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场馆热”蔓延至“全城燃”
文旅体促消费走出“临平范”
发布时间: 2025-07-30 09:34 来源: 今日临平

linping0730001_005_01_b.jpg

(记者 潘锦) 这个7月,“浙BA”到底有多火?在临平,杭州东部赛区7月20日晚迎来预选赛“收官之战”,场外一票难求,场内热火朝天。“临危不惧 平地惊雷”“格浪头 夯浪头 萧山历史最悠久”“不必千年等一回 西湖出场谁怕谁”……观赛热情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临平全域激起消费的涟漪——

周边市集人头攒动,吸引人流超30万人次,带动消费328.8万元;商圈客流同比增长,“浙BA”专项消费券带动消费222.17万元;票根经济潜能深挖,整合酒店、餐饮等资源,提供总价值超30万元的文旅福利。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支撑赛事经济一路上扬、屡创新高的绝招在哪里?由此回溯,临平正以“赛事+”为纽带,串联起体育、文旅与消费的无限可能。

多样赛事搭台 激活全民热情

“好球!精彩!”“临平加油”……7月23日晚,2025中国足协女子五人制联赛大区赛·浙江临平赛区在临平体育中心体育馆开赛,杭州临平乐茵足球俱乐部和浙江杭忆春浦足球俱乐部上演精彩对决,热情活力席卷赛场。与此同时,体育场内,加油呐喊声也不绝于耳,2025年中国足协女子足球超级联赛杭州银行对北京雨虹修缮的比赛同样精彩。

这只是一个缩影。在临平体育中心的赛事日历上,一场场高规格赛事的安排密集而丰富。

在今年计划举办的50余场次高规格体育赛事中,仅上半年就有多项重磅赛事接连登场:方兴渡・2025临平半程马拉松,吸引万名跑者穿梭于城市山水间;2025年世界空手道联盟K1超级联赛,让全球目光聚焦临平;2025年中国足协女子足球超级联赛、2025年中国足协男子足球乙级联赛、2025年中国足协男子五人制足球超级联赛等多项大型体育赛事更是轮番上演。

这份关于临平体育的“盛宴菜单”,在尽展竞技魅力的同时,更是展现了强大的商业虹吸能力。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临平举办的相关赛事共招募赞助商100余家,其中K1赛事收入45.8万元,马拉松赛事收入322.8万元,“赛事+”经济初显规模。“浙BA”则将全民参与诠释到了极致:馆内,多轮抽奖送出的春风动力摩托车、臻元箱包等“临平造”奖品让观众满载而归;馆外,“夏日晚风市集”102个摊位陈列着非遗文创、潮流装备和本土特产,吸引人流超过30万人次,促进消费328.8万元。“跑马拉松有丰富参赛包、完赛包,没想到看比赛也能抽中好物,真是运气满满。”市民瞿先生在“浙BA”的抽奖环节抽中了楠宋瓷业纪念品,兴奋异常。

“发展赛事经济,要把吸引观众作为核心来抓。”临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下半年,我区将继续加大赛事供给,持续打造更多赛事品牌,力争实现全年参赛观赛人次达到500万的目标。

创新消费场景 跨界融合发展

高品质赛事关注度高,带动性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涉足体育相关消费领域,如购买运动装备,以及衍生出的交通、餐饮、文旅消费等,让体育更加融入生活。

如此良好的掘金机会岂容错过,浙BA赛事期间,临平将“票根经济”玩出了新花样。赛事共举办21场比赛,售出门票6万余张,实现票务收入近120万元。这张小小的票根,更是成为开启全域消费的钥匙:临平整合酒店、餐饮、景区等资源,为每位购票者提供15项免费福利、68项折扣福利和50余项抽奖福利,总价值超30万元。观众凭票根可兑换超山景区免票、塘栖古镇购物折扣、万丽酒店自助餐优惠券等,让观赛之外的消费体验更加丰富。

赛事经济的火花,也在商圈绚烂绽放:开赛以来,临平体育场馆日均客流近万人,带动周边银泰城、余之城、inPARK等重点商圈客流新增20%以上。此外,参与主题市集商家销售额环比增长35%以上,场馆周边餐饮业销售额环比增长30%、零售业销售额环比增长20%,“浙BA”专项消费券带动消费222.17万元。一串亮眼数据,印证着赛事流量带动经济增量的澎湃脉动。   

当体育回归群众,同样会释放惊人的社会能量。以首届浙江(杭州)国际时尚体育周为例,活动期间,艺尚小镇化身为巨型运动市集,200余家品牌推出低至1折的专属优惠,构建起“展销玩”一体化消费动线,吸引市民游客超30万人次。更值得关注的是,临平精准投放250万元消费券,核销率达100%,直接带动体育相关销售3200余万元,撬动周边综合消费超1.8亿元,促进临平全域文旅消费总额近2.4亿元,同比增长25%。这种消费场景的创新,在超山景区的房车露营装备展、田立方・临平未来农场的“百村万帐”中得到延伸,日客流量突破5000人次。

“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消费”,当篮球当了“导游”,“赛事+”也有了更广维度。“竞技比赛之外,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为此,我们开展了系列景点打卡活动,并编制发布了临平体育旅游地图,进一步整合全区体育旅游资源,发挥多业态融合的乘数效应。”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推动体育和文旅深度融合,临平不断延长消费链条,嵌入旅游观光、美食体验、休闲购物等内容,打造能玩、能逛、能体验的消费新场景,推动体育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留量”。

从产业链培育到品牌建设,围绕赛事经济,临平将产业做成了“圈”。通过举办各类高规格赛事,吸引体育企业集聚,推动体育用品制造、赛事运营、体育培训、体育传媒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截至目前,临平体育中心招引宏优体育、海豚爸爸等体育类教培机构12家,以及麦当劳、“我爱临平”便利店、“我爱临平”咖啡店等配套餐饮业态多家;利用场馆空余时段,积极承接各类文旅体促消费活动,强化场馆自身造血功能。同时,全区277家体育企业全部纳入省体育企业名录库,形成了完整的体育产业链条。

不难发现,运动带给这座城市新的活力与魅力,同时也带来了消费热潮,丰富了消费业态,“赛事经济+”驱动模式逐渐成为市民日常消费的主旋律。至于如何让赛事经济真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临平还有更多元的解题方法在路上。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文旅体促消费走出“临平范”
发布时间: 2025-07-30 09:34:38 来源: 今日临平

linping0730001_005_01_b.jpg

(记者 潘锦) 这个7月,“浙BA”到底有多火?在临平,杭州东部赛区7月20日晚迎来预选赛“收官之战”,场外一票难求,场内热火朝天。“临危不惧 平地惊雷”“格浪头 夯浪头 萧山历史最悠久”“不必千年等一回 西湖出场谁怕谁”……观赛热情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临平全域激起消费的涟漪——

周边市集人头攒动,吸引人流超30万人次,带动消费328.8万元;商圈客流同比增长,“浙BA”专项消费券带动消费222.17万元;票根经济潜能深挖,整合酒店、餐饮等资源,提供总价值超30万元的文旅福利。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支撑赛事经济一路上扬、屡创新高的绝招在哪里?由此回溯,临平正以“赛事+”为纽带,串联起体育、文旅与消费的无限可能。

多样赛事搭台 激活全民热情

“好球!精彩!”“临平加油”……7月23日晚,2025中国足协女子五人制联赛大区赛·浙江临平赛区在临平体育中心体育馆开赛,杭州临平乐茵足球俱乐部和浙江杭忆春浦足球俱乐部上演精彩对决,热情活力席卷赛场。与此同时,体育场内,加油呐喊声也不绝于耳,2025年中国足协女子足球超级联赛杭州银行对北京雨虹修缮的比赛同样精彩。

这只是一个缩影。在临平体育中心的赛事日历上,一场场高规格赛事的安排密集而丰富。

在今年计划举办的50余场次高规格体育赛事中,仅上半年就有多项重磅赛事接连登场:方兴渡・2025临平半程马拉松,吸引万名跑者穿梭于城市山水间;2025年世界空手道联盟K1超级联赛,让全球目光聚焦临平;2025年中国足协女子足球超级联赛、2025年中国足协男子足球乙级联赛、2025年中国足协男子五人制足球超级联赛等多项大型体育赛事更是轮番上演。

这份关于临平体育的“盛宴菜单”,在尽展竞技魅力的同时,更是展现了强大的商业虹吸能力。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临平举办的相关赛事共招募赞助商100余家,其中K1赛事收入45.8万元,马拉松赛事收入322.8万元,“赛事+”经济初显规模。“浙BA”则将全民参与诠释到了极致:馆内,多轮抽奖送出的春风动力摩托车、臻元箱包等“临平造”奖品让观众满载而归;馆外,“夏日晚风市集”102个摊位陈列着非遗文创、潮流装备和本土特产,吸引人流超过30万人次,促进消费328.8万元。“跑马拉松有丰富参赛包、完赛包,没想到看比赛也能抽中好物,真是运气满满。”市民瞿先生在“浙BA”的抽奖环节抽中了楠宋瓷业纪念品,兴奋异常。

“发展赛事经济,要把吸引观众作为核心来抓。”临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下半年,我区将继续加大赛事供给,持续打造更多赛事品牌,力争实现全年参赛观赛人次达到500万的目标。

创新消费场景 跨界融合发展

高品质赛事关注度高,带动性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涉足体育相关消费领域,如购买运动装备,以及衍生出的交通、餐饮、文旅消费等,让体育更加融入生活。

如此良好的掘金机会岂容错过,浙BA赛事期间,临平将“票根经济”玩出了新花样。赛事共举办21场比赛,售出门票6万余张,实现票务收入近120万元。这张小小的票根,更是成为开启全域消费的钥匙:临平整合酒店、餐饮、景区等资源,为每位购票者提供15项免费福利、68项折扣福利和50余项抽奖福利,总价值超30万元。观众凭票根可兑换超山景区免票、塘栖古镇购物折扣、万丽酒店自助餐优惠券等,让观赛之外的消费体验更加丰富。

赛事经济的火花,也在商圈绚烂绽放:开赛以来,临平体育场馆日均客流近万人,带动周边银泰城、余之城、inPARK等重点商圈客流新增20%以上。此外,参与主题市集商家销售额环比增长35%以上,场馆周边餐饮业销售额环比增长30%、零售业销售额环比增长20%,“浙BA”专项消费券带动消费222.17万元。一串亮眼数据,印证着赛事流量带动经济增量的澎湃脉动。   

当体育回归群众,同样会释放惊人的社会能量。以首届浙江(杭州)国际时尚体育周为例,活动期间,艺尚小镇化身为巨型运动市集,200余家品牌推出低至1折的专属优惠,构建起“展销玩”一体化消费动线,吸引市民游客超30万人次。更值得关注的是,临平精准投放250万元消费券,核销率达100%,直接带动体育相关销售3200余万元,撬动周边综合消费超1.8亿元,促进临平全域文旅消费总额近2.4亿元,同比增长25%。这种消费场景的创新,在超山景区的房车露营装备展、田立方・临平未来农场的“百村万帐”中得到延伸,日客流量突破5000人次。

“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消费”,当篮球当了“导游”,“赛事+”也有了更广维度。“竞技比赛之外,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为此,我们开展了系列景点打卡活动,并编制发布了临平体育旅游地图,进一步整合全区体育旅游资源,发挥多业态融合的乘数效应。”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推动体育和文旅深度融合,临平不断延长消费链条,嵌入旅游观光、美食体验、休闲购物等内容,打造能玩、能逛、能体验的消费新场景,推动体育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留量”。

从产业链培育到品牌建设,围绕赛事经济,临平将产业做成了“圈”。通过举办各类高规格赛事,吸引体育企业集聚,推动体育用品制造、赛事运营、体育培训、体育传媒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截至目前,临平体育中心招引宏优体育、海豚爸爸等体育类教培机构12家,以及麦当劳、“我爱临平”便利店、“我爱临平”咖啡店等配套餐饮业态多家;利用场馆空余时段,积极承接各类文旅体促消费活动,强化场馆自身造血功能。同时,全区277家体育企业全部纳入省体育企业名录库,形成了完整的体育产业链条。

不难发现,运动带给这座城市新的活力与魅力,同时也带来了消费热潮,丰富了消费业态,“赛事经济+”驱动模式逐渐成为市民日常消费的主旋律。至于如何让赛事经济真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临平还有更多元的解题方法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