径,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打下坚实基础。
获得铜奖的“临平银泰inPARK Z世代潮流文明共生”项目,以打造全国首个“潮流文明共生体”式新时代文明实践街区标杆为目标,依托临平银泰inPARK的区位势能、客群基础、载体特色等三大核心优势,深化文明空间融合、强化实践活动品牌、激活青年参与引擎,推动载体、机制、驱动创新,直击文明实践痛点,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空间即阵地”理念创新文明实践,通过艺术化场景营造与沉浸式活动赋能,构建文明培育新生态。在滑板场、宠物草坪等公共空间植入声光地标、镜面艺术桩等交互装置,日均吸引3万人次打卡;全域布局文明能量站,集成便民服务与无障碍设施,让文明理念随服务浸润生活,进而深化微文明实践,于露营场景植入生态责任教育,借非遗工坊活化传统礼仪,使文明培育自然融入休闲体验。最终形成特色IP活动矩阵,凝聚青年自治力量,以主理人共创机制激发街区文明内生动力,构筑可持续的文明实践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