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质量保护传承利用 打响临平大运河文化品牌
发布时间: 2025-07-04 09:48 来源: 今日临平

本报讯 (记者 何禹能) 昨日上午,我区召开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临平中心、临平区大运河(超山)文化研究中心半年度工作会议。区领导张俊杰、沈威、韩峻参加。

今年以来,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临平中心、临平区大运河(超山)文化研究中心紧紧围绕大运河(超山)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承、利用等核心,制定了“八个一”年度计划及22项重点任务。推出《大运河(临平段)历史文化资料汇编》《临平宋韵》等首批研究成果,同时联合浙江外国语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开展《塘栖古镇品质化发展研究》等课题,完成超山、玉架山等实地调研,形成《明清运河市镇与名药铺的兴起》等学术成果。组织专家开展“再造超山”采风活动,深化运河文化挖掘;通过举办第四届中国大运河古镇发展文化周、五省联动“一‘骑’行大运”融媒体行动、《国之大运·世纪影像》老照片展及塘栖摄影采风等特色活动,同步推进临平大运河文化展陈馆建设,赋能文旅融合发展。

张俊杰指出,大运河是临平的母亲河,是临平人文精神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临平中心”的品牌效应,将相关活动纳入研究院项目体系,联动设计文化等领域,提升品牌影响力;深化联动协作,与省、市研究机构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要依托玉架山考古博物馆等载体,举办文化论坛、研究互鉴等活动,提升临平文化辨识度;推动开放合作,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主动输出临平文化成果。要联合文旅部门开发优质旅游产品,实现文化传播与产业联动;创新虚实结合,以数字化赋能拓展研究院辐射边界。同时,整合社会力量参与,激活邻里文化资源,形成可持续的研究与推广机制,努力将大运河文化打造成为彰显临平文化底蕴、赋能高质量发展、惠及人民群众的“金名片”。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持续高质量保护传承利用 打响临平大运河文化品牌
发布时间: 2025-07-04 09:48:02 来源: 今日临平

本报讯 (记者 何禹能) 昨日上午,我区召开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临平中心、临平区大运河(超山)文化研究中心半年度工作会议。区领导张俊杰、沈威、韩峻参加。

今年以来,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临平中心、临平区大运河(超山)文化研究中心紧紧围绕大运河(超山)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承、利用等核心,制定了“八个一”年度计划及22项重点任务。推出《大运河(临平段)历史文化资料汇编》《临平宋韵》等首批研究成果,同时联合浙江外国语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开展《塘栖古镇品质化发展研究》等课题,完成超山、玉架山等实地调研,形成《明清运河市镇与名药铺的兴起》等学术成果。组织专家开展“再造超山”采风活动,深化运河文化挖掘;通过举办第四届中国大运河古镇发展文化周、五省联动“一‘骑’行大运”融媒体行动、《国之大运·世纪影像》老照片展及塘栖摄影采风等特色活动,同步推进临平大运河文化展陈馆建设,赋能文旅融合发展。

张俊杰指出,大运河是临平的母亲河,是临平人文精神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临平中心”的品牌效应,将相关活动纳入研究院项目体系,联动设计文化等领域,提升品牌影响力;深化联动协作,与省、市研究机构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要依托玉架山考古博物馆等载体,举办文化论坛、研究互鉴等活动,提升临平文化辨识度;推动开放合作,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主动输出临平文化成果。要联合文旅部门开发优质旅游产品,实现文化传播与产业联动;创新虚实结合,以数字化赋能拓展研究院辐射边界。同时,整合社会力量参与,激活邻里文化资源,形成可持续的研究与推广机制,努力将大运河文化打造成为彰显临平文化底蕴、赋能高质量发展、惠及人民群众的“金名片”。