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书缘) 临平,这颗杭州城东的璀璨明珠,正以昂扬之姿奔赴时代之约。自今年年初的区委一届十次全会以来,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行动至上、实干至上,上半年全区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一幅“数智临平·品质城区”拔节成长的壮阔图景正跃然眼前——
多轮驱动
经济底盘稳固向好
行走在临平大地,处处涌动着建设的热潮: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临平第二净水厂项目地下主体结构已正式封顶,全地埋净水厂计划2025年底完成整体设备安装并具备通水调试条件;杰丰大厦项目主体结构建设已全部完成,外立面幕墙施工、室内装修正在同步进行……一连串的项目正持续刷新施工“进度条”。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强力引擎”。我区全力以赴争项目、扩投资、拼服务,以进促稳的势头越来越好。今年以来,已招引优质产业项目77个,太湖能谷项目成功签约,实现总投资5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招引历史性突破;入选第二批省“千项万亿”项目13个、省重大产业项目7个,65个市重点项目全面开工,按下城市生长的“加速键”。
促消费是稳经济的“关键棋”,临平打出了一套“以赛营城”、消费品以旧换新、“老字号”焕新发展组合拳,上半年,社零消费迸发强劲活力。
万众瞩目的“浙BA”点燃了热情的欢呼与消费的火花。临平承办杭州东部赛区预选赛21场,共计售出门票6万余张,票务收入近120万元。同时,比赛还拉动了夜市、文创等消费热潮,累计吸引人流超30万人次,市集消费328.8万元。
这份融合的热潮,在年初首届浙江(杭州)国际时尚体育周上亦有所体现。43.1万参与者纷至沓来,让240万元体育消费券以99.3%的核销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热度——3200余万元销售额的背后,是417家体育企业与文化IP的深度耦合,更带动全域消费近2.4亿元。
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临平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今年4月,区内企业杭州森帛服饰有限公司获得全省首例生效跨境电商综合保险单,可保障货物报关出口后因相关风险导致的货物无法进口清关或无法配送至终端消费者的损失。“这份保单让我们有了更强的底气与信心,为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注入更多确定性,增强了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该公司副总经理谭张德治表示。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今年以来,通过探索发展“直播+跨境电商”“直播+临平造”“海外仓+保税仓”等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推出跨境电商综合险、跨境电商数据贷等举措,推动上半年出口总额、跨境电商平台交易额分别增长15.9%、21.5%,新增“浙江出口名牌”7家。
为加快调结构、促转型,临平积极探索制造端和服务端融合发展的新赛道,在绿色能源、泛半导体、仿生机器人、新型智算、垂直大模型、人工智能、前沿新材料等方面谋划布局,让“硬制造”与“软服务”在融合中释放乘数效应。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9%、5.1%,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9%、6.2%,营利性服务业和信软业营收分别增长17.9%、39.1%,增速均居全市前列。
创新高地崛起
三大平台动能澎湃
开发区、临平新城、大运河科创城,三大平台犹如三台强劲引擎,驱动着临平创新发展的巨轮破浪前行,成为集聚要素、孕育新质、提升能级的主阵地。
立足自身产业优势,锚定“城东新中心,未来智造城”定位,今年以来,开发区加快谋划推进临平北枢纽核心区建设和运溪湖板块“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开发,持续深化与工信部、浙大系、浙理工等战略合作,有序推进半导体等三个“一平方公里”产业园建设,智能体外诊断装备入选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中国绿港”先后集聚运达能源等绿色能源关联企业73家,带动上半年全区绿色能源产业产值增长17.5%,杭汽轮F级50兆瓦燃气轮机实现成功点火。此外,“红丰创新带”的开发推进也跑出了“加速度”,让“产城人”更好地融合共生。
作为打造“杭州城东新中心”的主阵地,临平新城正快速推进市级重点发展区块临平数智城建设。今年以来,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低空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正式落地,联通算力中心、新视频号、艺尚美谷、中心公园等重大项目取得全新进展,上半年规上营利性服务业增速达33.9%。同时,算力小镇与艺尚小镇“两核”不断提优提质:艺尚小镇集聚区域性服装企业总部百余家、原创设计师3000余名,成功举办首届浙江(杭州)国际时尚体育周活动。算力小镇算力小镇入选全市首批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创新空间,招引徴格半导体等算力重点项目13个,索孚航空等低空经济重点企业10家。
坐落于大运河畔的大运河科创城以科创兴城为核心方向,在山水肌理间植入科创、文创等产业功能,正奋力培育经济发展新质动能,探索创新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打造宜业宜游宜居的科创新城。今年以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全线贯通,平行世界文旅综合体、元通线缆生产基地、元通汽车国际贸易港二期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启航·青创综合体正式启用,顺利开展超山梅花季、房车露营展、爱上大运河等主题活动,在“板块提质增效、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加速、文旅品牌塑造”上实现大跃升。
温度彰显
共富图景生动舒展
88个城市更新项目顺利完成,改造老旧小区5个、加装电梯116台,建成余高育英等学校18所,新增各类学位1.7万个……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民生保障的温度与厚度。
沪杭铁路(原沪乍杭高铁)、杭州中环(临平段)、地铁四期(临平段)等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建设,市三医院临平院区、临平中学鼎湖学校等重大民生项目有序推进,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临床研究基地正式落户,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功能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持续升级,让城市“软硬件”水平同步跃升,共富成色更足。
翻涌的稻浪让人心旷神怡,在乡村咖啡馆品味野趣成为了远近人们备受青睐的休闲方式;无人机掠过,洒下精准配比的有机肥;大棚内物联网传感器像无数双眼睛监测着土壤的湿度与肥力……崭新的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乡村振兴的动能持续激发:塘栖、运河、崇贤三大片区组团发展,田立方·数智农业科创园、“智物嘉渔”渔工厂等优质项目开工建设,区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成启用,上半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8%、排名全市第二,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9.95%。
共同富裕,不仅仅在于物质上,更在于精神的富足。今年以来,区内文体全面开花:玉架山考古博物馆正式开馆,它展示了距今约7000年至4000年间完整连贯的临平史前社会图景,让人们在时空穿梭中感受临平文明的源远流长,日均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临平中心正式揭牌,临平博物馆(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入选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世界空手道联合会K1超级联赛、“浙BA”杭州东部赛、首届浙江(杭州)国际时尚体育周等大型文体活动接连举办,全国微短剧名城、赛事之区金名片被擦得更加闪亮。
风劲帆满海天阔,奋楫潮头逐浪高!区委一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即将召开,回望上半年,临平已拼出了朝气蓬勃的新气象;展望下半年,更是充满了信心与希望,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盛会,期待在临平这方创新创业的热土上,共同书写下更加璀璨夺目的华章。
分享到: |
(记者 陈书缘) 临平,这颗杭州城东的璀璨明珠,正以昂扬之姿奔赴时代之约。自今年年初的区委一届十次全会以来,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行动至上、实干至上,上半年全区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一幅“数智临平·品质城区”拔节成长的壮阔图景正跃然眼前——
多轮驱动
经济底盘稳固向好
行走在临平大地,处处涌动着建设的热潮: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临平第二净水厂项目地下主体结构已正式封顶,全地埋净水厂计划2025年底完成整体设备安装并具备通水调试条件;杰丰大厦项目主体结构建设已全部完成,外立面幕墙施工、室内装修正在同步进行……一连串的项目正持续刷新施工“进度条”。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强力引擎”。我区全力以赴争项目、扩投资、拼服务,以进促稳的势头越来越好。今年以来,已招引优质产业项目77个,太湖能谷项目成功签约,实现总投资5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招引历史性突破;入选第二批省“千项万亿”项目13个、省重大产业项目7个,65个市重点项目全面开工,按下城市生长的“加速键”。
促消费是稳经济的“关键棋”,临平打出了一套“以赛营城”、消费品以旧换新、“老字号”焕新发展组合拳,上半年,社零消费迸发强劲活力。
万众瞩目的“浙BA”点燃了热情的欢呼与消费的火花。临平承办杭州东部赛区预选赛21场,共计售出门票6万余张,票务收入近120万元。同时,比赛还拉动了夜市、文创等消费热潮,累计吸引人流超30万人次,市集消费328.8万元。
这份融合的热潮,在年初首届浙江(杭州)国际时尚体育周上亦有所体现。43.1万参与者纷至沓来,让240万元体育消费券以99.3%的核销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热度——3200余万元销售额的背后,是417家体育企业与文化IP的深度耦合,更带动全域消费近2.4亿元。
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临平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今年4月,区内企业杭州森帛服饰有限公司获得全省首例生效跨境电商综合保险单,可保障货物报关出口后因相关风险导致的货物无法进口清关或无法配送至终端消费者的损失。“这份保单让我们有了更强的底气与信心,为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注入更多确定性,增强了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该公司副总经理谭张德治表示。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今年以来,通过探索发展“直播+跨境电商”“直播+临平造”“海外仓+保税仓”等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推出跨境电商综合险、跨境电商数据贷等举措,推动上半年出口总额、跨境电商平台交易额分别增长15.9%、21.5%,新增“浙江出口名牌”7家。
为加快调结构、促转型,临平积极探索制造端和服务端融合发展的新赛道,在绿色能源、泛半导体、仿生机器人、新型智算、垂直大模型、人工智能、前沿新材料等方面谋划布局,让“硬制造”与“软服务”在融合中释放乘数效应。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9%、5.1%,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9%、6.2%,营利性服务业和信软业营收分别增长17.9%、39.1%,增速均居全市前列。
创新高地崛起
三大平台动能澎湃
开发区、临平新城、大运河科创城,三大平台犹如三台强劲引擎,驱动着临平创新发展的巨轮破浪前行,成为集聚要素、孕育新质、提升能级的主阵地。
立足自身产业优势,锚定“城东新中心,未来智造城”定位,今年以来,开发区加快谋划推进临平北枢纽核心区建设和运溪湖板块“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开发,持续深化与工信部、浙大系、浙理工等战略合作,有序推进半导体等三个“一平方公里”产业园建设,智能体外诊断装备入选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中国绿港”先后集聚运达能源等绿色能源关联企业73家,带动上半年全区绿色能源产业产值增长17.5%,杭汽轮F级50兆瓦燃气轮机实现成功点火。此外,“红丰创新带”的开发推进也跑出了“加速度”,让“产城人”更好地融合共生。
作为打造“杭州城东新中心”的主阵地,临平新城正快速推进市级重点发展区块临平数智城建设。今年以来,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低空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正式落地,联通算力中心、新视频号、艺尚美谷、中心公园等重大项目取得全新进展,上半年规上营利性服务业增速达33.9%。同时,算力小镇与艺尚小镇“两核”不断提优提质:艺尚小镇集聚区域性服装企业总部百余家、原创设计师3000余名,成功举办首届浙江(杭州)国际时尚体育周活动。算力小镇算力小镇入选全市首批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创新空间,招引徴格半导体等算力重点项目13个,索孚航空等低空经济重点企业10家。
坐落于大运河畔的大运河科创城以科创兴城为核心方向,在山水肌理间植入科创、文创等产业功能,正奋力培育经济发展新质动能,探索创新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打造宜业宜游宜居的科创新城。今年以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全线贯通,平行世界文旅综合体、元通线缆生产基地、元通汽车国际贸易港二期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启航·青创综合体正式启用,顺利开展超山梅花季、房车露营展、爱上大运河等主题活动,在“板块提质增效、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加速、文旅品牌塑造”上实现大跃升。
温度彰显
共富图景生动舒展
88个城市更新项目顺利完成,改造老旧小区5个、加装电梯116台,建成余高育英等学校18所,新增各类学位1.7万个……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民生保障的温度与厚度。
沪杭铁路(原沪乍杭高铁)、杭州中环(临平段)、地铁四期(临平段)等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建设,市三医院临平院区、临平中学鼎湖学校等重大民生项目有序推进,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临床研究基地正式落户,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功能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持续升级,让城市“软硬件”水平同步跃升,共富成色更足。
翻涌的稻浪让人心旷神怡,在乡村咖啡馆品味野趣成为了远近人们备受青睐的休闲方式;无人机掠过,洒下精准配比的有机肥;大棚内物联网传感器像无数双眼睛监测着土壤的湿度与肥力……崭新的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乡村振兴的动能持续激发:塘栖、运河、崇贤三大片区组团发展,田立方·数智农业科创园、“智物嘉渔”渔工厂等优质项目开工建设,区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成启用,上半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8%、排名全市第二,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9.95%。
共同富裕,不仅仅在于物质上,更在于精神的富足。今年以来,区内文体全面开花:玉架山考古博物馆正式开馆,它展示了距今约7000年至4000年间完整连贯的临平史前社会图景,让人们在时空穿梭中感受临平文明的源远流长,日均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临平中心正式揭牌,临平博物馆(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入选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世界空手道联合会K1超级联赛、“浙BA”杭州东部赛、首届浙江(杭州)国际时尚体育周等大型文体活动接连举办,全国微短剧名城、赛事之区金名片被擦得更加闪亮。
风劲帆满海天阔,奋楫潮头逐浪高!区委一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即将召开,回望上半年,临平已拼出了朝气蓬勃的新气象;展望下半年,更是充满了信心与希望,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盛会,期待在临平这方创新创业的热土上,共同书写下更加璀璨夺目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